林枕玉

林枕玉(1898-1945),原名錦玉,又名震陸,惠安縣崇武鎮潮樂村人。

基本介紹

  • 本名:林枕玉
  • 出生時間:1898
  • 去世時間:1945
  • 籍貫:惠安縣崇武鎮潮樂村人
簡介,創立“初社”,評價及影響,

簡介

曾受業於惠安中學,後為塾師,“少負大志,倜償不群”,無奈“昊天不弔”,整日“為生活計,東奔西馳”。1942年秋“直抵浙甌與故舊談心賦詩,在洞頭頗得伏游”。1945年農曆五月十九日在洞頭“竟得疾而長此終古”,年僅48歲。林枕玉先生是一個藝術造詣較高且比較多產的詩人,任崇武民間詩詞組織“詩社”社長,著有《風塵心血集》、《洞江唱和集》、《枕玉詩草》,詩名聞於泉惠以及浙南。可惜詩集均毀於“文革”。

創立“初社”

林枕玉與林騷先生連在一起的有閩林族宗之誼,更主要的還是“初社”。“初社”的吟詠活動從1939年至1945年,長達七年,創作詩1000多首,編有《初社詩集》四冊。“初社”的成員除林枕玉先生外,還有塗去病、張斗南、張志豪、張國輝、趙復紓、蔡受謙、張純波、蔣炳煌等。“初社”又一次活躍了崇武的詩詞創作活動。  “初社”的創立是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初社”的七年正處在我國抗日戰爭期間,內憂外患衝擊著所有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初社”的詩人也不例外。林枕玉先生的《哀鷺島》、《悼郭副團長志雄暨大湖戰役惠籍殉職諸烈士》、《雜感》等詩作無不表達出詩人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熱情。“初社”詩人也有不少這一類的佳作傳世。抗日戰爭爆發後,林枕玉先生攜同鄉一些同好知交(其中有醫生、塾師、教師、學生乃至漁民),入夜時常常聚集在塗去病(閩南名中醫)的醫寓後房,或談時,或說事,或弈棋,以吐胸中塊壘,到了深夜時分方才散去。因為志同道合,便於1939年創立“初社”。“初社”詩人所作的詩詞,都要相互推敲,以得其真。詩作敲定後,由趙復紓(精於詩、書、畫)用方格紙繕寫,並裝訂成冊,寄請泉州林騷先生修改。林騷先生極為認真,都有眉批,改後又寄回崇武。這樣,大約二、三個月時間,“初社”詩人的詩作就抄寄一冊請批改,到了年終,吟友們便湊錢買些梭子蟹、魚和酒以及些須筆資寄往酬謝。林騷先生經常出些詩題讓“初社”詩人選詠,各人可以自由選題,作詩填詞均可,體裁五言、七言或律或絕或古不拘。如林枕玉先生所作《廢宅》、《荒冢》等便是這一類的。林騷先生有時也應邀來崇武授課,師生之誼極為融洽,林枕玉先生的詩作每每得到林騷先生的好評。
林枕玉作為“初社”社長,他的詩對本地區民間文學創作是作出貢獻的,他的《風塵心血集》、《洞江唱和集》、《枕玉詩草》無疑是他短暫人生的寫照。

評價及影響

1945年,林枕玉先生病逝於浙江洞頭,除玉環縣故舊為他舉喪弔唁外,林騷先生在泉州聞訊後也寫了《哀悼崇武詩人林枕玉》二首絕詩作像贊,並親自來崇武為林枕玉先生主祭。林騷先生的悼詩是這樣寫的:摯句稱為弟子行,深思好語異尋常。
碧天明月長相照,又報征帆去遠方。
迢迢雙鯉一書無,虛我囊中貯卻珠。
千里羈魂歸不得,傷心曾忍見遺孤。
林騷先生用行書書寫悼詩,並署“半村老人林騷”,其情款款,溢於言表。林枕玉先生一介書生,兩袖清風,拋家別子,客死他鄉,這一切都被林騷先生用56個字概括出來了。“萬里關山歸不得,一生詩酒樂無涯”(同好知交輓聯)的林枕玉先生若泉下有知,心當堪慰,正所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