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珊(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副院長、教授)

林曉珊(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副院長、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林曉珊,男,1980年出生,福建仙遊人,社會學博士。

曾任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雙龍學者”特聘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曉珊
  • 外文名:Lin Xiaosha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80年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職業:教師
  • 出生地:福建仙遊
  • 職稱:教授
  • 職務: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學術成果,主持課題,學術專著,學術論文,研究領域,出版圖書,開設課程,學術兼職,學術榮譽,

人物經歷

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碩士。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社會學博士。
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講師(2009.9),副教授(2011.9),教授(2015.12破格晉升)。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
中央政策研究室社會研究局,借調工作。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訪問學者。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鄭鋼訪問學者”

學術成果

主持課題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浙江省哲社規劃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和一等資助項目各1項,以及其他項目多項。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發展分享經濟的社會問題與社會環境研究》子課題之三《信任危機與分享經濟的治理》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一般項目:《城市家庭消費分層的結構形態和制度邏輯研究》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轉型期中國城市消費分層與社會不平等研究》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7批特別資助:《制度變遷和中國城鄉消費不平等》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53批面上資助項目一等資助:《中國城市家庭變遷與消費分層》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汽車消費與城市生活的變遷——日常生活視野中的現代性體驗》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汽車夢”的社會建構:中國城市家庭汽車消費的實證研究》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委託項目:《慈善力量參與扶貧攻堅問題研究》

學術專著

出版學術專著1部。
《汽車夢的社會建構:中國城市家庭汽車消費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版(獨著,“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消費文化研究叢書)。

學術論文

在《社會學研究》《社會》《學術研究》等核心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有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等轉載。
《中國家庭消費分層的結構形態——基於CFPS2016潛在類別模型的分析》,《山東社會科學》,2020年第3期。
Guangye He, Xiaoshan Lin(通訊作者), Guodong Ju & Yunsong Chen,Mapping Public Concern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in China,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 2020.52(1):13-19.(Published online: 31 Dec 2019).
《陪伴的魔咒:城市青年父母的家庭生活、工作壓力與育兒焦慮》,《中國青年研究》,2020年第4期。(張品、林曉珊)
“Purchasing Hope”: The Consumption of Children’s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2019,6:8
“Urbanization and Automobile Dependenc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China’s Urban Sprawl”(Chapter 9), In Junxiu, Wang(eds.),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on Wheels: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Automobile dependency in China,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2019.
“Traffic Risk and Personal Safety in Automobile-Dependent Society”(Chapter 11),In Junxiu, Wang(eds.),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on Wheels: 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Automobile dependency in China,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2019.
《境遇與體驗:一個階層旅行者的自我民族志》,《中國青年研究》,2019年第7期。
《雅致生活:城市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鮮花消費》,《婦女研究論叢》,2019年第4期。(林曉珊、朱益青)
《營造品味之“家”——一項城市家庭住房裝修消費的質性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19年第9期。(林曉珊、陳佘世佳)
《“購買希望”:城鎮家庭中的兒童教育消費》,《社會學研究》,2018年第4期。
《情感、權力與消費勞動中的性別不平等:以家庭日常採購為例》,《青年研究》,2018年第5期。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中國家庭變遷》,《婦女研究論叢》,2018年第5期(《新華文摘》網路版2019年第3期全文轉載,pp220-241,2019-07-04)。
《集體消費與協同消費:城市產品服務系統中的政府與市場》,《廣東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
《家庭老齡化、消費結構與消費分層——基於CFPS2012的數據分析》,《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創新實踐與先行效應:“浙江經驗”40年》,《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
《集體消費與美好生活——“需要”的結構轉型與城市治理》,《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8年第1期。
《誰人愛讀書:一項文化消費的階級比較分析》,《山東社會科學》,2017年第10期(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全文轉載)。
《增長中的不平等:從消費升級到消費分層》,《浙江學刊》,2017年第3期(《新華文摘》網路版 2017年16期全文轉載)。
《流動時代的消費主義綜合徵》,《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6月7日。(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文摘》2017年第5期第86-87轉摘)
《重返消費政治:消費不平等研究的歷史邏輯》,《廣東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6年第8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文摘》2016年第4期轉載)
《城市青年的文身體驗、情感敘事與身體抵抗》,《中國青年研究》,2016年第5期(劉新宇,林曉珊)。
《網約車消費重構出行形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9月14日第6版。
《消費不平等:資源支配邏輯與機會結構重塑》,《甘肅社會科學》,2015年第4期(張翼,林曉珊)(《新華文摘》2015年第22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文摘》2015年第4期轉載)。
《海外消費、制度成本與擴大內需:消費者選擇的制度解釋》,《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12期。
《制度變遷與消費分層:消費不平等的一個分析視角》,《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林曉珊、張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7期轉載)。
《流動性:社會理論的新轉向》,《國外理論動態》2014年第9期。
《正常分娩:剖腹產場域中的身體、權力與醫療化》,《青年研究》,2014年第3期(范燕燕、林曉珊)(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制度與觀念:農村家庭住房消費選擇研究》,《青年研究》,2014年第2期(張品、林曉珊)。
《邁向品質化的城市生活:“杭州經驗”的消費社會學解讀》,《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4年第1期。
《孤獨的消費者:觸屏時代的消費體驗》,《社會學家茶座》第49輯,2014年第2期(劉新宇、林曉珊)。
《反思性身體技術:一項汽車與身體的紮根理論研究》,《社會學研究》,2013年第6期。
《當新交規遇上舊守則》,《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4月12日總第438期。
《輿論為什麼嘲弄“公知”》,《瞭望中國》,2013年1月總第193期。
《成長的儀式: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青少年的性與性教育》,《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12期轉載,人大複印資料《青少年導刊》2012年第10期學術卡片轉載)。
《消費維權運動中的市場、國家與消費者組織:消費公民權的一個分析框架》,《學術研究》,2012年第7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2年第11期全文轉載)。
《青年知識分子的話語表達與公共性的重建》,《中國青年研究》,2012年第9期。
《空間:一個批判性的理論視角》,《社會理論論叢》,2012年3月第六輯。
《城市、汽車與生活世界的空間重構》,《學術評論》,2012年第3期。
《汽車夢與中國夢》,《社會學家茶座》,2012年12月,總第45期。
《母職的想像:城市女性的產前檢查、身體經驗與主體性》,《社會》,2011第5期。
《走向“理論自覺”與“方法自覺”:婦女/性別社會學在中國(1995-2010)》,《浙江學刊》,201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婦女研究》2012年第1期全文轉載)
《性別特質、身體實踐與健康風險行為》,《婦女研究論叢》,2011年第1期。
《身體實踐再造傳統性別秩序》,《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3月8日總第169期第16版。
《城市職業女性妊娠期的工作與生活:以身體經驗為中心》,《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網路消費與青年消費文化的變遷》,《青年探索》,2011年第2期。
《“汽車夢”的社會建構:對<南方周末>(1998-2007)汽車廣告內容的分析》,《社會》,2010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8期轉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5月11日第87期觀察欄目轉載)。
《“香菸”瀰漫的青春:作為一種“過渡期儀式”的青少年香菸消費》,《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青少年導刊》2010年第11期學術卡片轉載)。
《汽車消費與城市生活的空間實踐》,《學術研究》,2010年第11期。
《汽車:一個現代性的夢想與夢魘》,《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8月3日(第111期)。
《浙江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區域差異:一項基於客觀指標的聚類分析》,《西北人口》,2010年第3期。
《製造需要:消費實踐的雙重政治意涵》,《理論與現代化》,2010年第3期。
《需要的意識形態生成:論布希亞消費社會理論的批判邏輯》,《內蒙古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城市青年職業女性香菸消費的情境與實踐》,《青年研究》,2009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青少年導刊》2010年第3期學術卡片轉載)。
《青少年中性化風潮的源起:社會建構論的視角》,《中國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青少年導刊》2009年第12期全文轉載)。
《國外汽車消費社會學研究述評》,《社會》,2008年第6期。
《“中國社會理論的研究現狀與展望”研討會綜述》,《社會》,2008年第3期。
《身體流動與性別不平等: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車消費》,《浙江學刊》,2008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婦女研究》2009年第2期全文轉載)。
《空間生產的邏輯》,《理論與現代化》,2008年第3期。
《自由的代價:轎車消費外部性評析》,《環境經濟》(中國環保核心期刊),2008年第8期。
《汽車文化與都市青年:一個車友會的社會學觀察》,《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威客:網路化生存的境遇與挑戰》,《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6期、《社會科學報》2008年3月27日、《浙江日報》2008年7月7日等轉載)。
《欲望和暴力:轎車消費的社會學解讀》,《中國社會導刊》,2007年第11期。
《Lanparty現象:玩的就是心跳》,《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青少年導刊》2006年第9期轉載)。
《福建大學生眼中的台灣》,《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
《一項關於農村青年流動人口返鄉過節狀況的調查》,《中國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青年時尚的特徵、流行與引導》,《中國青年研究》,2005年第7期。
《從青年社會化看青年的人生選擇》,《中國青年研究》,2005年第12期。
《論後喻時代青年文化的發展》,《內蒙古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台灣民眾的媽祖情結》,《中國國情國力》,2005年第2期。
《漂在城市的現代知青》,《中國國情國力》,2005年第7期。
《邊緣群體的社會心理與社會歧視探析》,《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5年第1期。
《另一種聲音:從網際網路看當代中國青年的國家民族意識》,《青年研究》,2004年第12期。
《城市農民工如何從心理上融入城市》,《中國國情國力》,2004年第11期。

研究領域

消費社會學、性別社會學、家庭社會學。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林曉珊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2年6月
《汽車夢的社會建構》是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曉珊。

開設課程

《消費社會學》、《質性研究方法》、《女性社會工作》、《人口社會學》。
(其中,《社會學概論》入選2019年浙江省高校省級一流課程;《質性研究方法》獲得2019年浙江省優秀研究生課程立項建設)

學術兼職

中國社會學會理事
中國社會學會消費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中國社會學會性別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浙江省社會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
浙江省社會學會青年專委會副主任
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一流學科負責人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協會常務理事
浙江省婦女研究會常務理事
浙江省第五屆青年科學技術協會會員
國際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社會工作普查委員會委員

學術榮譽

入選浙江師範大學“雙龍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師範大學“名師培育計畫”首批培育人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員、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浙江師範大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浙江省教育廳“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
2019年獲第十四屆中國社會學博士後論壇暨第六屆社會學青年學者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論文:《雅致生活:城市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鮮花消費》)。
2018年獲第十三屆中國社會學博士後論壇暨第五屆社會學青年學者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獲獎論文:《“購買希望”:城鎮家庭結構、親子關係與兒童教育消費》)。
2017年榮獲中國社會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論文:《誰人愛讀書:一項文化消費的階級比較分析》)
2016年榮獲中國社會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論文:《家庭消費勞動中的不平等:情感與權力的糾葛》)
2015年指導學生獲浙江省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劉新宇等:《疼痛的青春:浙江城市青年文身亞文化研究》)
2014年榮獲浙江省社科聯第八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專著:《汽車夢的社會建構:中國城市家庭汽車消費研究》)。
2013年指導學生獲浙江省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方冰冰等:《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過程中的角色扮演和行動策略》)
2012年榮獲浙江省社科聯第七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論文:《“汽車夢”的社會建構:對<南方周末>(1998-2007)汽車廣告內容的分析》)。
2012年被評為浙江師範大學第五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2011年榮獲浙江省教育廳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2011年榮獲浙江師範大學校級“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2010年被評為浙江師範大學校級“優秀班主任”。
2010年獲中國青年研究雜誌社年度優秀論文(論文:《青少年中性化風潮的源起:社會建構論的視角》)。
2008年榮獲中國社會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論文:《身體流動與性別不平等: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車消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