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墓碑,人物簡介,
簡介
磚室結構。墓曾經湮沒,清乾隆十二年(1747),平陽縣令徐恕率林泗源裔孫重修陵園,並親題墓碑曰:南宋忠義林霽山先生之墓。1983年,霽山先生墓被平陽縣人民政府列為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分別於1987年和1991年,由政府和當地民眾籌集資金,在墓前修築“仰霽亭”和“霽山碑林”。仰霽亭作8樁3間,仿宋亭閣式石木建築。亭匾“仰霽亭”三字為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趙朴初所題。亭中詩碑正面刻有林景熙代表作《冬青花》,張鵬翼書;背面刻有《仰霽亭碑記》,蘇淵雷撰書;石柱上刻有名家書寫的楹聯多副。劉海粟、沙孟海、方去疾,陸儼少等一大批書畫大家也在這裡留下了珍貴的墨寶。
墓碑
林景熙墓碑刻有“南宋忠義林霽山先生之墓”,系清乾隆十二年(1747)邑令徐恕題。1987年修葺時,在墓前新建仰霽亭一座。亭作8樁3間。仿宋亭閣式石木建築。亭匾“仰霽亭”三字為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所題。亭中詩碑正面刻有林景熙代表作《冬青花》,張鵬翼書;背面刻有《仰霽亭碑記》,蘇淵雷撰書;石柱上刻有名家書寫的楹聯多副。
附近有林氏義井,水清如鏡,終年不涸。
人物簡介
林景熙(1242~1310) 宋末詩人。字德陽,一作德暘,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愛國詩人。鹹淳七年(1271年),由上捨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後不仕,隱居於平陽白石巷。據新編《平陽縣誌·林景熙傳》載:元世祖忽必烈所任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珈,發掘紹興宋陵及大臣墓101所,拋棄其遺骨。時景熙在紹興王英孫家作客,激於愛國義憤,約鄉人鄭朴翁等喬裝採藥人前往,拾得高宗、孝宗骸骨,共裝六函,葬於蘭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樹作為標誌,又作《冬青花》和《夢中作》四首,以記其事。景熙這種熱愛祖國,反抗民族壓迫的行動,深受稱讚。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遊江浙,因而名重一時,學者稱“霽山先生”。著作有《白石稿》、《白石樵唱》,後人編為《霽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