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馬古利斯

林恩·亞歷山大·馬古利斯( Lynn Alexander Margulis(MAHR gul ihs),生於1938年3月15日,女,美國生物學家。她推動了細胞起源的研究,還提出了共生理論,即細菌在活體細胞發展中起著主要作用的理論。此理論被人們稱為同時連續內共生理論。2011年11月22日在美國麻省逝世,享年7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恩·馬古利斯
  • 英文名:Lynn Alexander Margulis
  • 性別:女
  • 國籍:美國
  • 出生年月:1938年3月15日
  • 職業:科學 生物學家
  • 畢業院校:芝加哥大學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
  • 代表作品:《真核細胞的起源》;《有絲分裂細胞的起源》;《性是什麼?》;《生物共生的行星》
簡介,經歷,學習生涯,家庭,研究,作品,榮譽,

簡介

林恩•亞歷山大•馬古利斯(Margulis, Lynn Alexander (MAHR gul ihs) (1938-))是一位美國生物學家。她推動了細胞起源的研究,還提出了共生理論,即細菌在活體細胞發展中起著主要作用的理論。此理論被人們稱為同時連續內共生理論(serial endosymbiosis theory,簡稱SET)。
她是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第一任妻子。著名於有關真核生物起源的理論,也是現今生物學所普遍接受的內共生學說的主要建構者,此學說解釋了細胞中某些胞器,如線粒體的由來。
1983年馬古利斯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同時也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三位美國成員中的一員。她還獲得了好幾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2000年3月,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授予馬古利斯以及其他11位獲獎者美國國家科學獎獎章。
2011年11月22日在美國麻省逝世,享年73歲。

經歷

學習生涯

馬古利斯於1938年3月5日出生於芝加哥。她是家中四個女兒當中最大的一個。她的父親莫里斯•亞歷山大(Morris Alexander)是一名律師兼商人,母親萊奧尼•懷斯•亞歷山大(Leone Wise Alexander)是一名旅行社代理。林恩15歲時,完成了海地公園高中(Hyde Park High School)二年級的課程,然後參加了一個特殊的早期錄取項目進入附近的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簡稱UC)學習。在芝加哥大學,林恩喜歡那裡一流的科學課程,其中包括閱讀著名科學家的原著。
1957年馬古利斯畢業,獲得了文科專業學位,於1960年獲得威斯康星州大學動物學和遺傳學的理科碩士學位。

家庭

在芝加哥大學裡,林恩遇到了卡爾•愛德華•薩根(Carl Edward Sagan),那時薩根還是一個物理學研究生,後來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作家。1957年馬古利斯畢業,獲得了文科專業學位,當年6月,和薩根(Sagan)結婚,然後他們搬到了威斯康星州(Wisconsin)的麥迪遜(Madison)居住。在那裡,馬古利斯於1960年獲得威斯康星州大學動物學和遺傳學的理科碩士學位之後,馬古利斯和薩根又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
在那裡,馬古利斯於1965年獲得了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學位。也就在那個時期,她和薩根的婚姻走到了盡頭,然後馬古利斯和她的兩個兒子搬到了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
從1966年到1988年,馬古利斯在波士頓大學任教22年。在她的第二次婚姻中,她嫁給了托馬斯•N•馬古利斯(Thomas N. Margulis)——一位結晶學家。他們的婚姻始於1967年,結束於1980年。在她的第二次婚姻中,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從1988年開始,馬古利斯一直在阿默斯特(Amherst)的麻薩諸塞州大學教植物學的發展。
馬古利斯是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第一任妻子,她的子女包括:
多里昂·薩根(Dorion Sagan):一名科普作家,和母親合寫了一些書籍。
傑里米·薩根(Jeremy Sagan):軟體設計師、薩根科技創辦人。
沙克利·馬古利斯-歐努馬(Zachary Margulis-Ohnuma):一名律師。
珍妮佛·馬古利斯(Jennifer Margulis):教師與作家。

研究

在讀研究生期間,馬古利斯對某種繁殖現象發生了興趣。在這種繁殖中,細胞的細胞核內並沒有遺傳物質,而是在細胞質中;也就是說所有的遺傳物質都是在細胞膜內,而不是在細胞核內。20世紀60年代早期,馬古利斯和其他研究者提出了證據,證明了葉綠體中的基因——即植物細胞里一種特殊結構的存在。
共生理論
馬古利斯特別關注共生現象(symbiosis)。共生現象是一個科學術語,指的是兩個不同的生物品種緊密地生活在一起,而這種生活方式至少會對其中的一種生物有利。共生現象的例子有:能夠清理大魚身上寄生蟲的小魚,或者生長在人類皮膚上的真菌。馬古利斯建立了一套理論:真核細胞(eukaryotic cells,即具有核的細胞)是由無核細菌共生進化而來的,而這種細菌之前是可以獨立存活的。這套理論還提出,葉綠體和細胞中的其它結構——線粒體,都是從之前能夠獨立生活的細菌品種進化而來。同時連續內共生理論以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進化論,幫助解釋了真核細胞的起源。馬古利斯的觀點是革命性的:即包括人體所有細胞在內的真核細胞都是由細菌進化而來的,而這些細菌在20億年前都是在共生關係中存在的。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馬古利斯在研究她的理論時曾受到質疑,甚至遭到其他科學家的嘲笑和奚落。她繼續編寫了一本關於共生理論的書——《真核細胞的起源》(Origin of Eukaryotic Cells)(1970)。她在修訂版《細胞進化中的共生現象》(Symbiosis in Cell Evolution)(1981)中詳細闡述了這方面的工作。自那之後,馬古利斯的理論得到廣泛接受。
蓋亞假說
馬古利斯關於生物學的整體觀使她成為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支持者。蓋亞假說認為,地球是一個統一的生命有機體,彼此運行、相互聯繫。蓋亞假說是英國生物學家詹姆斯•拉伍洛克(James Lovelock)於1968年提出的。根據拉伍洛克的這個理論,所有的生物相互作用,創造了生命賴以繼續存活的環境。拉伍洛克的理論在科學界引起了爭議。當馬古利斯幫助拉伍洛克進一步發展蓋亞假說時,她自己也遭受了更多的詰難,但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對於蓋亞理論的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深入了解複雜的環境問題。

作品

她與她的兒子多里昂•薩根(Dorion Sagan)和合著了《性別的起源:基因重組的30億年》(Origins of Sex: Three Billion Years of Genetic Recombination)(1986)
《微觀世界的色彩圖書》(Microcosmos Coloring Book)(1988)
《神秘舞蹈:關於人類性特徵的進化》(Mystery Dance: O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1991)
《什麼是生命?》(What Is Life?)(1995)

榮譽

馬古利斯曾在全世界作過演講,也在很多協會和委員會工作過。她曾在美國宇航行局(NASA)工作,寫了很多書,也與別人合著了很多書、電影劇本以及文章等。1983年馬古利斯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同時也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三位美國成員中的一員。她還獲得了好幾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2000年3月,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授予馬古利斯以及其他11位獲獎者美國國家科學獎獎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