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中國電影演員、導演)

林強(中國電影演員、導演)

林強,中國電影演員、導演,八十年代的“四大小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強
  • 生於:1956年
  • 榮譽:八十年代的“四大小生”之一
  • 職業:中國電影演員、導演
人物簡介,演藝經歷,主要作品,

人物簡介

林強,對於七八十年代的影迷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他是“長影”八十年代的“四大小生”之一。
林強生於1956年,遼寧東溝人。

演藝經歷

1976年考入長影演員劇團後,參加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是《贛水蒼茫》,扮演排長李虎。之後又在他的成名作《祭紅》中和龔雪分別扮演男女主角,後又在《黃英姑》、《第三女神》(飾石冰)、《西子姑娘》、《不該發生的故事》(飾 韓喜柱)、《五號機要員》(飾 馮自強)、《梅山奇案》、《顫動的金翅膀》、《冒名頂替》、《男兒要遠行》、《花開花落》(飾 羅小山) 等影片及電視劇《告別30年》等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其中《不該發生的故事》中的韓喜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贛水蒼茫》劇照《贛水蒼茫》劇照
1993年,林強感到中國電影業走向了低谷,他選擇了導演,他認為做導演沒偏離電影這一行。為紀念世界環保日,國家環保總局、長春電影製片廠和北京一家公司決定要拍攝一部反映環保題材的電影時,林強毫不猶豫選擇了徐秀娟,選擇了鶴城的扎龍。“徐秀娟的故事太感人了,她為了鶴的生命而犧牲自己生命的精神,在當今人們宣傳環保、重視環保的大氛圍中,有著更深的涵義……
林強告訴記者,他今年兩次來鶴城拍攝得到了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宣傳部和相關部門的傾力支持。單就是他入住的藍天賓館知道他來宣傳鶴城,宣傳齊齊哈爾,總經理決定拿出最好的房間供劇組居住。林強說,影片叫《鶴鄉情》,劇本是他女兒寫的。他導演兼演員,在電影中扮演徐秀娟的父親徐鐵林,一位老養鶴人,他說,他喜歡這個角色,都是那個時代的人,有著相似的經歷……

主要作品

林強介紹,《鶴鄉情》將在6月5日世界環保日上映,為宣傳環保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之後,9月他將帶《鶴鄉情》參加東京電影節。臨別時,他欣然為本報留言“祝鶴城晚報越辦越好”。
《祭紅》劇照《祭紅》劇照
1979年林強參加電影《祭紅》的拍攝,影片中,林強和龔雪有感情戲。拍新婚之夜那場戲,龔雪演的程瑩童靠著林強演的徐紅宇肩頭。林強臉紅,跟導演張辛實說:“導演,這樣我緊張。攝影機後面人太多了,能不能讓他們先走,拍完了再回來?”導演一口答應,圍觀工作人員散去,清場以後林強還是緊張,扶著龔雪肩膀的手依舊僵硬,看樣片時被人打趣:“龔雪肩膀是不是風濕啊,怎么林強手放那兒拿不下來。”林強對這場戲很是抱歉,認為演員不該把生活中的性格帶進工作中來,所以後來接下了《花開花落》乃至帶有三角戀愛的《西子姑娘》的這些感情戲,為的就是磨練演技。這部戲中,老演員浦克言傳身教對他的影響很深。林強後來說,自己一無所知進了長影廠,是那些老導演、老演員們把自己培養出來的。象浦克這樣的前輩、老師沒嫌棄我。等我稍微懂了一點,做了導演,常請他們來劇組演些不太辛苦的角色,這對我自己也是幫助。
1980年孫羽導演帶著《花開花落》劇本找到林強演男主角----青年農民羅小山。林強曾聽說孫導工作中有脾氣,對演員的不足毫不留情面。他對羅小山這樣的出身、經歷沒什麼經驗,便說:“我不會,這不是謙虛,是真不會。”但孫羽卻很看好他:“我看你行,過兩天到我家裡去看劇本。”“好吧,那您多擔待。”孫羽拿給他的除了文學劇本還有分鏡頭劇本,場景、人物的變化一目了然。林強對孫羽導演的細心栽培滿懷感激:“孫導演對我特別好,到現場拍戲環節還有變化,導演一一講解是為什麼。到後來剪接他也讓我跟著,混錄的時候也讓我跟著,叮囑我做一個好演員一定要懂這些。”後來林強之所以能獨立執導,與他做演員的實戰基本功密不可分。直到現在,他也覺得不懂就是不懂,不能硬撐著答應下來,耽誤別人的工作。做了導演之後,還是一如既往實話實說。有人曾請他導演古裝題材的電視劇,他婉言謝絕:“這個我不懂。”這和他做演員時的謹慎接片一脈相承。
花開花落 劇照花開花落 劇照
林強1983年拍攝的《不該發生的故事》是部表現包產到戶後黨群關係、引人深思的電影,該片拿下了金雞獎特別獎和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以及文化部優秀影片二等獎。電影改編自報告文學《三門李軼聞》,圍繞某村因黨風不正引發黨群關係不融洽的故事,提出“文化大革命”後,急需恢復黨的優良傳統的尖銳命題。林強演的韓喜柱從提出以“抓鬮”方式分配剩下的幾個黨員和老弱病殘,到後來民眾們爭要黨員入組結束了“不該發生的故事”。這部戲在民眾得到那么大反響,讓林強覺得講真話的電影還是受人民關注。林強當年拍片時,正犯胃病,在冰天雪地里痛得直冒冷汗,愛人在組裡工作,細心地在他毛背心裡塞了兩隻小手爐。看樣片時,導演張輝疑惑:“林強,你前面肚子上是啥玩意兒?怎么鼓兩個東西?”副導演葉琳琅也納悶:“強啊,我看見這邊有兩個包。”“胃痛得大汗珠子都出來了,愛人給我胃上放的倆手爐。“啊,你這臭小子!”葉琳琅把他一頓數落。好在兩個小包不明顯,樣片順利通過,倆手爐剛成了笑談。 拍完《不該發生的故事》不久,林強搖身一變成了《五號機要員》助手馮自強。當年反特電影風頭正勁,馮自強是潛伏於上海的地下黨員,要把負有特殊使命的“五號機要員”安全送到蘇區,是一部觀賞性強的電影,票房成績頗佳。影片中,林強西裝革履、頭戴禮帽,如此風度翩翩的機要員助手,拍戲之前卻從未穿過西裝。頭一回穿上西裝的林強總覺得不習慣,達不到應有的瀟灑自如。於是他每天穿著劇裝在鏡子前反覆練習,這才有了影片中馮自強的不凡英姿。
不該發生的故事 劇照不該發生的故事 劇照
《五號機要員》中有一段追逐戲,馮自強為了擺脫敵特的追趕,翻過高牆一躍而下。這堵牆足有四米高,再加上身高,跳下的位置沒有緩衝物,衝擊力可想而知。而馮自強的姿勢還要有風度有腔調,被敵特從後趕上,來一個亮相。實拍中下落的衝擊力把帽子吹到了一邊,但為了鏡頭效果,林強顧不得腿腳劇痛,抓起帽子跑到攝影位置。他的腳腫了好幾天,其他人勸他:“幹嘛這么玩命啊?”  
五號機要員 劇照五號機要員 劇照
馮自強之後,林強陸續演繹了多個地下黨員。和他之前的軍人、工匠、登山隊員、農民、知青等等角色一樣,實踐出真知。作為一個實踐型演員,通過多個角色的更新塑造,林強一步一步走到了舞台中央。儘管80年代末北京總政話劇團兩次希望他調去,林強依然捨不得離開長影:“為什麼?你本來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是長影廠拿膠片把你堆出來的,怎么能剛明白點兒就走?我就是這種心態。”
90年代,林強完成了從演員到導演的角色轉化。林強認為自己之所以能轉行成功,得益於做演員那些年跟各種風格、能力的導演合作。“我是拿來主義,別的導演用過的好思路,我會借鑑。這跟電影學院教學差不多,只不過我是實戰出來的。既然吃這碗飯,就該鑽研。”在待人接物上,林強的個性和他硬朗的相貌差不多,是個直性子,說話實事求是,不肯打馬虎眼糊弄別人。他自稱是個默默無聞的人,電影是他深入肌骨的記憶與習慣。能自己選擇拍攝有興趣的題材,是足夠美好的人生經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