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駿

林少駿

林少駿 1983年畢業於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之前曾就讀上海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八年大學寒窗,近二十年來,我通過努力,融匯在大學所學的阿拉伯語,日語及英語等外經知識,向中東阿拉伯國家、日本、東南亞輸出了近萬名各類工程技術勞務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少駿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1年
  • 畢業院校: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 出生地:上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林少駿 1983年畢業於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之前曾就讀上海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八年大學寒窗,1984年至今已在中東、阿拉伯國家、東南亞、日本工作了近二十多個年頭。

人物生平

近二十年來,我通過努力,融匯在大學所學的阿拉伯語,日語及英語等外經知識,向中東阿拉伯國家、日本、東南亞輸出了近萬名各類工程技術勞務人才。按每人契約期三年平均可得近二十萬元人民幣勞務收入計算,至今已為江、浙、滬、皖、貴州等農民百姓創造近二十億人民幣的收入,為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出去”戰略,解決政府再就業富民工程作出了一個大學生為國為民應有的貢獻。二十多億的國民利益產出,至少要國家投資幾百億人民幣建廠才能實現。同時,我還注重引進國外先進科技。第一個將日本磁懸浮超導技術引進中國,被列為國務院軟課題研究項目;介紹著名的日本東洋電波、馬自達汽車駕室等4家企業落戶蘇州工業園,將日本中谷造船介紹給南京金陵船廠合作生產先進船舶;第一個將日本優良的農業品種引入上海、浙江、江蘇、河南,並獲豐收,富裕了廣大鄉村農民。多年來,幫助許多省、市、縣在日本成功地舉行了幾十次的經貿洽談會,為招商引資做出積極貢獻。佛曰:滴水不枯,惟以匯汪洋而恆久。1973年,作為全國選送200名高中生入大學的試點,穿著父親的舊衣褲跨進上外就讀阿拉伯語,成為當時社會的佼佼者,下放到5.7幹校,經歷狂風暴雨、驕陽烈炎,挑大糞、插秧、放牛養豬,培養了我們極強的生存能力及發奮苦學的性格、毅力。畢業後留校任團委工作,不久,又考入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每月僅憑15元助學金渡日,當時沒錢買書,就硬是手抄“陳信德”語法書,每晚熄燈後就在食堂抄,早上準時四時起床,在路燈下苦讀,為節省僅有的15元助學金給患眼病的父親看病,母親每周給他煮7個鹹蛋,記得每天苦讀之外,惟一犯愁享受的是計算中午、晚上二頓是先吃蛋黃還是先吃蛋白,將省下的菜票退回總務處時,被領導找去談話,懷疑是偷同學飯菜票。八年寒窗,又從市政府被派往伊拉克長駐,受使館黨委組織重託,完成了一項項經濟、外交情報工作,一次在執行任務時發生交通事故,險些喪命,昏迷二天二夜,使館還向國內發出病危通知。我們冒著戰火,出入前線、戰場,解救被困工程技術人員,為我國在外勞務人員服務。1991年,我受命又赴日本長駐,懷揣6萬日元換3000元人民幣,到日本創業,睡車庫地上,啃麵包就涼水,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北海道到長崎28個都道府縣,硬是隻身一家一家走訪日本公司,受盡失敗、拒絕的苦楚,終於發展起了對日勞務派遣的業務,現在已累計有近600多家日本企業與我合作近四十多個工種,從IT、建築設計、造船、汽車零配件生產到食品加工、建築、水產、農業、各類服裝加工等行業活躍著我公司的勞務人員,他們代表著我國新一代勞工形象,許多人通過海外勞務掘得了第一桶金,回國後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江蘇、上海許多城鎮出現的創業鄉鎮、農民別墅群大多數是我們勞務人員回國建造的。出國一人、致富三代,人們不光口袋滿了,而且腦袋靈了,帶動了創業就業,形成了和諧發展的良好循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更好培養改革開放30年後中國新一代出國勞務工作者,以期能更好適應國外工作、生活、習慣,我們自費創建了占地100畝,有近2萬平米的教育設施,我國第一個民營勞務培訓中心,招聘了專業外語行政管理人員,經培訓,三年勞務回國有許多人取得了外語、技術等級證書,有一家日本公司的七名中國勞務人員中竟有3人考取日語一級資格,2人考取二級資格。回國後,他們大多服務於外資企業,成為高薪、高管人員,亦有不少人創業辦廠,擔中外企業負責人,形成了海歸藍領。成為大多企業歡迎緊缺的技工人才。為能使更多貧窮地區的人們能早日脫貧致富,到國外走創業致富之路,我們毅然拿出100萬元作為發展勞務的貧困基金,來幫助培養他們的語言學習能力。而且,最近我們針對不少回國勞務人員無所仕事,遊逛社會,高企進不了,低工資又不乾的現象,打算打造人才資源再利用循環鏈,就是將每年幾萬從國外回來的有技術,有一定外語能力勞務人員回收到我們勞務培訓中心,對他們輔以管理、心理、外語、法律等方面教育,為他們聯繫外資及民營企業,實現再派遣,再創業工程。事業有了一定發展、成績,可我八十老母逢人就講我兒過去在大學念書時,每逢假日回家,總是揀別人扔掉的牙膏皮回來賣錢,第一次談戀愛還穿他老爸的中山裝。我問母親現在是什麼時代了,您老在同事、朋友面前為什麼老提往事?老母曰:就怕你忘本,為富不仁!為發揚大乘佛教,我遵從父母之命,用準備給他們買房的錢捐建了恢宏莊嚴的護國禪寺,恢復了毀於戰火的具有840年歷史的揚州名剎古寺,捐印上萬冊弘法教育書刊。國內外百姓香客紛紛前往拜佛敬香,大大弘揚了佛法,促進了社會道德和諧。作為龍華寺居士,我尊老愛幼,孝行是我人生之根性。我至今供養二個敬老院,三個孤老及多名失學少年,並培養他們上大學,畢業後服務社會。父母沒有給我任何權勢、背景、物資、財富,卻給我安身立命之真諦,就是“萬事和為貴”、“吃虧就是便宜”。我謹記:人生失意時,以儒學持之;得意時以佛心處之;無得無失以道家待之。吾輩欣逢國運隆盛,宇內矚目。我們敬奉佛祖三枝香中,除一根為感前世之恩外,其餘兩根就是為今生來世祈禱。我們信奉佛教,就是要為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奉獻,祈求他們今天、明天更美好、富足。所以我傾身之所有創辦“勞務大學”,並願為此奉獻一生精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出國就業、致富、創業,最終達到富民強國是我作為一名出身貧寒的大學生對祖國、對人民的誓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