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玠,字用覲,號石堂,別號煥九氏,清代著名文人,系文登縣蔡官屯人。著有《廢鐸囈》,鐸:大鈴也。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搖木鐸以聚眾,故稱“司鐸”,因而教諭也稱“司鐸”。林培玠在陽穀做教諭只有八個月時間,就此免職,所以,自稱“廢鐸”,也以此做筆名。自謙曰:“廢鐸囈兼以明我平生之學,無非襲取閱者,但作痴人說夢觀可也”。
基本介紹
- 本名:林培玠
- 別稱:廢鐸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文登縣蔡官屯
- 主要作品:《廢鐸囈》
初讀《廢鐸囈》很像是讀《聊齋志異》,多是民間帶有鬼怪色彩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多出自本鄉本土的文登、榮成,都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給人的感覺是這些故事確有其事,並非杜撰,而是作者直接聽別人講出來的,讀來讓人倍感親切。說到作者苦心蒐集這些民間故事,也很像當年蒲松齡寫《聊齋志異》那樣,作者寫到“憶幼時侍先君及諸伯父杖履,談到邑中故事即歷歷志之,弗敢忘”,說自己小時候聽老人講本鄉故事時就詳細地記錄下來,就怕忘記了。後來到外地參加應試,考取功名,年輕的學子們碰到一起,更是少不了天南地北地講故事,“各述所聞,聽之通宵不倦”。再後來在社會上奔波,這種愛聽故事的興致一直不減,積累了不少素材,年老回鄉,多有閒暇,就將這些故事編輯成冊。“複閱舊編,刪其繁冗無味者,共成六卷”,於是《廢鐸囈》一書就誕生了。開始書稿在鄉里傳閱,困於資金不足沒有出版,一直到1917年,才有其侄曾孫林懋琮鉛印出版,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版本。
《廢鐸囈》在記述民間故事和士族潛德懿行之外,還有些自然景象和歷史事件的記載,作為史料十分可貴。
現在其後人為林莊,居於榮成市上莊鎮蔡官屯村林培玠老屋。
2014年10月,由威海市文登區地方史志辦公室點校譯釋,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印製3000冊,ISBN 978-7-5528-0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