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問荊(學名:Equisetum sylvaticum L.)是木賊科、木賊屬中大型植物。根莖直立和橫走,黑棕色,地上枝當年枯萎。能育枝與不育枝同期萌發。脊上光滑;鞘筒上部紅棕色,下部禾稈色,鞘齒紅棕色,卵狀三角形,膜質;背面有淺縱溝;孢子散後能育枝能存活。不育枝輪生分枝多,主枝有脊,脊的背部方形,兩側常具剛毛狀突起;每脊常有一行小瘤;鞘筒上部紅棕色,下部灰綠色,鞘齒卵狀三角形,膜質;紅棕色,宿存。孢子囊穗圓柱狀,頂端鈍,成熟時柄伸長。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山東。日本、歐洲、北美洲有分布。生長在海拔200-1600米的地帶。
林問荊全草入藥,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祛風止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尿血;淋病;痛風;風濕疼痛;癲癇。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育植技術,主要價值,藥用,提取液,
形態特徵
中大型植物。根莖直立和橫走,黑棕色,節和根疏生黃棕色長毛或光滑。地上枝當年枯萎。枝二型,能育枝與不育枝同期萌發。能育枝高20-30厘米,中部直徑2.0-2.5毫米,節間長3.0-4.0厘米,紅棕色,有時為禾稈色,最終能形成分枝,有脊10-14條,脊上光滑;鞘筒上部紅棕色,下部禾稈色,長1.1-1.5厘米;鞘齒連成3-4個寬裂片,長0.5-1.1毫米,紅棕色,卵狀三角形,膜質;背面有淺縱溝;孢子散後能育枝能存活。不育枝高30-70厘米,中部直徑2.5-5.5毫米,節間長4.5-6.0厘米,下部上部灰綠色,輪生分枝多,主枝中部以下無分枝,主枝有脊10-16條,脊的背部方形,兩側常具剛毛狀突起;每脊常有一行小瘤;鞘筒上部紅棕色,下部灰綠色,長約6毫米;鞘齒連成3-4個寬裂片,長約0.6厘米,卵狀三角形,膜質;紅棕色,宿存。側枝柔軟纖細,扁平狀,有脊3-8條,脊的背部有刺突或光滑;鞘齒呈開張狀。孢子囊穗圓柱狀,長1.5-2.5厘米,直徑5-7毫米,頂端鈍,成熟時柄伸長,柄長3.0-4.5厘米。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山東。海拔200-1600米。日本、歐洲、北美洲也有分布。林問荊在自然界中大多分布於山區的林緣、森林草地及灌叢雜草中。
生長習性
孢子培養70天后,產生精子器,圓柱形,高約190-210微米,寬約95-110微米,蓋細胞3個,呈三角形,寬約50微米,高約38微米,精子器壁2-3層細胞,精子器釋放精細胞約200個左右,成熟時蓋細胞彼此分離而開裂,開口呈四邊形,精子器蓋細胞吸水膨脹,自精子器中央相互開裂,精細胞成堆噴出,數量可達190-220個,開始時噴出的速度較快,精子細胞較多,逐漸減少變慢,先後可達3小時,精細胞剛放出時呈圓球形,外被薄膜,直徑約為1微米,大部份顏色較深,精子捲曲於膜內,幾分鐘後薄膜溶鮮,精子迅速遊動,其壽命約為30-40分鐘,精子螺旋狀短棒形,長約25-30微米,一側具有圓球形泡囊結構,內含大小不等的的顆粒,精子頂端部份看出鞭毛數十條,尾部急尖色淺,鞭毛擺動使精子作螺旋狀運動向前,運動片刻後,但其泡囊結構消失較早,有些精細胞的外膜暫不溶鮮,精子為半部伸出膜外,鞭毛擺動前進,不久膜溶鮮,精子快速遊動,也有些精子細胞的外膜始終保留,鞭毛緩慢擺動,長在1小時即死亡。
育植技術
孢子繁殖:林問荊孢子囊穗呈長圓柱形,鈍頭且有梗。孢子葉為盾狀,其下具有6-8個孢子囊,孢子發育成熟後,在莖上又會長出綠色輪狀分枝,孢子囊穗經生長脫離後,其營養莖會再進行數次分枝,展開。繁殖時選取林木賊植株,分別從孢子囊穗上採下成熟的孢子囊,播種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較好的栽培土地中,覆蓋土壤厚度為5厘米,並保持濕潤狀態,即可萌發。
根莖繁殖:林問荊根莖直立或橫走,多為黑棕色,其節和根都會疏生黃棕色長毛,部分為光滑。選取林木賊新鮮植株,在秋季分別將其根莖切割成6厘米長的小段,栽於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較好的土壤中,覆土厚5-6厘米,並及時澆水以易於成活。
主要價值
藥用
【藥性】味苦;性涼。
【歸經】心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祛風止痛。主咯血;尿血;淋病;痛風;風濕疼痛;癲癇。
《長白山植物藥志》:“可用於咯血、風濕症、痛風、淋病、血尿等,具有止血、鎮痛和收斂作用;作為利尿劑,用於腎病和膀胱炎;地上部分煎劑可治療癲癇、子癇等;加強子宮收縮,可做為流產藥。”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中記載,林問荊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全草入藥,主要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具有利尿的功能。
提取液
林問荊提取液作用於菜粉蝶幼蟲,有較強的殺蟲效果,可進行農業蔬菜害蟲的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