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林則徐 | 徐正運 | ---- |
鄧延楨 | 張鐵元 | ---- |
韓可卿 | 傅沖 | ---- |
梁文杰 | 王新 | ---- |
伍紹榮 | 趙宇良 | ---- |
馬展 | 呂士剛 | ---- |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林則徐 | 徐正運 | ---- |
鄧延楨 | 張鐵元 | ---- |
韓可卿 | 傅沖 | ---- |
梁文杰 | 王新 | ---- |
伍紹榮 | 趙宇良 | ---- |
馬展 | 呂士剛 | ---- |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
《林則徐》是由宋昭執導的一部歷史傳記,主要由徐正運、張鐵元、付沖、王新等領銜主演。...
《林則徐全集》著作包括奏摺、公牘、文鈔、詩詞、信札、日記以及他主持翻譯的《四洲志》等譯作。這些著譯散藏各地,長期沒有經過系統整理。...
《林則徐》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古裝劇情片,由鄭君里、岑范執導,趙丹主演,於1959年上映。該片講述十九世紀中葉,林則徐奉旨到廣州禁菸,在人民民眾的支持下,與英國...
林則徐祠 在福州市澳門路16號,原名林文忠公祠,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1982年按原樣修復。...
紐約林則徐銅像由美國林則徐基金會於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同一年,樹立在紐約市華埠中心,東百老匯街的前端。...
《林則徐傳》是2010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楨。本書是歷史人物傳記, 記述了林則徐的一生。...
內容提要 林則徐虎門禁菸後被貶黜發配到新疆。到達就職後了解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況並不理想,於是下決心治理環境問題。偶然發現了坎兒井這種引水灌溉的建築,是解決新疆地區...
簡介2019年是虎門硝煙180周年,北京市曲劇團推出新創劇目《林則徐在北京》,將重現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禁毒精神和愛國情懷。1劇情在藉助真實史料的基礎上,參考民間故事,與...
塑像在福州市西湖公園窯角嶼。銅像高5米,寬3米,重約4.3噸。混凝土澆築基座,黑色花崗石貼面,刻有以省、市政府名義的題名:“民族英雄林則徐”。 1985年7月31日為...
林則徐詩作。1819年(嘉慶二十四年),林則徐被任命為雲南鄉試正考官,途經貴州時。...... 林則徐詩作。1819年(嘉慶二十四年),林則徐被任命為雲南鄉試正考官,途經貴...
林則徐禁菸的系列舉措,不僅捍衛了國家尊嚴,也受到了主持正義與正直的外國人士的敬重。1999年4月,紐約市議會分別通過有關將豎立林則徐銅像的地方命名為林則徐廣場和將...
由國家一級作曲、著名音樂人崔臻和與著名詞作家楊湘粵聯袂創作完成的音樂作品《林則徐》於近日完成了MV的拍攝製作,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莉為歌曲傾情獻聲。這首音樂...
林則徐紀念館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位於在鼓樓區澳門路,就在三坊七巷附近,過去很方便。 進入林則徐紀念館,屏牆左右兩邊的石拱門上,橫額分別為“中興宗袞”及“...
伊犁林則徐紀念館建於1994年,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展廳面積800平方米。主題建築分大門,塑像照壁,陳列展廳,辦公室等四個部分。展覽內容分林則徐的...
林則徐紀念館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位於在鼓樓區澳門路,就在三坊七巷附近,過去很方便。 進入林則徐紀念館,屏牆左右兩邊的石拱門上,橫額分別為“中宗宗袞”及“...
《林則徐的故事》是少年兒童出版社1981 年出版的一本圖書。...... 《林則徐的故事》是少年兒童出版社1981 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 莊葳 頁數 144 定價 0.32 ...
為了紀念民族英雄林則徐而建立的歷史人物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口村南面的林則徐銷煙池舊址內。林則徐銷煙池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虎門林則徐紀念館...
《林則徐禁菸》,外星科技遊戲公司1997年製作髮型的FC遊戲,在敘事方式和戰鬥系統上完全匹敵當時主流市場的32位主機,玩家操縱的主角,陳氏太極武館館主—龍吟宇,被林則徐...
蒲城縣林則徐紀念館位於陝西蒲城縣城內杈把巷六號,整個建築規模宏大,氣勢宏偉,莊嚴肅穆;院落里青磚漫地,飛檐斗拱,雕樑畫棟,古色宜人,建築面積1080平方米,是一座十分...
因為關天培在禁菸運動中積極配合林則徐,立下汗馬功勞,還受到清廷加一級的獎勵。 [7] 關天培浴血虎門 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林則徐被撤職查辦。廣東地方官吏大多...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是清代林則徐創作的作品,出自《出老》。這是林則徐少年時的巧對佳話,抒發了林則徐的凌雲壯志。寓學海無邊苦作舟,只有勤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