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傳譜,男。1940年生於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美術家、教育工作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傳譜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0年
- 出生地: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
個人經歷,作品展示,作品賞析,
個人經歷
林傳譜青少年時期在濟南讀書。1966年參加蘭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先後任師、團宣傳幹事。1980年調到山東濱州(原惠民地區)藝術館。1984年調到濱州地名辦公室任編輯科科長。1990年到中國民主同盟濱州市委員會任副秘書長至退休。
2002年,曾去新加坡考察藝術教育達半年之久,有文章陸續面世。現任省美協會員、濱州市美協顧問、蒲湖畫院副院長、濱州市三不書畫院副院長。林傳譜長期從事編輯工作,在《渤海》雜誌社負責美術、詩歌、散文的編輯工作。業餘時間從未間斷對美術創作和美術史論的研究,1979年為朱乃正所作格薩爾王傳的插圖寫了《讓插圖之花更絢麗》的文章(見《瀚海潮》第3期);1993年為乍啟典寫評介專稿《魯北一民的風骨》(見《聯合報》);為王純祥畫集作序:《繼承傳統 貴在創新》(1998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另為十幾家出版社設計書籍封面達20餘本。
作品展示
林傳譜作品
作品賞析
繪畫是一種文化行為。儘管不是所有的繪畫都有文化,但有文化的繪畫絕對具有不同一般的含義。這一點,從傳譜的作品中我們會有所體會。
林傳譜為人為文皆為人們稱道。為畫則是他退休以後的事情。雖然之前有過基礎,但主要是西畫,而且因為工作關係,無法投入過多的精力,也沒參加過地區的美術活動,因此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創作水平。退休之後,沒有了工作之累,閒暇時寄情筆墨,娛心悅性,漸漸地表現出超凡的能力,竟然將貓畫的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因此,在濱州一提林傳譜,都說他擅長畫貓。林傳譜畫貓不假,而且畫的是“好貓”,情態畫真,活靈活現。然而,如果說林傳譜只會畫貓,就大錯特錯了,他新近出版的‘林傳譜作品集’,不但充分地展示了他把握各類題材的能力,同時也使作品充溢文化的含蘊。讓人體悟到文化的繪畫的情致與韻味。
“林傳譜作品集”以活頁的形式裝幀,共收作品十六幅,三幅人物、三幅山水、十幅貓。人物山水雖然不多,卻幅幅精彩,表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卓越的繪畫能力。第一幅人物是乍啟典的人物像,這是濱州盡人皆知的著名畫家,出身農村,青年時學習木工,後精研繪畫,形成了以用墨見長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並深得同行的讚許。林傳譜無疑將早年的乍啟典予以再現,身著便裝,手拿眼鏡,坐在舊式的座椅上,似閒憩、似遐思、似浮想,淺淺的笑容既表達其胸懷的坦蕩,也包含著執著的藝術追求和對於未來的堅定自信,身後牆上懸掛著乍啟典的《鶴鳴圖》——眉毛、髮絲、眼瞼、細微之處盡皆傳神,不會有人對於這幅造像的成功與否提出質疑,因為林傳譜不但畫出了乍啟典的形體表現與性格特徵,也深入地挖掘出乍老那異於常人的內心世界,形合神似,絕對的一幅上品佳作。“莊子與惠子”畫的是歷史典故,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的激辯反詰為主題內容,描繪出莊子與惠子唇槍舌劍,攻守有據的辯論場面:一方面言辭犀利,咄咄逼人,一方面據理反駁,沉著應付,節奏強烈,姿態開張,筆觸準確,形象地展現出兩位古代哲人深邃的哲思和敏銳的辭辨。“沙漠之舟”畫一位旅行者騎著駱駝旅行,在茫茫的戈壁灘,在太陽出升的時刻,四野蒼茫、天地昏暗,駱駝昂首健步行走著,旅行者則仰靠駝峰,面帶愜意,一幅優哉游哉的情態。他以反襯的手法將路途的艱辛、條件的苛苦、旅人的樂觀放達有機地統一於畫面之中,一隻歡快的小狗益顯出沙漠的荒涼空曠……。
三幅山水同樣強烈地展示出林傳譜過人之處。通常的山水只是山水,除自然景觀便也沒有了其外內容。林傳譜則賦予山水以文化的含義,讓人在領略山水的美妙的同時體會到一種文化的信思。“空山悟道”畫的是山,以寫意法描繪的手法,山石都變得有些虛幻,因為山間的小屋中有人參禪悟道。寬博偉岸的造型布局高致絕人,堅實酣暢,同時也將人的悟道的行為與畫面緊密結合,準確地表達出佛家“山”即是空,空即是“山”的思想境界。“深山聞書聲”以粗筆略勾輪廓,線條自然流暢,皴筆或疏或密,色彩輕重適宜,起落有致,層次豐富,充溢其間的則是讀書聲,與山風共振,與泉澗和鳴——這是一種價值提升,在一元的審美空間增加了精神價值微度,主題也顯得更為厚重深沉——深山中的刻苦比之學子高考要高遠的多,必定與修身有關,繼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和唐伯虎的白髮相對談離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十幅畫貓的作品無論在主題表達、結構布局還是色彩運用上,都十分講究,比他們之前的作品又有很大的進步,《魚樂圖》中兩雙窺視覬覦的眼神何等微妙?《不期而遇》有帶有幾多怨憾、幾多惆悵?《悄悄話》是一雙甜蜜的情侶的甜蜜的交流;《老屋故事多》則延展了歷史的縱深,凝神深思是對於久遠的過去的追懷湎想……特別是眼神,或喜悅、或憂鬱、或嫉恨、或愁怨,不同的場景中顯現著不同的心靈之窗,讓人驚疑於貓的情感世界竟至如此豐富。
“林傳譜作品選”是林傳譜的新作,其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在繪畫技巧上的精進老到,但我們更應該肯定他在境界處理上的獨到:這是一種價值提升方法,文化內容的注入,增添了欣賞內容,增添了作品的情致趣味,自然也增添了工作的深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