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棠

林之棠

字召伯,又字樂民。福建福安人。1896年,他出生在一人貧苦的塾師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之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96年
歲月之路,著名作品,愛國一生,

歲月之路

祖父是個裁縫。父親從小苦讀經史.林之棠國學基礎厚,造詣深。他潛心研究文字、音韻、訓詁和歷代韻文,尤其於《詩經》下過苦功夫。1920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預科,兩年後升入本科,1926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1928年考上北大文學研究所國學研究 生,1931年卒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取庚款留學,名額卻為本省有權勢者侵奪,遂節衣縮食, 發憤自費赴日本遊學考察。1937年應武昌華中大學之聘,任中國文學系講師。1938年加入中 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不久隨華中大學內遷雲南大理。1939年升為副教授,1942年升教授 ,1945年升部聘教授。1946年隨校回武昌,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58年支援東北地區辦學,赴吉林師專、長春師專任教。1962年調回武漢,任教於中央民族學院分院(即今中南民族學院)中文系。1964年3月10日上午8時在課堂上講授崑曲《十五貫》,忽因急症昏倒,送醫院搶救無效逝世。

著名作品

遺著有《詩經音釋》、《中國文學史》、《國學概論》、《詞釋》、《二千年來詩經異說總聞》、《詩經虛字釋例》、《錦屏樓詩詞草》、《世界名詩選譯》(與戴惠瓊合譯)、《杜甫詩選集注》等。悉心研究元曲,在所撰《務頭論》中提出“務頭者,曲中之強調回應律也”的獨特學說,成一家之言。

愛國一生

林之棠,字召伯,又字樂民。福建福安人。1896年,他出生在一人貧苦的塾師家庭。祖父是個裁縫。父親從小苦讀經史、百家之書,後為前清貢生,由於科場蹭蹬,無意仕進,遂以設館授徒為生。其父雖家計艱難,而對貧苦子弟則不計束修;臨終時家無長物,兄弟四人,各得一硯。林之棠所得硯,上鐫其父自刻銘文:"硯石端然,吾家良田。耕勞管子,松使開阡。有秋在力,以堅攻堅。是雖撓陋,寶用萬年。"成為他孜孜不倦、服膺終身的座右銘。
他幼入私塾,讀四書五經。後在本縣明倫國小、縣立高小和縣立中學完成國小和國中學業。1919年,在北京中國大學法類畢業,1920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預科,兩年後升入本科(同學有游國恩、陸侃如等),1926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1928年,又考入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國學門當研究生(同學有馮沅君、徐夢麟等),1931年卒業。在北大學習期間,他半工半讀,受盡風霜之苦;長期住在福建會館,曾任福建旅京學生會主席。從1930年起,他正式受聘,任匯文中學國文教員,歷時七年。1930-1932年,同時在北京師範和市立十七中任教。1930-1934年,任北平大學俄文政法學院講師。1932-1937年,先後在私立華北中學和育英中學兼課。他在北京近20年,唯有上學、教書和研究學問,立志不做官。他富於愛國熱情和正義感,鄙棄官僚政客,曾與同學陳凱等八人聯名在《努力報》上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反對胡適的"好政府主義",主張"到民間去","用炸彈"對付敵人。他本以優異成績考取庚款留學,卻為本省有權勢者所侵奪,乃節衣縮食,發憤自費赴日遊學考察。
林之棠國學基礎厚,造詣深。他潛心研究文字、音韻、訓詁和歷代韻文,尤其於《詩經》下過苦功夫。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他的《詩經音釋》(上、中、下三冊);北平華盛書局先後出版他的《中國文學史》(三冊)、《國學概論》和《學術文》等著作。他還在《國學月報》、《晨報》、《黃報》等報刊上發表許多論文、小說、散文和詩詞。
《詩經音釋》是他早年的一部力作,但因國難當頭,時局動盪,所以幾經周折,歷時十年,始獲出齊。林之棠在自序中稱:"《詩》三百篇之在讀者眼中,安見其不言人人殊耶?"並舉孔子、毛 、朱熹三種不同意見為證,云:"是故讀《三百篇》覺其思無邪,可也;讀之而以為能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亦可也;讀之而明其全部皆為淫奔刺時之作也,亦何不可?要當直言為讀者一人之見,不應傅會其詞以為確係詩人之舊,斯得矣。"所以《詩經音釋》一書,力求客觀地詮釋原文,剔除過去註疏者的主觀臆斷之詞;而於韻律、注音特詳,實有助於學者。
《中國文學史》亦草大綱於一九二五年在北大學習之時,到一九三三年才脫稿。本書於材料收集頗詳,分析論述,言簡意賅,頗注意作品的藝術特色、虛詞用法,而於文學與音樂的關係,論述較詳。《學術文》是一部中國哲學思想的論文選;《國學概論》則是一部國學入門書,為初學者指出治學門徑。
1937年,抗戰爆發,北平淪陷。激於民族義憤,林之棠應武昌華中大學之聘,忍痛離別久居的故都,冒險出大沽,抵濟南,為軍閥韓復榘所執,系獄11日。幸得濟南高中校長、教員出面營救,始獲釋放。到武漢後,任華中大學中國文學系教員(次年定為講師)。是年秋,他作於武昌曇華林的詩《和游承恩(國恩)兄原韻》之二云:
"旅食他鄉正足哀,東山群盜渡河來 北門無復人間世,南服空餘劫後灰。 蔽日神戈明楚甲,彌天風雨起秋雷。 瘡痍滿目心如割,未訪析亭淚已催。"
此詩抒發了他對日寇侵略、國土淪喪的滿腔悲憤,反映他強烈的愛國思想。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於1938年3月27日在漢口成立,林之棠由老舍舉薦加入"抗協",並出席大會。此後,他一直支持抗協工作,擔任分會理事。不久,華中大學內遷。林之棠不避艱險,長途跋涉,隨師生經湘、桂、安南入滇。他抨擊國民黨右翼的投降賣國行為,在1938年秋作於桂林李園的《送韋校長之國民參政任》詩中,就有"秦檜和戎真誤國"之句。
華中大學在雲南大理喜洲壩建校,林之棠堅守教育崗位,直到1945年復員回武昌。在此期間,曾有國民黨顯要勸其加入國民黨、同學好友徐夢麟薦其出任雲南省教育廳機要秘書,他皆堅拒,而安於布衣蔬食,教育、研究。他1938年定為講師後,次年即升為副教授;越三年,又升教授;1945年,升為部聘教授。這一時期,他仍舊關心國家命運,密切注意時局的變化。
其詩詞句有:"聞道官軍收皖北,歸來放飲十三甌";"抱死志,忠貫晴虹,奠定神州掃妖孽",抒發愛國情懷。
而對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一直持批判態度,其詞有句云:"瘡痍滿目愧稱強,為甚燃箕爭煮豆?""七七恨難忘,變起蕭牆,蘆溝新月笑疏狂"。
同時,他對官僚、奸商們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亦深表不滿,作詩譏刺。 在雲南大理喜洲壩時期,他生活極端清苦,圖書資料又匱乏,但仍以水滴石穿精神研究學問,在直行紅格毛邊紙稿箋上,用毛筆工整地書寫蠅頭小楷的大量書稿。
這時期,他著述的第一部手稿是《詞選釋》(亦名《詞釋》),約十萬字,頗具特色。繼續致力於《詩經》研究,編述一部《二千年來詩經異說總聞》,現存約五十萬字(全部完成,估計將超過八十萬字);還有《詩經虛字釋例》,凡69卷。 此外,其手稿尚有《錦屏樓詩詞草》一卷,收1938-1944年詩詞共百餘首。其曲稿已散失。還有與戴惠瓊合譯《世界名詩選譯》三十首,英、漢對照,1943年定稿。1943年與陸侃如合編的《述學》,亦已不見。
1946年,林之棠隨校復員回武昌,仍任華中大學中文系教授,1948年兼任系主任。在時局動亂、內戰頻仍的年代,他除孜孜於教學和著述外,仍關心時事,不遺餘力地掩護同事和學生之名列黑名單者。這一時期,他悉心研究元曲,寫出力作《務頭論》,長達4萬字,提出獨創的學說:"務頭者,曲中之強調回應律也。"以曲詞聲調有規律的變化,結合聽覺的美感來說明元曲務頭之所在,對元曲的研究很有價值。 解放後,他青春煥發,精力旺盛,在華中大學和1952年以後的華中師範學院擔任繁重的教學任務,先後開過"中國文學史"、"文藝學"、"詞選"、"元曲選"、"中國歷代韻文選"、"中國文學名著選讀"等課程。他滿腔熱情地整理舊稿,撰寫新作。
1958年,組織上號召支援東北地區辦學,林之棠毅然回響號召,全家遷往長春。他先後任吉林師專和長春師專教授、中文科副主任,並在高中教師進修學院擔任"元明清文學"課程。同時,為中文和歷史科的青年教師輔導進修,講授《史記》、《漢書》,音韻、文字、古代文論和文學批評史專題,並寫有《陸機文賦譯註》。 1962年秋,林之棠因支援任務完成,被調回武漢,在中央民族學院分院(即中南民族學院)中文系任教,講授"中國文學史"和"杜甫專題課",著有《杜甫詩選集注》。
1964年3月10日上午8時,他登台講授《十五貫》,半小時後,忽患急症,昏厥在講台上。經掄救無效,不幸逝世,終年六十八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