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瘤蛾

枇杷瘤蛾

枇杷瘤蛾,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ampson,瘤蛾科的一個物種。顏色正常為灰白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枇杷瘤蛾
  • 拉丁學名: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ampson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瘤蛾科
  • :Melanographia 
  • :枇杷瘤蛾
  • 分布區域:中國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印度
生長習性,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中國南方一年發生3~5代,以蛹在繭內越冬。翌年4、5月羽化成蛾,卵散產於枇杷嫩葉背面。初齡幼蟲群集於嫩葉正面取食葉肉,呈現許多褐色斑點。 2齡後分散活動,食量漸增。幼蟲食害新梢嫩葉,自春至秋均有為害。被害葉僅餘上表皮和葉脈。嫩葉被食盡後轉害老葉、嫩莖表皮和花果。嚴重時全株嫩葉可被食殆盡,植株枯死。老熟幼蟲在葉背主脈上或枝幹蔭蔽處結繭化蛹。防治時可在枇杷樹每次新梢抽出後的幼蟲初發階段,噴撒魚藤精、敵百蟲或其他農藥。初齡幼蟲群集新梢葉面取食時,可人工捕殺。天敵有姬蜂、繭蜂、廣大腿小蜂、金小蜂和寄生菌等。冬季從樹幹上掃集蟲繭置於寄生蜂保護器中,可保護天敵,控制蟲害。

形態特徵

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瘤蛾科(Nolidae)。又名枇杷黃毛蟲。枇杷害蟲。成蟲體長約9毫米,翅展21~26毫米,灰白色有銀光。前翅有3條黑色波折橫紋,並有由隆起的褐色鱗片組成的瘤突。卵扁橢圓形,淡黃色,表面有縱走刻紋。幼蟲體長約23毫米,黃色,體表生有許多毛瘤,腹足4對。蛹褐色。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也見於印度。
體長9mm,翅展21~26mm。前翅灰色,中室中央有由立起的褐色鱗片組成的瘤(因此得名);內線和外線黑色,自前緣至M z脈彎曲似弓形,然後直向後緣;亞端線為黑色齒狀紋;外緣毛上有7個排列整齊的黑色鋸齒形斑。後翅灰褐色。卵扁圓形,直徑0.6mm,淡黃色表面具縱刻紋。
枇杷瘤蛾翅展21-26毫米,前翅灰色,有兩個彎曲的黑斑,緣毛黑色,後翅灰褐色。體長9毫米左右,為灰白色,有銀光。卵初為淺黃白色,後變為淡黃色,扁圓形,直徑約0.6毫米,表面有縱刻紋。幼蟲體長約22毫米,為黃色。各節都有毛瘤,上生刺毛。第六節背面的一對毛瘤較大,黑褐色。繭與樹皮同色,蛹化於繭內。蛹近橢圓形,長8-11毫米,蛹體由黃色漸變為淡褐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