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浦古鎮

板浦古鎮

板浦鎮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是“國家重點鎮”和江蘇省“百家名鎮”,(西漢初年名“北浦”,三國時名“朐蒲”,隋未唐初建鎮時定名“板浦”)。民國元年(1912年)板浦為灌雲縣縣治所在地。板浦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個千年文化古鎮。

我國古典文學名著《鏡花緣》,是文壇巨匠李汝珍在板浦這片沃土上培育出來的一枝奇葩。板浦在遺存的文化瑰寶中有豐厚的淮鹽文化、汪恕有醋文化、《鏡花緣》文化等,板浦歷代名人輩出,有經學大師凌廷堪,文壇巨匠李汝珍、學術界才子許喬林、許桂林、才女劇作家劉清韻,武狀元卞賡、中科院院士汪德昭,汪德熙、汪德耀三兄弟,現代將軍丁文齋、劉長斌、任之通等。真是名人薈萃,人才輩出,板浦人引以自豪和驕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板浦古鎮
  • 所屬地區:江蘇省連雲港市
古鎮歷史,古鎮復興,

古鎮歷史

板浦鎮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是“國家重點鎮”和江蘇省“百家名鎮”,(西漢初年名“北浦”,三國時名“朐蒲”,隋未唐初建鎮時定名“板浦”)。民國元年(1912年)板浦為灌雲縣縣治所在地。板浦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連雲港市享有盛名千年文化古鎮之一。曾幾何時,“得山海之勢,具漁鹽之利”的兩淮鹽商大都聚集於此,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然而,歷經滄海桑田,失去“漁鹽之利”的板浦鎮,後來逐漸沉寂。
我國古典文學名著《鏡花緣》,是文壇巨匠李汝珍在板浦這片沃土上培育出來的一枝奇葩。板浦在遺存的文化瑰寶中有豐厚的淮鹽文化、汪恕有醋文化、《鏡花緣》文化等,板浦歷代名人輩出,有經學大師凌廷堪,文壇巨匠李汝珍、學術界才子許喬林、許桂林、才女劇作家劉清韻,武狀元卞賡、中科院院士汪德昭,汪德熙、汪德耀三兄弟,現代將軍丁文齋、劉長斌、任之通等。真是名人薈萃,人才輩出,板浦人引以自豪和驕傲。
古海州(今連雲港)流傳“穿海州,吃板浦,新縣(今朝陽)出文人,南城古財主”的民諺童謠,千百年來,幾乎家喻戶曉。
淮海沭灌地區“講古講古,講到板浦”的民諺,喻示著板浦的古文化極其豐富,而遺存的載體卻消失殆盡。為充分展示板浦“古”的內涵,板浦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認真把握鎮情,認真研判,確立了“以古立鎮”、“以特強鎮”、“以遊興鎮”和“以居靚鎮”的發展思路。大力開展“鏡花緣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延長板浦鎮旅遊產業鏈,從而拉動板浦經濟的快速發展。
板浦鎮老鎮區內古蹟眾多,有“三堂、四居、九寺廟,一觀、二院、四名祠”、“一衙門、二故居、三公園”和“一牌坊、二名池、三大古樹名木”等,還有“汪家大院”、“方家大院”和“李汝珍紀念館”;西顧巷、柵欄巷、大寺巷、空心街四條老街保存較為完好,清末民國初年建成的基督教堂仍然傳出基督教徒們的“阿門”聲。

古鎮復興

素有“蘇北水鄉”之稱的板浦鎮,作為連雲港南翼地區又一發展要素聚集之地,是我市南翼地區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市絕佳的潛在旅遊資源。目前,板浦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均已完成,此次整治改造工程將按照“鏡花水城 古韻名鎮”的特色發展思路進行,主要進行風貌改造和城市新街改造。
板浦鎮的風貌改造主要圍繞老鎮區新民路及重要節點立面展開,立足於板浦歷史文化和傳統民居建築特色,提煉文化元素,逐步實現“提升建築品味、改善街區景觀、傳承城鎮歷史文化、塑造門戶形象”的目標,重點改變新民路街道建築立面風格、廣告牌以及地域特徵模糊的現狀,重拾板浦灰磚黛瓦、青石古道、小橋流水、古街深院的水系古鎮、自然文化特色,通過對沿街建築屋頂、牆、廊檐、門窗、屋瓦的重新設計改造,著力將新民路打造成為融合傳統風格的特色街區。
板浦的鏡花緣文化、美食文化、鹽文化、醋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在周邊地區享有盛名,板浦鎮下了很大力氣,挖掘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並努力將其轉化為發展的動力。板浦鎮正在著力打造鏡花緣文化產業園,這個文化產業園年內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老鎮區立面仿古改造、新民路仿古步行街、北海門及休閒廣場、鏡花緣文博館、美食購物廣場、汪家大院及柵欄巷、西顧巷改造等。這些建設內容都是根據板浦的深厚文化底蘊“量身定做”,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傳承和提升,並融入新興的文化元素,為古鎮的進一步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