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榦

板榦

板榦,出於《左傳·宣公十一年》,古代築城或築牆的用具。榦,夾板兩旁支撐的木柱。《左傳·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獵 城 沂 ,使封人慮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財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 晉 張華 《博物志·異聞》:“ 代城 始築,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澤中自立。” 唐 柳宗元 《終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備器執用,來會祠下,斬板榦,礱柱礎,陶瓴甓,築垣墉。” 清 錢謙益 《故叔父山東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狀》:“公蒐軍實,繕板榦,具舟車,偫糗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榦
  • 拼音:bǎn gān/gàn
  • 解釋:古代築城或築牆的用具
  • 出處:《左傳·宣公十一年》
詞語解釋
板榦
古代築城或築牆的用具。榦,夾板兩旁支撐的木柱。《左傳·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獵 城 沂 ,使封人慮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財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 晉 張華 《博物志·異聞》:“ 代城 始築,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澤中自立。” 唐 柳宗元 《終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備器執用,來會祠下,斬板榦,礱柱礎,陶瓴甓,築垣墉。” 清 錢謙益 《故叔父山東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狀》:“公蒐軍實,繕板榦,具舟車,偫糗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