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楞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沙河鄉陳家寨村
- 面積:1.84 km
- 人口數量:239人
村情概況,地理位置,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人口衛生,特色產業,村務公開,文化教育,
村情概況
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0戶,有鄉村人口239人,其中男性132人,女性107人。
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42人,其他民族96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0人,參合率96%;享受低保51人。其中農業人口239人,勞動力12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9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9.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2元。
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鞏固發展竹子、甘蔗、茶葉產業,培育壯大核桃產業,發展養殖業,發展養豬600、養牛240頭、養羊500隻。
到“十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652元增加到904元。村寨道路加強修建,入戶道路逐步硬化,文化圖書室逐年修建、農田水利逐年擴建。
地理位置
板楞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591畝(其中:水田160畝,旱地431畝),人均耕地2.48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762.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5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核桃面積380畝(其中:當年新植核桃面積380畝);茶園面積25畝(其中:可採摘面積24畝);甘蔗面積108畝;其他面積405畝。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茶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8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3.4%。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4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18萬元,占總收入的 %;畜牧業收入6.55萬元,占總收入的54.9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5頭,肉牛2頭,肉羊39頭);林業收入3.17萬元,占總收入的10.8%;第二、三產業收入0.6萬元,占總收入的2%;工資性收入0.74萬元,占總收入的2.5%。
農民人均純收入65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1人,到省外務工1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話四通。
全村有60戶通自來水。有6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戶(分別占總數的15%和12%)。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1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4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戶。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5畝,有效灌溉率為1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2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板楞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沙河中學。
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1公里。無公廁、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4戶,占農戶總數的7%。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92.00畝(其中:田160.00畝,地1032.00畝),人均耕地5.00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1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9.00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960.00畝。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0戶,共鄉村人口238人,其中男性126人,女性112人。其中農業人口238人,勞動力127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1.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4戶。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茶葉,主要銷售往本縣。
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5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篾編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茶葉產業。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3.1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
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253個(勞均0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板楞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沙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