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杉鄉

板杉鄉

板杉鄉地處湖南醴陵市北大門,浙贛複線、上瑞高速、320國道、醴官公路貫穿境內,交通便利。全鄉面積102平方公里,轄楊家灣、竹花山、上坪、紅光、夏坪橋、長坡口、黃塘、大石橋、古城、耿境、流碧橋、東沖鋪、唐家沖、擂鼓橋、八步橋、大屋壠、楓樹橋、寨下18個行政村,40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61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杉鄉
  • 總人口:45614人
  • 地理位置:湖南醴陵市北大門
  • 面積:102平方公里
  • 行政區類別:鄉
概況,沿革,歷史沿革,社會事業,行政區劃,風景名勝,七所八站,地圖信息,

概況

板杉鄉位於醴陵市中西部,距市區10千米。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2005年)。轄土株嶺、楊家灣、竹花山、上坪、紅光、夏坪橋、長坡口、黃塘、大石橋、古城、耿境、流碧橋、東沖鋪、唐家沖、擂鼓橋、八步橋、大屋壠、楓樹橋、寨下1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長坡里。浙贛鐵路、320國道過境,設有板杉鋪火車站。古蹟有醴陵古城舊址。

沿革

因此地多杉木林,昔店鋪均以杉皮當瓦,木板作牆,故名板杉鋪,鄉以此命名。1950年屬第八區,1951年屬第十一區(1955年改板杉區)、第十四區,1956年改板杉鄉、八步橋鄉,1958年屬板杉公社、黃達咀公社,1961年由黃達咀公社析置八步橋公社。1984年改板杉鄉、八步橋鄉。1996年,板杉鄉面積53.3平方千米,人口2.6萬,鄉政府駐長坡口,轄橫塘基、黃泥坳、高家店、株樹下、土珠嶺、高塘沖、黃鱔沖、楊家灣、橫燕、大石橋、吳家段、石塘庵、竹花山、頌佳沖、和平、上坪、紅光、夏坪橋、東橋、松梓坪、茶子山、井頭沖22個行政村;八步橋鄉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2.3萬,鄉政府駐八步橋,轄耿境壩、柳樹壩、流碧橋、彎江山、香草坪、螺頭山、簡家沖、唐家沖、擂鼓橋、何沖、八步橋、孫家沖、大屋壠、楓樹橋、寨下、胡家坪、花門樓17個行政村。2005年以原板杉鄉(不含橫塘基等4個行政村)、八步橋鄉的行政區域和原轉步鄉古城行政村的管轄範圍設立新的板杉鄉,轄36個行政村,總面積102平方千米,總人口4.1萬人,鄉政府駐長坡口;原板杉鄉的橫塘基、高家店、石塘庵、吳家段4個行政村劃入黃泥坳街道。
【郵編】412223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281217:~201 210土株嶺村 ~202 210楊家灣村 ~203 210竹花山村 ~204 220上坪村 ~205 210紅光村 ~206 210夏坪橋村 ~207 210長坡口村 ~208 210黃塘村 ~209 210大石橋村 ~210 210古城村 ~211 220耿境村 ~212 220流碧橋村 ~213 220東沖鋪村 ~214 220唐家沖村 ~215 220擂鼓橋村 ~216 210八步橋村 ~217 220大屋壠村 ~218 220楓樹橋村 ~219 210寨下村

歷史沿革

南宋時開通醴陵至長沙的驛道,沿途“五里一墩,十里一鋪”,當時黃梁境設有一鋪(位於今竹花山村鋪路上組),因此地多杉木林,驛站臨街店鋪均以木板作牆,杉皮當瓦,故名板杉鋪。1899年—1905年,漢冶萍公司修建株萍鐵路後,在此設一車站名曰板杉鋪車站。從此“黃梁境”名逐漸湮滅,“板杉鋪”名再度叫開,鄉也因此換名曰:板杉。1984年撤公社建立板杉鄉。原八步橋鄉1950年屬第八區,1951年屬第十四區,1956年為八步橋鄉,1958年屬黃達咀公社,1961年析置八步橋公社。1984年復置鄉。2005年原板杉鄉(不含橫塘基等4個建制村)、八步橋鄉和原轉步鄉的古城建制村合併設立新的板杉鄉;原板杉鄉的橫塘基、高家店、石塘庵、吳家段4個建制村劃入黃泥坳街道
板杉鄉地理位置板杉鄉地理位置
石門關之險從醴陵往長沙的古驛道經過高家店後,要越過一道關隘--石門關。石門關是醴陵的北大門,從長沙來的北軍進攻醴陵,一但突破石門關,醴陵再無險可守。醴陵城區的東北邊境逶迤綿亘著一條東南西北方向的
山脈,這就是蜈蚣山。這蜈蚣山南頭北尾,頭部天生兩塊巨大的青石塊,像是蜈蚣的兩隻眼睛,後來鄉人建起一座廟宇,就是現在的石宮娘娘廟。蜈蚣的尾部就延伸到板杉鄉五華廟村這石門關前。兩山夾恃的石門關最窄的地方不到十米,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建國後修建的浙贛鐵路就從關口一側穿過。2006年,浙贛鐵路醴陵段全線電器化改造,這峽谷實在過於狹窄,只好平移50米開鑿出一條的雙線鐵路隧道,名字仍然叫做石門關隧道。隧道大部分位於土層和風化層中,岩質變化快、節理髮育、岩體破碎,為Ⅴ級圍岩,掘進施工難度大,不到120米的長度,竟然經過整整兩年的艱苦施工,才得以成功完成。石門之險,由此可見一斑。

社會事業

鄉人民政府駐長坡口,距市區8公里。全鄉農業歷來以種植業為主,是醴陵市優質稻種植基地和水稻高產區之一。1996年被列為黑山羊養殖基地。工業以陶瓷、建材、花炮、化工生產為主,發展勢頭良好。2006年,全鄉完成工業總產值6.8億元,完成國地兩稅10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30元。轄區內有工業企業65家,中學2所,國小11所,衛生院2所,醫療點9個,敬老院2所。

行政區劃

1)2005年,醴陵市行政區劃調整前轄:橫塘基、吳家椴、高家店、株樹下、黃泥坳、土株嶺、高塘沖、黃善沖、楊家灣、橫燕、大石橋、竹花山、宋家沖、上平、和平、紅光、夏坪橋、井頭沖、東橋、石塘庵、茶子山、松梓22個村委會。
2)2005年,醴陵市行政區劃調整後:板杉鄉、八步橋鄉和原轉步鄉的古城建制村合併設立新的板杉鄉。以原板杉鄉(不含橫塘基等4個建制村)、八步橋鄉的行政區域和原轉步鄉古城建制村的管轄範圍為新設板杉鄉的行政區域,板杉鄉轄36個建制村,總面積102平方千米,總人口4.1萬人,鄉人民政府駐長坡口。將原板杉鄉的橫塘基、高家店、石塘庵、吳家段4個建制村劃入黃泥坳街道辦事處。
橫塘基村
松梓村
石塘庵村
茶子山村
東橋村
井頭沖村
夏坪橋村
紅光村
和平村
上平村
宋家沖村
竹花山村
火石橋村
橫燕村
楊家灣村
黃善沖村
高塘沖村
土株嶺村
黃泥坳村
株樹下村
高家店村
吳家椴村

風景名勝

石門關
石門關石門關
在大理蒼山背後的江邊,有兩座高數百米的斷崖峽谷,形如兩扇巨大的石門,清流飛瀑,奔瀉而出,是一處神奇的景觀。周圍巉岩壁立,峽谷深邃,谷地溪流湍急。石門關實為鬼劈神鑿,異境開天,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最令人驚嘆的是,在附近的松林村後山,於1994年10月發現一處面積約16平方米的大型崖畫,有動物、人物、果樹、手掌銀、房屋、追獵、圈舞等200餘圖,最大的畫面約有1平方米,最小的約5平方厘米。經專家鑑定為青銅器時代的作品,並定名為“漾濞蒼山崖畫”,為研究兩三千年前的社會、民族、宗教、藝術、生產生活等提供了翔實的資料,並成為人們觀賞和遊覽的一大景觀。
客人棚古侗寨(村)位於位於芷江侗族自治縣南端的板山鄉境內,芷天公路附近,距縣城47公里。古侗寨已有四 五百年的歷史,住著近百戶人家。古侗寨充分展示了鄉間侗家民居的建築特色,利用地理環境優勢,依山傍水修建起漂亮的吊腳樓。吊腳樓都是用杉樹做木柱相撐,一般都有三層,上面幾層都用木板鋪了樓板。最下面的一樓多是圈牛欄、堆放雜物柴火的地方;二樓便是主人的住所,有侗家的火塘與灶屋;三樓或四樓,一般是客房或是主家堆放糧食的倉房。房頂覆蓋小青瓦,屋檐上還畫著與花,大多是花格窗子。一座座高高的吊腳樓,在綠樹與翠竹掩映中,別有侗家風情!客人棚古侗村寨的吊腳樓從山下一層層往山頂伸展,遠遠看去,就像一片片雲彩在浮游。

七所八站

2005年1月6日,板山鄉召開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當到會的38名鄉人大代表翻開會議日程安排表時, 發現多了一項內容:鄉人代會期間除聽取鄉人大主席團、政府和財政工作報告外,還將對政府工作部門進行評議。 “這樣安排太好了,過來只聽政府工作報告,究競落實到部門怎么樣,心中沒底,而且現在有的部門縣裡管得著、看不著,鄉里看得著,管不著,讓代表給他們打打分,他們就不敢鬆懈了”,一位代表高興地說。
旅遊資源旅遊資源
評議開始了,先是聽了16個單位的工作匯報,然後由代表對這些單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最後由代表對其進行無記名投票測評。經過匯總,鄉畜牧站、計生辦、經管站等9個單位滿意度較高,學校、林業站等5個單位代表基本滿意,國土站、水管站滿意率低,被作為重點整治單位。被評單位對代表們提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表示虛心接受。
鄉人大主席團一位同志在評議後說:“在鄉人代會上評議部門,確實對部門工作甚至對政府工作促動很大,為代表知情知政和提高責任意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希望通過這一評議,把大家為民眾服務的熱情激發起來。”

地圖信息

地址:株洲市醴陵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