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姓

據史籍《氏族典》、《姓氏大觀》中記載:“漢桓帝時,巴郡板循寇掠三蜀,太守曹謙,宣詔論之,皆降服。”板循,古籍中稱“板循蠻”,是居住在四川盆地東部地區原巴國境內的一個古老土著族群,以虎為氏族圖騰。板循蠻也稱簧、白虎夷、賨人、炁人等,屬於遠古的巴人,與蜀人同囿,亦是黃帝之後。巴人中居統治地位的王族宗姬之巴,是中原華夏族系的一支。其它則有濮、苞滿、閩濮等屬於百濮系統的少數民族,皆服屬於宗姬之巴,故而西漢哲學家揚雄在《蜀都賦》中說:“東有巴賈,綿亘百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姓
  • 性質:姓氏
讀音,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讀音

板[板、鈑,讀音作bǎn(ㄅㄢˇ)],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雲南瀘水、隴川、盈江等地有分布。漢族、傣族、傈僳族有此姓。明代有板紹正。
板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羌族,出自漢朝時期古羌族板循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氏族典》、《姓氏大觀》中記載:“漢桓帝時,巴郡板循寇掠三蜀,太守曹謙,宣詔論之,皆降服。”板循,古籍中稱“板循蠻”,是居住在四川盆地東部地區原巴國境內的一個古老土著族群,以虎為氏族圖騰。板循蠻也稱簧、白虎夷、賨人、炁人等,屬於遠古的巴人,與蜀人同囿,亦是黃帝之後。巴人中居統治地位的王族宗姬之巴,是中原華夏族系的一支。其它則有濮、苞滿、閩濮等屬於百濮系統的少數民族,皆服屬於宗姬之巴,故而西漢哲學家揚雄在《蜀都賦》中說:“東有巴賈,綿亘百濮。”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也在《蜀都賦》中說:“東則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古代巴人中的板循蠻來源非常古老。板楯蠻之名,來源於“木盾”。東漢學者劉熙在《釋名·釋兵器》中記載:“盾,遁也,跪其後辟以隱遁也。大而平者曰吳魁,本出於吳……隆者曰須盾,本出於蜀……以縫編版謂之木絡,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為名也。”宋元之際史學家胡三省在《通鑑釋文辨誤》中說:“板楯蠻以木板為盾,故名。”本由使用木盾得名,後遂成為族稱。板楯蠻古居嘉陵江和渠江兩岸。在東晉史學家常璩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司馬遷在史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集解引郭璞曰:“巴西閬中有俞水,獠人(按指賨民,即濮人)居其上,皆剛勇好舞。”在《華陽國志·巴志》中“宕渠郡”一條下記載:“長老言,宕渠蓋為故賨國,今有賨城。”在史籍《輿地紀勝·元和志》中記載:“故賨城在流江縣東北七十里。”北宋的地理學家樂史在《太平寰宇記》中亦記載:“古賨城在流江縣東北七十四里,古之賨國都也。”流江縣,就是今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渠江鎮一帶。古代板楯蠻居此,當從嘉陵江東進而來。按“盾”在古代又稱為“渠”,在典籍《國語·吳語》中記載:“奉文犀之渠”,韋昭注曰:“文犀之渠,謂楯也。”宕渠、渠江等名稱,當由板楯蠻所居而得名。
據史籍《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巴東朐忍(今重慶雲陽)和涪陵郡也有板楯蠻錯居。在《華陽國志·漢中志》和《華陽國志·李特雄期壽勢志》中也皆記載漢中有板楯蠻。在史籍《漢書·地理志》中則說:“而漢中淫失枝柱,與巴蜀同俗。”可見,板楯蠻分布甚廣,包括整個川東地區,北及漢中東部之南,都是板楯蠻的活躍出沒之地。諸書記載說明,板楯蠻不僅是構成川東巴地,而且也是構成川東巴國各族中分布最廣的主要族群之一。在戰國時期板循蠻先民的釀酒技術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板循蠻所發明和釀造的“清酒”,是當時酒中的極品,這種古老而傳統的釀酒技術至今仍是著名的日本“清酒”的主要釀造方法。板循蠻中最大的一支成為今土家族的先民,其他的大多都逐步融入到四川盆地的漢民族中。大約在隋、唐時期,今天四川地區的各個民族大體形成,他們與漢民族一樣,都是巴蜀地區歷史文化的創造者。到明清時期,四川盆地內的漢族與少數民族聚居的格局逐步突顯出來,成為今日四川和重慶各民族分布布局的雛型。
東漢王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因一句“此跋扈將軍也!”外戚大將軍梁冀便怒而毒死了九歲的漢質帝劉纘,立十五歲的劉志即位,是為第十位皇帝漢桓帝(公元132~167年,公元147~167年在位)。漢桓帝從小就對梁氏不滿,他即位後,雖然內心感激梁氏家族的扶位之德,但又極為不滿梁氏的驕橫跋扈,就想方設法要誅滅梁氏。漢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漢桓帝聯合宦官鄭眾、單超、徐璜、左悺、侯覽這五人滅了外戚梁氏,並在當日將那五個宦官都封予縣侯,稱之為“五侯”。那五侯比梁氏外戚更加腐朽,他們對各地百姓們勒索搶劫,民不聊生,四處怨聲載道,漢政治更加腐敗,國勢更加衰弱。由於巴蜀各郡官吏獻媚討好“五侯”,對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進行殘酷壓榨,激迫“板循蠻”起而造反,一時影響到蜀郡、廣漢郡、犍為郡,合稱“三蜀”。後來,蜀郡太守曹謙向東漢朝廷請旨,採取積極的安撫政策,方使這場“巴郡板循寇亂”平息下去。板循蠻的後裔在歷史演進中逐漸融入漢族,或苗族、瑤族、土家族,其子孫中有以原氏族稱謂漢化為姓氏,稱板氏,世代相傳至今,是今板氏族群的主流,達多分布在今雲南、四川、湘西等地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傳說,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傳說,古代有位商家,人們都叫他“老闆”。此人得有一貴子,但不久即遇到了土匪打劫,他將剛滿兩個月的兒子寄養在一農戶家,便匆忙逃命去了,後來人們再也不知他的下落。那家農戶不知道這位“老闆”的真名實姓,當孩子長大後,繼父母便以“板”作為他的姓氏,逐漸繁衍至今。
該支板氏主要分布在慶陽地區,即今甘肅省慶城縣。

第三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先秦時期工匠板人,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板人,是先秦時期的建築工匠中的一類工種,主要是當時西北地區秦國的工人,就是製作木瓦的工匠。這在典籍《玉篇》中有描述:“板,片木也。”在史籍《急就篇》中更明確地指出:“板,木瓦也。”在典籍《詩·秦風》中也描述:“在其板屋。註:西戎之俗,民以板為屋。”秦國之境內,國人的主要成份就是西戎民族,其秦屋的特點就是用木瓦覆頂,以遮雨雪,後成為秦王朝時期的一種建築風格。木瓦易做,其敷設、定位、修飾等施工過程也比較方便,適合於建築很大規模的殿堂,在史籍中描述的秦朝宮殿,皆龐大無比而富麗堂皇,卻從無“紅牆璧瓦”之贊,這與其使用木瓦有關。但木瓦容易變形和腐朽,更不能抵禦火災,因此,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的怒火中,秦王朝的建築皆蕩然無存。今天人們除了在古長城上能見到秦時牆磚外,余皆片瓦不留,在歷史上了無遺痕,這與其建築物主體皆為木製有密切關係。後來的漢朝汲取了秦朝的教訓,開始以燒制窯瓦替代木瓦,所以人們還能在出土文物中見到漢瓦遺存。這種歷史現象,就謂之“秦磚漢瓦”,那不僅只是文物價值珍貴性的描述,而且還是建築結構和建築材料沿革的寫照。
在板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板人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板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東漢時期官吏詔板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詔板使,亦稱詔版使,就是傳遞帝王、三公六卿所頒布詔書、詔令的特殊使臣。由於古代的詔書、詔令等多是鐫刻、或撰寫在笏板、簡板之上的,因此稱其為“詔板使”,歷朝歷代借沿用,後世多改稱為傳詔使、傳旨大臣、令史、傳詔欽差等等,一直沿用至清朝中期。這在史籍《後漢書·竇武傳》中有記載:“曹節召尚書官屬,脅以白刃,使作詔板。”在宋朝陳傅良撰著的《右奉議郎新權發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狀》中也記載:“庶或可行,不然,不敢奉詔版。”清朝時期的姚鼐在《詠史》中也嘆記:“西園車馬趨道旁,詔版朝裁授使者。”
在詔板使、或詔版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板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東漢時期官吏板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板官,亦稱“假板”,古代對官品之卑微者的稱謂,即對大多沒有品級的官吏之通稱,多為在各級府衙見習、或執役的小官。在史籍《隋書·官志》有記載:“板咨議叅軍,板長史等”。在史籍《宋書·百官志》中也有記載:“除拜,則為叅軍事。府板,則為行叅軍。”
在歷史上,特別是宋朝時期,有許多板官命運不乖,因此終生停滯的板官之態,不得升遷,因此其後裔子孫遂稱板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板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一百零二位,多以滎陽、北地、蜀郡、犍為為郡望。
今河南省的原陽縣,甘肅省的慶城縣,雲南省的大理市、紅河州、楚雄市,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永順、保靖、古丈等縣,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鶴峰、宣恩、利川、恩施等縣(市),重慶市的酉陽縣等地,均有板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滎陽郡:古代河南鄭州以北的武陟、滎陽一帶稱邲,在春秋戰國時期為鄭國屬地。秦朝時期始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原陽市。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部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滎陽縣,其時轄地今河南省黃河南部、滎陽縣至朱仙鎮一帶,包括今開封市、鄭州市在內的八縣。北魏時期移治到今滎陽市。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改為成皋郡。隋、唐兩朝均為鄭州滎陽郡。
北地郡:戰國時期秦國置北地郡,治所在義渠(今甘肅寧縣),統領甘肅舊寧夏、慶陽、平涼、固原、涇州諸府州地。西漢時期移治到馬陵(今甘肅慶陽),統領甘肅舊寧夏、慶陽二府之地。東漢時期又移治到富平(今寧夏吳忠);東漢末期其地曾被劃入羌胡轄境。三國時期曹魏國沿置,治所在泥陽(今陝西耀縣)。隋朝時期的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肅省寧縣。
蜀 郡:戰國時期秦國置郡,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其時轄地在四川舊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寧府之劍閣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自漢朝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時期升為成都府。後治置蜀郡屬國都尉,三國時期蜀郡改為漢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縣。
犍為郡:西漢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置郡,屬益州,轄領十二縣,即:武陽(今四川彭山)、南安(今四川樂山)、僰道(今四川宜賓)、江陽(今四川瀘州)、牛鞞(今四川簡陽)、資中(今四川資陽)、符縣(今四川合江)、南廣(今四川珙縣付家壩)、朱提(今雲南昭通)、郁鄔(今雲南宣威)、堂琅(今雲南巧家、魯甸)、漢陽(今貴州赫章、威寧),治所在鄨城(今貴州遵義)。西漢元光五年(辛亥,公元前130年),移治到南廣縣,西漢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86年)再遷治僰道城(今四川宜賓)。王莽新朝時期曾改犍為郡為“西順郡”,徙治於武陽(今四川彭山),仍領十二縣。東漢時期,犍為郡轄地縮小,領八縣。南朝齊國時期,犍為郡治地由武陽遷還僰道縣,領五縣。梁大同十年(甲子,公元544年)改置戎州,領一郡、二縣。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罷戎州復置犍為郡,治地不變。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又復置為戎州,遷治南溪,到唐貞觀中期遷還僰道。

堂號

滎陽堂:以望立堂。
北地堂:以望立堂,亦稱馬陵堂、慶陽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
犍為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