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與地貌形跡:亞歐與太平洋造貌構造回響

板塊構造與地貌形跡:亞歐與太平洋造貌構造回響

《板塊構造與地貌形跡:亞歐與太平洋造貌構造回響》是2017年測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塊構造與地貌形跡:亞歐與太平洋造貌構造回響
  • 作者:陳志明
  • 出版社:測繪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1日
  • 頁數:101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030402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板塊學說從魏格納大陸漂移說開始,經歷“剛性板塊”等基本概念的數十年大發展。二十多年來,它又以“岩石圈可分層性”和“板塊旋轉碰撞”兩大新概念出現在地學界。“剛性板塊”對於以克拉通為主體的多數大陸完全正確,但對其邊緣造山帶和複合式亞歐大陸,岩石圈並非是“鐵板一塊”的無差異整體運動,而是在淺層可分層和有差異,在深層統一的運動。此外,大陸漂移與板塊運動並非直線運行,而是在球面上旋轉與遷移,包括兩個板塊進入同碰撞階段也不例外。古地磁學發展為分析研究板塊旋轉碰撞提供了好的條件。通過對中國和俄羅斯合作的亞洲與鄰海地貌及其板塊造貌構造兩大地學圖件的研製,此後又把範圍擴大到整個亞歐大陸與太平洋海底板塊,並進行全球對比延伸研究。後,作者以陸海古地磁所顯示的板塊運動學來跟蹤亞歐與鄰海的區域地質信息,初步重建板塊旋轉碰撞歷史,從而證實兩大新概念對發展現代板塊學說具有重大意義,特別是板塊順、逆時針的旋轉碰撞必出現不同的造貌構造形跡。現代板塊學說對於全球(特別亞歐)大陸的形成演化與現代變形具有佳的演繹功能。《板塊構造與地貌形跡:亞歐與太平洋造貌構造回響(套裝上下冊)》就是長達15年的上述延伸研究的完整總結。

圖書目錄

上冊
上冊引言
上冊目錄
上冊圖表索引
第1章 勞亞區系
第2章 岡瓦納區系
第3章 特提斯陸間帶
下冊
下冊引言
下冊目錄
下冊圖表索引
第4章 東亞環洋帶
第5章 海底板塊區系
第6章 亞歐大陸動力學
附錄國際年代地層表

作者簡介

 陳志明,福建泉州人。1954—1958年就讀於南京大學地理系地貌專業,畢業後被指派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工作;1959—1975年帶領合作者野外調研,三次更新江蘇省地貌圖及說明書;1976—1980年參加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隊;1980—1986年作為主要成員參加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辦的1:100萬國家地貌圖分類規範研究,並與四省高校合作主編其中的南京幅及說明書,同時,主譯國際地理學聯合會(IGU)工具書《詳細地貌製圖手冊》;1985—1988年任國際地理學聯合會地貌調查與製圖委員會中國委員;1987—1992年主編以板塊學說為指導的中國首幅1:400萬地貌圖,並撰寫專著《中國地貌綱要》,研究成果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9—2002年任國際地理學聯合會自然災害委員會國際委員,並擔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地貌分類製圖與大地貌方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1993—1999年主持中國和俄羅斯合作的《亞洲與鄰區陸海地貌全圖》(1:800萬)和《亞洲與鄰區板塊造貌構造圖》(1:1400萬)的研製,並為其撰寫說明書《亞洲地貌圈及其板塊造貌構造綱要》,其中英雙語研究成果出版後獲得中國測繪學會(現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2012年度優秀地圖作品裴秀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