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效應:就是說的一個木匠教徒弟做一個板凳,他沒有別的方法,很笨的方式是:把一個板凳拆開,再組合起來,如此反覆多次,徒弟也就學會了做板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凳效應
- 故事來源:一個木匠教徒弟做一個板凳
- 哲理:生活中處處是拆板凳的過程
- 屬性:實行一個規範執行的過程
故事來源,哲學哲理,效應,
故事來源
就是說的一個木匠教徒弟做一個板凳,他沒有別的方法,很笨的方式是:把一個板凳拆開,再組合起來,如此反覆多次,徒弟也就學會了做板凳。
哲學哲理
生活中處處是拆板凳的過程,寫作是做板凳的過程。
語文教學過程,說到家就是教會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能聽明白,領會意圖;能讀明白,領會中心;說的有條理,有修養,寫的有中心,有文采,到了這種程度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成功的。
因此,語文教學的改革,必須重視實踐!
效應
一條板凳四隻腳,工作光靠一個人做不好。好比划船,幾個人一起出力,船不一定就會往前走,弄不好在原地打轉甚至翻船。
常規管理有一種集體效應,一個人形不成常規,紀律的約束有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如果班級裡面有那么幾個搗蛋鬼,而班主任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一大片。班級的常規不能長短腿跑路。平時的班級管理,也就應該注重那些行為習慣差的同學,當然要積極樹立優秀的榜樣,真正做到抓兩頭,促中間。平時上課,主學科老師抓得緊,國小科老師放得寬,也會影響學生的習慣。“如果一個學生這節課上得馬馬虎虎,你指望他下一節數學課會認真嗎?”後六的經驗就是認為國小科上不好就是破壞!
堅守常規,就要實行一個規範執行的過程,在過程中關注細節,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最後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