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版畫製作技藝

松溪版畫製作技藝

松溪版畫製作技藝,福建省南平市松谿縣傳統美術,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松溪版畫傳承的木刻技法,是中國雕版印刷技法的延伸、繼承和發展。松溪版畫文脈可追溯至千年前的建安版畫。福建省松谿縣版畫創作活動始於1994年。松溪版畫傳承了宋代建本雕刻的遺風,長刀短筆、圓刀頓首,它以絕版套色木刻為主要版種,因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大眾的目光,是松溪獨特的文化名片。

2019年2月25日,松溪版畫製作技藝經福建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溪版畫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9年2月25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保護單位:松谿縣藍坊版畫藝術有限公司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榮譽表彰,展覽活動,節目攝製,

歷史淵源

松溪版畫傳承的木刻技法,是中國雕版印刷技法的延伸、繼承和發展。松溪版畫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藝術,文脈可追溯至千年前的建安版畫,即建本所附的圖本。松溪版畫秉承古代建安刻版印刷的遺風,以閩北生活及地域文化為創作源泉,版種以黑白木刻、絕版套色木刻為主,創新了磚刻絕版的新版種,形成融濃郁鄉土氣息和鮮明的版種特色於一體的創作風格。
1994年,松谿縣開始了民眾版畫創作活動,起步為松溪女子版畫班,隨後成立松谿縣民間版畫院。2003年3月,正式成立“松谿縣版畫院”。

文化特徵

松溪版畫木刻技法與傳統套色木刻技法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畫稿、刻版、印刷的過程。但松溪版畫木刻技法其特別之處就在“絕”字上,它不像傳統套色木刻那樣有幾種顏色就要幾塊版,而是將傳統的多版印刷濃縮在一塊版子上完成,有幾種顏色就刻幾次、印幾次,到最後一版時只剩下最後一版的圖案和顏色,再也不會出現前幾版的顏色和效果,故稱“絕版”。這種自然的毀版方式,逐刻逐印,充分發揮了“絕版”套色木刻的偶然性和繪畫性,使“絕版”套色木刻的創作更為簡練,同時又不失版畫刻、印中顯現的刀法和印痕的美感,以及複數藝術的特徵。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松溪版畫傳承的木刻技法,是中國一千多年來雕版印刷技法的延伸、繼承和發展,突破和改變了傳統套色木刻的局限性,將傳統的多版印刷濃縮在一快版子上完成。其對於中國版畫歷史發展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並且具有濃厚的民間藝術氣息,是中國民間民眾美術傳承歷史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典型代表。

傳承人物

蔡麗,女,1969年6月出生,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松溪版畫製作技藝”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松谿縣美術館(松谿縣版畫院)院長,研究館員,中國美協會員、武夷學院美術學院客座教授。1994年開始版畫創作與輔導工作。多年來以松溪版畫院為陣地,每年開設一至二期“零基礎免費體驗版畫活動”“松溪版畫骨幹創作培訓班”,帶動松溪“版畫熱”。個人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版畫展、全國美展、國際美術雙年展等並獲獎,版畫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廣州美術館、安徽美術館、澳大利亞奧爾博倫藝術館等多家美術專業機構收藏。
松溪版畫製作技藝
蔡麗——《都市迷失》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0年6月,松谿縣被命名為“中國版畫藝術之鄉”。
2008年,“松谿縣版畫院”被授予“福建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展覽活動

2009年1月16日上午,由松谿縣人民政府、福建省美術館主辦的“松溪版畫作品展”在福建省美術館開幕,是文化部2008年中國現當代藝術推廣的重點展覽項目。
2018年,“生態家園—福建松溪版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5月6日,經過中國美術館評鑑委員會委員到展廳複評,並呈報吳為山館長審定,最終確定蘭坤發的《城雕—紅色的記憶》、蔡麗的《鄉村之十三》、陳維星的《都市·第一縷陽光》三幅松溪版畫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節目攝製

2018年4月1日,中央電視台10套《中國影像方誌》人員到版畫院參觀採訪,拍攝松溪版畫的創作流程、展廳等;4月3日上午,版畫骨幹作者陪同拍攝人員到茶平鄉吳山頭村寫生,拍攝版畫收集創作素材活動場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