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九龍窯青瓷燒制技藝

松溪九龍窯青瓷燒制技藝

松溪九龍窯青瓷燒制技藝,福建省南平市松谿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松溪九龍窯瓷器燒制始於晚唐五代,為當時貢瓷。九龍窯以生產青瓷為主,同時生產少量黑釉貢瓷。瓷器質地堅硬、古樸端莊、工藝精巧、紋飾精細、形態各異。

2017年1月11日,“松溪九龍窯青瓷燒制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4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溪九龍窯青瓷燒制技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松谿縣
  • 保護單位:福建省松谿縣九龍窯瓷業有限公司
  • 項目編號:Ⅷ-41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松溪九龍窯瓷器燒制始於晚唐五代,以青瓷為主,兼有黑釉,為當時貢瓷。據傳,宋朝每逢松溪廻場一帶燒窯,升起的青煙變化為九條蛟龍,盤旋在窯廠上空,直到窯爐停火才消失,故稱“九龍窯”。到明朝,倭寇入侵,明朝政府實行禁海令,九龍窯逐漸熄滅。近代以來,松溪當地陶瓷匠人開始發掘並復燒九龍窯系列青瓷。
現代九龍窯制瓷工藝,在繼承古代九龍窯制瓷工匠傳統手法上又吸收和引進龍泉窯及景德鎮窯的部分工藝,胎料與釉色都在古窯遺址及縣誌中有記載的產地周邊進行挖掘,力求復原古代九龍窯產品特徵。
九龍窯所產出的產品遠輸全國各地,遠銷日本、韓國及東南亞,被譽為“珠光青瓷”。在故宮博物院及兩岸許多博物館、文物館亦收藏有當時九龍窯的瓷器。

工藝特徵

九龍窯所產出的瓷器,質地堅硬,古樸端莊,工藝精巧,紋飾精細,且形態各異,多以杯、碗、壺、盤、缽、碟、罐、盅、瓶為主,呈青綠、青黃、淡褐色,刻有團菊、雙魚、吉字等花草圖案。

工藝流程

松溪九龍窯珠光青瓷工藝流程由配料、成型、修坯、裝飾、施釉和素燒、裝匣、裝窯、燒成八個環節組成,其中施釉和燒成兩個環節富有特色。坯件乾燥後施釉,可分為盪釉、浸釉、塗釉、噴釉等幾個步驟。厚釉類產品通常要施釉數層,施一層素燒一次,再施釉再素燒,如此反覆四五次方可,最多者要施釉十層以上,然後才進入正燒。素燒溫度比較低,一般在八百攝氏度左右。而釉燒則在一千兩百攝氏度左右,按要求逐步升溫、控溫,控制窯內氣氛,最後燒成成品。南宋至元代前期,九龍窯曾燒制薄胎原釉器物,施一層釉燒一次,最厚可達十多層。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松溪境內發掘出的宋代九龍窯古遺址,古窯道及燒制瓷器的坯罐層,占地面積近十萬平方米,為九龍窯科考研究提供了依據。
松溪九龍窯珠光青瓷燒制不僅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上乘青瓷青翠滋潤、瑩澈剔透,富於韻味,有“類冰似玉”之美,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
傳承人物
危敏捷,男,1960年7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松溪九龍窯青瓷燒制技藝”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社會影響

節目展示
2021年9月14日晚9時,央視綜藝頻道CCTV-3《藝覽天下》欄目組全新打造的節目《了不起的地方》,松溪作為地方代表隊之一亮相央視舞台。團體競技賽中,松溪隊選手為大家介紹了九龍窯青瓷等松溪物產資源和古法製作工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