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

《松峰說疫》為溫病通論著作,全書分為六卷,清代劉奎著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本書繼《溫疫論》之後強調了瘟疫之名義,總分為瘟疫、寒疫、雜疫三類,提出治疫症最宜通變、“瘟疫不可先定方”的主張,首倡瘟疫統治八法,不僅闡發了《溫疫論》之下法,而且對汗、下、清、和、補等五法的臨床套用均闡明理、法、方、藥及套用注意事項,突出辨證論治精神,並且所設方藥實用便宜,補本草之所未備,其說獨有見地,遂成一家之言。

基本介紹

  • 書名:《松峰說疫》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校注、整理,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劉奎專攻醫學,窮究《靈樞》、《素問》、《傷寒論》,慨仲景而下,各家繼承,著書立說紛紜,獨瘟疫一枝,略而不講,間有談及亦寥寥數語,非精不詳,無所指歸。劉氏拜服吳又可《溫疫論》卓見精識、獨闢蹊徑,故以其為宗,潛心研習。廣泛比較分析前人論疫之論,收集民間效驗治方,總結出對瘟疫的進一步認識,著成《松峰說疫》以明瘟疫治法。

流傳版本

本書的版本有合刻本、單行本,合刻本有嘉慶四年、道光二十年三讓堂以及鹹豐五年敦厚堂和鹹豐十年近文堂的《瘟疫論類編》《松峰說疫》合刊本;道光二十六年與1932年千頃堂書局的《說疫全書》本;道光二十六年廣安九皇宮與光緒十七年善成堂的《疫痧二症合編》本。單行本有嘉慶四年本衙刊本及幾種年代未詳的清刻本。

校注、整理

2007年李成衛以嘉慶四年本衙藏板(線裝書,藏中國中醫科學院)為底本,以影印上海中醫藥大學本衙本為主校本,以道光二十年三讓堂本、鹹豐五年敦厚堂本、鹹豐十年近文堂本以及1932年千頃堂本為他校本,參考中國中醫科學院所藏年代不詳的清刻本點校出版,收入《溫病大成》一書,是為最新的排印本。

作者簡介

劉奎,字文甫,自號松峰山人,山東諸城(今山東省諸城縣)人,約生於雍正末年,卒於嘉慶初年。出身於官宦世家,幼習儒術,少隨其父南北宦遊,晉接名賢,而博學多聞,善古文詩詞。其父一生為官,並以醫術見長,常於公務之餘為人治病。劉奎受其父影響,取家藏岐黃書縱覽之,頗有會心之處,後因仕途不成,遂棄舉子業,而專攻醫學,著成《松峰說疫》一書。除 《松峰說疫》外, 劉奎還著有 《濯西救急簡方》、《松峰醫話 》、《景岳全書節文》、《四大家醫粹》等書。

書評、序言

憶余自幼時,耳目之所睹記,鮮見醫,而儒者也乃轉而思焉,其凌替當不至是,使得克自振拔者出而一起,其衰應,必有可觀者焉。故余極欲留心醫學,每為塾師所迫,俾專工舉子業,而未遑及之。第其所授之文,寓目即昏昏睡去,總不記憶。間嘗取唐宋八家,以及諸名公真稿讀之,一見輒能成誦。第期負過高,自維取法乎上者,僅得乎中。以此所為文詞,往往不能趨時。後松峰山人為人言余所為帖括,乃傳世之作,似非利試之器,當變格以相從,庶幾其有合乎。或有告予者,予聞其言而是之,乃改弦易轍,始克幸博一第。第以揣摹入轂,終覺違心。隨仍浸淫於古,目取諸子百家縱觀之。又念人有七尺之軀,而不解岐黃術,終屬憾事。遂將《靈樞》、《素》、《難》,以及歷代各家醫書,羅列案頭,日日展玩。第醫理玄杳,又系中年學步,卒未能深造其室。唯論其文章好醜,除經論外,惟李士材、汪訒庵等筆墨稍覺可觀,余者字句尚多有未能通順者,遑論其他乎。乙巳夏,山人出所著《說疫》一書,屬余序言。余非知醫者,固不敢強作解事。第觀其全部文章,理法俱從《左》、《國》、《史》、《漢》得來,神而明之,又自成一子,真乃才人之筆,而詎可僅以醫書目之乎。能文之士,取而讀之,始信吾言之不謬也。是醫也,而進於儒矣,是為序。
時乾隆五十年乙已榴月 眷姻弟春圃王樹孝書

章節目錄

卷之一 述古
卷之二 論治
卷之三 雜疫
卷之四 辨疑
卷之五 諸方
卷之六 運氣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卷。卷一曰“述古”,廣采前人有關瘟疫的論述,以明其學有淵源。卷二曰“論治”,先列總論十二條,詳論瘟疫名義、立方用藥、舍病治因等,次舉瘟疫統治八法、瘟疫六經治法、瘟疫雜症治略,並設雜症簡方及套用藥。卷三曰“雜疫”,其中廣收清代民間俗諺之各種疫症,析為七十二症。並謂“其命名也,皆出自經史子集,名山石室,並良醫口授,試之而歷有奇效,方敢筆之於書”,並各附有簡便良方。這部分內容在現存的其他瘟疫論著中均未有如此詳細的記述。卷四曰“辨疑”,共列一十四條,對前人關於疫者之論,就自己有所心得者詳為辨析。卷五曰“諸方”,設避瘟方、除瘟方二大門類,載方一百二十餘首。其中有采自前人治瘟之方,有自己裁定之方,並各附有方藥症治。卷六曰“運氣”,是尊《內經》“人與天地相參”之思想,分析疫病的發生規律,主要論述了“五運天時民病”“六氣天時民病”“五運五郁天時民病”,對自然氣候的變化與瘟疫的發生關係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影響評價

《松峰說疫》上源於《內經》運氣學說,下宗吳又可《溫疫論》等諸家著述,且有自己獨特見解,其所論治疫之法,是吳又可以來最詳盡者,豐富了瘟疫治療的內容,對瘟疫病研究有較大貢獻,甚至流傳到日本,成為研究治療瘟疫病的重要參考書之一。
對傳染病之傳染源,傳播途徑的阻斷隔離與消殺,易感人群,特別是醫護人員的保護都已有了創見性的認識和措施,對中醫後世醫家預防治療疫病提供了較為完善的理論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