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江南成吉思汗民族文化園內,成吉思汗雕像在松原市前郭縣落成,成吉思汗雕像為站立雕像,高度為22米,寬度約為4米,這座成吉思汗站立雕像主要材料為青銅,由166噸青銅澆築而成。可觀看到成吉思汗雕像的整體形象,“成吉思汗”左手向前招手,右手握寶劍,目光凝視,向前方觀望。該雕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成吉思汗站立雕像。將成為松原市前郭縣的標誌性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松原成吉思汗站立雕像
- 地理位置:吉林省松原市江南成吉思汗民族文化園
成吉思汗簡介,評價雕塑,
成吉思汗簡介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氏,生於1162年,卒於1227年。為十二世紀著名世界的蒙古首領、軍事家、政治家。鐵木真出身於蒙古貴族世家,其父也速該是蒙古部勇士,由於戰功卓著,被推選為蒙古部乞顏氏首領;其母為訶額侖,弘吉剌氏人,以善良、聰慧聞名於部落。鐵木真9歲時,父親也速該帶他到弘吉剌部外祖父的族人中提親,當也速該隻身返回途經塔塔爾營盤時,塔塔兒假裝用酒肉款待,卻暗中下毒,使也速該回家不久後死去。鐵木真出生之時,正值蒙古高原各部貴族為搶奪財產和奴隸激烈爭戰,加上父親早逝,忍辱負重以及父母早期影響,鑄就了他英武之氣,勃勃雄心。鐵木真秉承了父母優良品質,不甘委頓,自強不息。通過自身不懈的奮鬥,逐漸奠定了自己在部族中的領袖地位。
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蒙古社會生產進一步發展,各部間經濟聯繫加強,蒙古族人民傾向於統一。鐵木真正確地把握了當時的形勢,代表了蒙古貴族的利益,成功地統一了蒙古各部。鐵木真28歲時被推舉為本部可汗,44歲時即大汗位,號成吉思,建立起大蒙古汗國。鐵木真成為成吉思汗後,改革蒙古舊的制度,建立“千戶軍政”制度與“四怯薛”護衛制度,頒布了“大扎撤”法律等一系列軍事、政治、法律等典章規制,並開始使用文字,對於蒙古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他通過文治武功,把近百個大小不一,語言不同的遊牧民族統一在封建軍事帝——大蒙古國之內。
成吉思汗紀元四年(1209年),成吉思汗率兵降服西夏;成紀六年(1211年)率部南下攻金;成紀十三年(1218年),收復台灣西遼故地。
成紀十四年(1219年),成吉思汗親率20萬大軍西征,越過新疆阿爾泰山,攻克原蘇聯烏茲別克境內的世界名城不花刺,滅花刺子模,後越過高加索進入南俄欽察草原,威震全歐。緊接著建立欽察、察合台、窩闊台四大汗國。
成紀二十一年(1226年),成吉思汗雖然已經過六十五歲高齡,但依然雄心不減,再次率軍攻打西夏,次年,在西夏降服前,於仿今甘肅清水縣西江病逝,終年66歲,其子及其諸將將其靈柩護送到克魯倫河的大翰耳朵,在布兒罕山的起輦谷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成吉思汗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畢生戎馬,征戰四方,用所向披靡的鐵騎確立了蒙古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顯著地位,為其子孫建立並壯大元朝奠定了政治、軍事與疆域基礎,橫跨歐亞大陸的元帝國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成吉思汗被稱為十三世紀的世界偉人,譽其為“一代天驕”當之無愧。
評價雕塑
世界上最高的成吉思汗站立雕像表現出了崛起於馬背上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不怕難險,驍勇善戰,以狂飈萬里的氣勢,馳騁疆場,百戰不殆,為蒙古民族的統一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象徵。並且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一個平凡的角度,一個深層的角度,將一個偉人的成長與成功展現的淋漓盡致,給人一種震撼,一種力量,一種啟迪,以成吉思汗思想的永恆光芒,昭示今人和後人,領悟許多人生哲理,融入自身的創造,最終將化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