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綠道
概述 全景圖
世界攝像攝影網彭勇總編總攝影
綠道對於東陽人來說早已不再陌生 如今它已延伸至城市的各個角落
數據顯示:東陽全市將建成各類江濱綠道總長度約300公里。
(東陽生態廊道綠道走向示意圖)
2016年,全長約3公里、寬度約2米的綠色慢行道在橫店建成。綠道將各大景區環繞其中,在都督路、華夏大道、萬盛北街、影視大道等旅遊專線已實現慢行系統全覆蓋。另外,東陽江沿岸江濱公園綠道慢行系統和浪坑溪綠道建設不斷完善。
2017年,東陽在人民大橋、水豆橋、山口大橋等跨江大橋兩側開展綠道連通工程。
2018年,東陽各地利用山嶽、坡地、水系、密林以及景區、傳統村落等自然和歷史人文資源,推進 集“山、水、林、園、路”於一體的綠色慢行系統,初步實現了“成網、成片、成形、成景”的綠道建設目標。
在改善城鄉生態環境的同時,提升人居品質,成為百姓喜愛的生態道、景觀道、小康道、幸福道。綠道將融入旅遊、文化、體育等元素,開展了綠道音樂節、綠道馬拉松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綠道將帶動沿線生態產業迅猛發展,提升市民獲得感,促進沿線農民增收。
東陽綠道圍繞東陽江、南江兩條主軸,拓展、延伸至白溪江、檉溪江等主支流。通過漸次打造江濱休閒遊步道、騎行道、生態綠道和交通道路,把廊道主軸串起來、連通起來,形成集城防、綠道、旅遊、休閒於一體的最美江濱走廊。
東陽江(城區學士大橋-何宅大橋段)江濱綠道連通工程是2017年下半年的重點。
東陽市生態廊道辦對該工程進行了詳細規劃。該區段綠道現狀人民大橋、中山大橋、望江大橋能夠實現橋下通行。為使各個公園之間綠道能夠連通,提升騎行舒適性和流暢性,針對各個橋樑之間的節點進行詳細設計,採用橋下穿行方式,並在拱橋南側新建騎行道,實現騎行道連通。同時,為確保全全性在綠道穿行橋樑處規劃了欄桿。工作人員表示,連通工程力爭於2018年上半年完工。
東陽對東陽江、檉溪江和南江沿岸分別進行了綠道規劃。
1.東陽江生態廊道綠道詳細規劃
規劃對現狀綠道、堤岸建設情況、自然、人文、特色等資源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休閒、江塘濕地、魅力田園、人文鄉村、秀麗山水五大主題線。規劃綠道以資源作為選線依據,合理利用並改造提升現狀道路與堤頂道路作為綠道,結合資源設定節點,結合設定驛站、觀景平台、公園、停車場等功能。
2.東陽市檉溪江生態廊道綠道詳細規劃
規劃對現狀綠道、堤岸建設情況、自然、人文、特色等資源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田園鄉野、山溪藥谷兩大主題線。合理利用並改造提升現狀道路與堤頂道路作為綠道,讓騎行者體驗原生態的自然與人文。
3.東陽市南江生態廊道綠道詳細規劃
規劃從城市印象、南江印象著手,對南江的區位、自然資源、人文歷史、現狀用地、高程、坡地坡向、水文、旅遊資源、產業、現狀水系、植物等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四大長板優勢、六大短板問題。規劃將南江流域內等各類資源通過綠道連線,形成點線面環相結合的整體空間形態,打造綠道成網、景觀相連、景隨步移、人景交融的綠色廊道。根據鎮域範圍,規劃將南江綠道分為湖溪賞波、橫店戲波、錦帶浮波、畫溪弄波四大主題。結合四個鎮不同的特色,規劃提出了湖溪以禪修為主題特色的驛站、橫店以影視文化為主題的驛站、南馬以木雕為主題的驛站、畫水以席草為主題的驛站。
驛站是綠道的休閒站也是綠道的中轉站,共分為三個等級。一級驛站結合公園、村鎮、景區、度假區、旅遊區等,15-20公里設定,用地面積不小於1000平方米,二級驛站結合公園、村莊、農業園區等,5-10公里設定,用地面積約500平方米,三級驛站結合實際情況,2-3公里設定,用地面積約50平方米。
按照東陽生態廊道綠道修建詳細性規劃,東陽江生態廊道建設—綠道項目145公里(包括白溪江其中新建128公里,改造17公里)、檉溪江生態廊道建設—綠道項目50公里(其中新建26公里,24公里)、南江生態廊道建設—綠道項目104公里(其中湖溪段21公里,橫店段31公里,南馬段25公里,畫水段27公里)總計299.1公里,總投資約6億元。要依託堤防建設和區域綠道,建設完善所轄區域內的各級濱河步行道、腳踏車道、綜合慢行道,因勢就形建設驛站、棧道、橋樑等,實現四江沿線生態綠道互聯互通。
綠道不僅是一條騎行道、慢行道、生態道,更是一條文化長廊。八婺大地人文歷史厚重,讓綠道成為講述沿途故事的生動載體,是東陽市綠道建設的一條重要理念。近年來,結合“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等,東陽市將綠道建設納入拆治歸等環境綜合整治,與最佳化生態環境相結合,與傳統文化、科普知識、黨建宣傳相融合,讓人們騎行在綠道上“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