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關橋賦

東關橋賦

東關橋賦是篇以橋為題材的辭賦作品。作者,陳秀冬。該橋,又稱"通仙橋",有800年歷史,飛架在永春縣東關鎮東美村湖洋溪上,走在東關橋的橋板上,腳下是凹凸斑駁的木板,透過一道道凹陷的木痕,是八百年的悠悠歲月,賦云:“噫!斯世盛,譜橋篇, 此處閩中帶朱光著紫相。予興昂然,逮及邑女青蓮,獨賦桃谷東關一橋。閩地中南,仙山群抱,間藏古邑,名曰永春,別號桃源。桃源一邑,曠遠綿邈,自古地土膏腴;永舂沃野,銜華佩實,素來澤被沓冥。華夏變革圖強,古邑興盛崛瀾;縣強民富,歷史文化積奠雄厚。政通人和,風光旖旎秀麗多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關橋賦
  • 性質:辭賦作品
  • 作者陳秀冬
  • 題材:東關橋
  • 類型:文學
  • 此橋建於:公元1145年
東關橋典故,歷史沿革,環境及形態,古人詩賦,全貌,東關橋賦,

東關橋典故

橋的入口處有一匾額,書“古通仙橋”,是東關橋的又一名字,緣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傳說宋朝時候,有一泉州府官到永春桃溪巡遊,當船到此,只見岸上風光旖旎,景色秀麗,惜東西兩邊隔著湖洋溪,只靠一條渡船極不方便。於是,他下令縣官在一年裡架設一座橋。縣官的總管家馬用負責建橋。馬用仗勢欺人,趁機強征暴斂,搜刮民膏。正好這一年遇上旱災,田園顆粒無收,民工無心建橋。眼看期限已近,建橋毫無進展。這時,一位拄著方竹拐杖的老人出現了。老人巧布機關,使馬用付出了大米5000擔,銀子1.5萬兩,從而準時建成此橋。大橋建成後,老人踩著一朵白雲從橋上通過,向泉州府飄去。人們傳說這位老人是神仙,因此把這座橋叫做通仙橋。陳秀冬【東關橋賦】云:“若夫東關古橋,接水連山。炳耀符契,決象八央。泱泱碧水,綠翠映掩。巍巍重巒,雲霧纏綿。昔宋武為之揮鞭,得上蒼之恩賜,紹興初始,落巨龍以駕仙溪。通商達文,風雨著掩,代有修葺,振建於清緒知州翁學本。垂虹橫臥,朱漆盈梁,與仙境相通,達桃源深谷,故名通仙。”。

歷史沿革

東關橋,宋開寶以後,永春與泉州互通舟楫,東關橋成了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水上交通日見繁忙,官府文檄穿梭往來,民間商旅熙熙攘攘,溪中帆布木船陣陣,兩岸縴夫號子不絕。交通要衝,為大田、德化、永春通往泉州的必經之地。陳秀冬【東關橋賦】云:“古邑據關口,岫台空通間。凌風歷淒雨,千年舟紀張。扼閩中南必經之衝要,擎古邑域交通之地垸。殘雲散,霞照茫,久落荒。觀長虹,世所捐,古橋健。逐鹿群山,脈脊橫旦。道以文之明,暢而無之滯,民享弗而匱。故知,永地沿衍仙橋垂世是而以焉!”。

環境及形態

東關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全長眠85米,寬5米,共六墩五孔兩台,橋基採用"睡木沉基",船形橋墩以上部分全為木材構造,技藝之精湛,構造之奇特實屬罕見。1991年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陳秀冬【東關橋賦】云:“古橋悠悠,溪水潺潺,岳宗恆岱,橋以通仙。凌碧波而飛架,截激流之橫空。周有群山環抱,千載常青之蔭;內伏銀川玲瓏,萬世不涸之澤。夫東關古橋,不愧邑之瑰寶。"古通仙橋" ,額跡古樸勁蒼。"睡木沉基",枯期水清基現。長二十六丈,寬一丈有八。石條為墩,齒牙交錯,青磚砌脊,雕榜金桷。飛檐重疊,如翼高翅,華木彤丹,曲欄斜檻。鱗瓦參差,檐牙高啄,砌磚為路,椅列兩旁。鬼斧神匠,巧奪天工。”。
東關橋,環境及其形態。墩下以大松木作臥樁,古稱“睡木沉基”,枯水時期,水清木現。陳秀冬【東關橋賦】云:“山秀而襯以橋峻,峰環而伺以勢雄。長龍傲臥波,雙軸出靈溪。兩山排翠闥,一水帶青羅。遠而視之,古榕掩映,列虹影於中天;近而觀之,碧波萬頃,吐蜃氣於淙潺。學本三載得葺峻,通仙橋上戲官差。垂虹渾勢,斧工環伺,孤廊兀立,傲嶺雄關。環繞四原,聳立桃谷里。風雨馳騁,仙岸一脈涵!”。
橋屋架漆宋代痕跡。粗壯大梁為木榫銜接,不用鐵釘,結構精密,美觀牢固。全橋有木屋架20套,連同磚牆,共有25間。橋屋裡,列椅兩旁,以憩人;佛龕,奉觀音,佛龕額“觀自在”,石刻楹聯“幸指迷津通覺岸,願瞻佛曰蔭慈心”;龕下有青石雕刻雙獅戲球、荷蓮花卉,雕工細膩。陳秀冬【東關橋賦】云:“夫橋者,中華神筆。洛陽橋名揚四海,壺口橋雄偉壯觀。橫跨韓江,湘子橋倒峽瀉河;湖橋柳色,春來無處不春風。憶越鄉,靈汜橋邊多感傷;思西山,南浦清江萬里橋。何如我邑東關一橋狂?以升能工,魯班巧匠。”。

古人詩賦

從宋代騷俊到今朝風流,東關橋像湖洋溪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負載著多少流俗風韻和孤高雅致,負載著多少熱鬧紛繁和風雨滄桑!陳秀冬【東關橋賦】云:“文人墨客皆留作,古老山水添神色。羨如此之山川,嗟如世之遺存,度千古之謎象,賦鼎行而橋章。聲輕入皋荒,話靜長飛雁。星移物換,歲月如流。千載之間,物是人非,惟此一橋,嫵媚依舊。”。

全貌

橋下觀其全貌。全橋用青崗岩石和特大木料構築而成,有4個橋墩,5個橋孔。橋墩為船形,均用青崗岩石條齒牙交錯,榫合疊壓,逐層丁順乾砌而成。墩的兩頭,俱作尖關,以分水勢。整座橋樑就荷載在這個水下基礎上。墩上用巨石疊設三層以承架大梁。每個橋孔有22根分上下兩層鋪設的特大杉木作梁,每根梁長16至18米,直徑30至40厘米。除墩上築牆砌體外,樑上部分,如橋板、護欄、柱檁、雨篷、屋架、椽桷等,全是木結構。

東關橋賦

陳秀冬【東關橋賦】詩曰: 通仙橋詩
野渡蛟龍臥玉宮,桃源綺麗碧波虹。 桃谷尋源路不迷,
金風弄巧梳靈宇,露雨連心洗峻嵩。 垂虹人渡石林西。
文賦仙居歌酒頌,詩吟福境茗香衷。 雙魚塔近殘霞散,
何思鄉語誠難在,一曲南音泊岸東。 五岫台空落照低。
置驛此間通上國,
放舟何日到仙溪。
會當立馬金鰲上,
大筆淋漓認舊題。
清王光華《通仙橋詩》:“桃谷尋源路不迷,垂虹人渡石林西。雙魚塔近殘霞散,五岫台空落照低。置驛此間通上國,放舟何日到仙溪。會當立馬金鰲上,大筆淋漓認舊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