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群編著的《東關名店》東關街是一條揚州歷史文化長廊。在這條老街上,具有揚州個性和特色的文化符號比比皆是,名聞遐邇的名人故里,古樸完整的民居舊宅,古色古香的老街小巷,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無不閃耀著揚州歷史文化珍珠般的光芒。 《東關名店》有很強的文學性、趣味性和可讀性。東關街打造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契機,精選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的眾多文化元素編寫而成,內容翔實豐富,古今相映,將成為外地遊客了解東關街的文學讀本。
基本介紹
- 書名:東關名店
-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101頁
- 開本:32
- 品牌: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余志群 韋明鏵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510716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余志群編著的《東關名店》書中收錄了東關街區許多名店,如謝馥春、四美醬園、富春花園茶社、綠楊村茶葉店、大麒麟閣、揚八怪薑糖店、綠葉牛皮糖店等。這些名店既有傳統老字號,也有在東關街上新開的店鋪等。
圖書目錄
謝馥春香粉鋪
四美醬園
富春花園茶社
綠楊村茶葉店
大麒麟閣茶食店
清真鴻興民族飯店
揚州漆器店
揚州玉器店
廣陵古籍刻印社門市部
揚州湖筆廠門市部
張秀芳剪紙館
吳曉平刺繡館
長樂客棧
七夕客棧
半度雨棚咖啡館
龍飛休閒中心
園興園養生煲湯館
民族風情布藝坊
綠葉牛皮糖店
揚八怪薑糖店
皮包水飯莊
聚香齋
後記
四美醬園
富春花園茶社
綠楊村茶葉店
大麒麟閣茶食店
清真鴻興民族飯店
揚州漆器店
揚州玉器店
廣陵古籍刻印社門市部
揚州湖筆廠門市部
張秀芳剪紙館
吳曉平刺繡館
長樂客棧
七夕客棧
半度雨棚咖啡館
龍飛休閒中心
園興園養生煲湯館
民族風情布藝坊
綠葉牛皮糖店
揚八怪薑糖店
皮包水飯莊
聚香齋
後記
文摘
謝馥春香粉鋪
地址:東關街237號。
馬監巷朝東關街轉彎處有一段弧形長廊,經過盡頭的圓門向西便是一棟古色古香的二層小樓。二樓檐口懸“中華首妝”黑漆金字匾,一樓正中是紅底金字大招牌:謝馥春。長廊與樓後是塊空地,聽謝馥春的王書記介紹,這裡下一步將建成休閒、薰香、瑜伽的場地,空地南邊有排高高的雪松作為與生產廠區的分界。大院正門頭上的“謝馥春”匾為紅學家馮其庸所題,寓意這一方寶地與《紅樓夢》的淵源可深著呢,值得你去仔細尋幽探訪一番。
揚州香粉發端於明。清孫兆溎所撰《片玉山房花箋錄》云:“戴春林香鋪相傳開自前明,其來已久,貨亦極佳。”乾隆年間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載:“天下香料,莫如揚州。戴春林為上,張元書次之。遷地遂不能為良,水土所宜,人力莫能強也。”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各地來往貿易的商販漸多,將揚州香粉帶入京都,傳進皇宮,為宮內妃子宮娥所喜。這個訊息傳入揚州地方官吏、兩淮鹽運衙門後,他們便將精製的香粉裝入五彩花式的小紙盒子,作為貢品進貢皇宮,這樣一來揚州香粉便冠稱為“宮粉”,身價百倍。清末民初,民間盛傳“蘇州胭脂揚州粉”、“天下香粉莫如揚州”,足見揚州香粉業的繁榮。揚州謝馥春化妝品有限公司,其歷史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十年(1830)創立的謝馥春香粉鋪,乃中國第一家化妝品企業。傳統產品鴨蛋粉、冰麝油及香件(譽稱東方固體香水)統稱謝馥春“三絕”,1915年與“茅台酒”同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大獎,成為當時中國化妝品第一品牌。
謝馥春香粉鋪原址在揚州城南下鋪街上,店鋪是租的,門面也小,由謝宏業所創。店主之所以取“謝馥春”為名,具有一定的道理:“謝”為姓氏,而“謝”在漢語中有凋零衰退之意,這本商家之大忌,故後加“馥春”二字——“馥”字本義為香氣,馥郁芬芳,切合香鋪特性;又“馥”與“復”同音,與“春”字相連,既寓回春之意,更含有春光永駐、如花似錦的願望。鹹豐時,謝馥春因兵火歇業,謝宏業之妻戴氏率其幼子謝懷避居江都仙女廟鎮娘家,謝宏業本人留守老店,死於亂兵之中。同治三年(1864)太平軍退出揚州,謝懷回到揚州復業。此時,揚州的商業中心已遷至轅門橋一帶,戴氏、謝懷母子當機立斷,在轅門橋大街上購樓上下共十餘間,作為謝馥春新店址(今國慶路門市部)。此時,戴春林、薛天錫已相繼歇業,謝家便將戴、薛兩家有經驗的師傅招進店來,厲兵秣馬,希冀獨占鰲頭。後人稱揚州香粉業的這段歷史為“三家歸謝”。戴氏與謝懷經營三年,積累了大量資金,又購瓦匠營巷住宅(今謝家巷,即廠址)及市房數處。就在謝馥春蒸蒸日上之時,二十三歲的謝懷因病去世,其子謝松甫僅兩歲,故仍由戴氏主持店務及作坊生產。謝馥春從謝宏業創始,歷經謝懷、謝松甫、謝箴齋,以至謝崇德、謝崇光弟兄二人,五世綿延,福祚不絕。1952年春,謝箴齋去世,謝馥春就由其子謝崇德、謝崇光兄弟倆負責打理。當時正值抗美援朝,謝家向中國人民志願軍捐贈了半架飛機,至今仍傳為美談。
在謝馥春的發展史上,有三件大事值得一提:一為商標案,二是巴拿馬博覽會銀質獎章,三是與《紅樓夢》的淵源。
一場轟動全國的冒用名牌的商標案發生在民國二年(1913),案由是謝馥春的“五桶”商標被大江南北十三家化妝品冒用,而地方法務部門無能為力,只好由北洋政府大理院受理此案。為了維護謝馥春的正當權益,店主人向縣政府呈請並獲得批示,以黑漆木牌,以紅漆畫出“五桶”標識,並以金字告白如下:“本店城裡僅此一家,此外並無分鋪,請認明轅門橋謝馥春老鋪五桶商標為記,庶不致誤。本號主人謹白。”後經大理院終審,責令十三家商鋪具結悔過,這場風波才得以平息。據研究商標發展史的人稱,此案以中國第一件商標糾紛案而載入史冊。謝馥春勝訴的訊息不脛而走,成了揚州市民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也使謝馥春的聲名鵲起。
第二件是1915年2月20日至12月4日萬國巴拿馬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謝馥春送展的香件類“文雅佩玩”,贏得與會者的青睞,獲得博覽會的銀質獎。獎章的正面是博覽會的會徽浮雕,反面則是裸體的亞當與夏娃,造型精美。這次獎章的獲得,不僅使謝馥春走出國門,飄香異域,為揚州人民爭了光,也成為當時中國香粉業的最高榮譽,奠定了謝馥春在同行業中的領軍位置。
第三件是謝馥春與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不解之緣。20世紀80年代,著名紅學家馮其庸聯合中國藝術研究院及紅樓夢研究所,在謝馥春掛牌成立“紅樓夢化妝品研究室”。關於揚州香粉,《紅樓夢》第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兒理妝”中寫道:“平兒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拍在面上也容易勻淨,且能潤澤,不像另的粉澀滯。”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寫道:“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女兒愁,無錢去打桂花油……”此外,書中也多次提到達官貴人配戴的文雅佩玩,如北靜王手腕上的鶻鵒香念珠、寶釵玉膊上的紅麝香串、襲人荷包香袋裡的兩個梅花香餅兒,這些官場與閨中愛寵,都是指揚州的香粉和香件。從《紅樓夢》中描繪出來的大家閨秀對美的追求,影響著今日數以億計的華人女姓,這也成為謝馥春在當今美妝領域獨領風騷的底蘊所在。P1-P5
地址:東關街237號。
馬監巷朝東關街轉彎處有一段弧形長廊,經過盡頭的圓門向西便是一棟古色古香的二層小樓。二樓檐口懸“中華首妝”黑漆金字匾,一樓正中是紅底金字大招牌:謝馥春。長廊與樓後是塊空地,聽謝馥春的王書記介紹,這裡下一步將建成休閒、薰香、瑜伽的場地,空地南邊有排高高的雪松作為與生產廠區的分界。大院正門頭上的“謝馥春”匾為紅學家馮其庸所題,寓意這一方寶地與《紅樓夢》的淵源可深著呢,值得你去仔細尋幽探訪一番。
揚州香粉發端於明。清孫兆溎所撰《片玉山房花箋錄》云:“戴春林香鋪相傳開自前明,其來已久,貨亦極佳。”乾隆年間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載:“天下香料,莫如揚州。戴春林為上,張元書次之。遷地遂不能為良,水土所宜,人力莫能強也。”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各地來往貿易的商販漸多,將揚州香粉帶入京都,傳進皇宮,為宮內妃子宮娥所喜。這個訊息傳入揚州地方官吏、兩淮鹽運衙門後,他們便將精製的香粉裝入五彩花式的小紙盒子,作為貢品進貢皇宮,這樣一來揚州香粉便冠稱為“宮粉”,身價百倍。清末民初,民間盛傳“蘇州胭脂揚州粉”、“天下香粉莫如揚州”,足見揚州香粉業的繁榮。揚州謝馥春化妝品有限公司,其歷史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十年(1830)創立的謝馥春香粉鋪,乃中國第一家化妝品企業。傳統產品鴨蛋粉、冰麝油及香件(譽稱東方固體香水)統稱謝馥春“三絕”,1915年與“茅台酒”同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大獎,成為當時中國化妝品第一品牌。
謝馥春香粉鋪原址在揚州城南下鋪街上,店鋪是租的,門面也小,由謝宏業所創。店主之所以取“謝馥春”為名,具有一定的道理:“謝”為姓氏,而“謝”在漢語中有凋零衰退之意,這本商家之大忌,故後加“馥春”二字——“馥”字本義為香氣,馥郁芬芳,切合香鋪特性;又“馥”與“復”同音,與“春”字相連,既寓回春之意,更含有春光永駐、如花似錦的願望。鹹豐時,謝馥春因兵火歇業,謝宏業之妻戴氏率其幼子謝懷避居江都仙女廟鎮娘家,謝宏業本人留守老店,死於亂兵之中。同治三年(1864)太平軍退出揚州,謝懷回到揚州復業。此時,揚州的商業中心已遷至轅門橋一帶,戴氏、謝懷母子當機立斷,在轅門橋大街上購樓上下共十餘間,作為謝馥春新店址(今國慶路門市部)。此時,戴春林、薛天錫已相繼歇業,謝家便將戴、薛兩家有經驗的師傅招進店來,厲兵秣馬,希冀獨占鰲頭。後人稱揚州香粉業的這段歷史為“三家歸謝”。戴氏與謝懷經營三年,積累了大量資金,又購瓦匠營巷住宅(今謝家巷,即廠址)及市房數處。就在謝馥春蒸蒸日上之時,二十三歲的謝懷因病去世,其子謝松甫僅兩歲,故仍由戴氏主持店務及作坊生產。謝馥春從謝宏業創始,歷經謝懷、謝松甫、謝箴齋,以至謝崇德、謝崇光弟兄二人,五世綿延,福祚不絕。1952年春,謝箴齋去世,謝馥春就由其子謝崇德、謝崇光兄弟倆負責打理。當時正值抗美援朝,謝家向中國人民志願軍捐贈了半架飛機,至今仍傳為美談。
在謝馥春的發展史上,有三件大事值得一提:一為商標案,二是巴拿馬博覽會銀質獎章,三是與《紅樓夢》的淵源。
一場轟動全國的冒用名牌的商標案發生在民國二年(1913),案由是謝馥春的“五桶”商標被大江南北十三家化妝品冒用,而地方法務部門無能為力,只好由北洋政府大理院受理此案。為了維護謝馥春的正當權益,店主人向縣政府呈請並獲得批示,以黑漆木牌,以紅漆畫出“五桶”標識,並以金字告白如下:“本店城裡僅此一家,此外並無分鋪,請認明轅門橋謝馥春老鋪五桶商標為記,庶不致誤。本號主人謹白。”後經大理院終審,責令十三家商鋪具結悔過,這場風波才得以平息。據研究商標發展史的人稱,此案以中國第一件商標糾紛案而載入史冊。謝馥春勝訴的訊息不脛而走,成了揚州市民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也使謝馥春的聲名鵲起。
第二件是1915年2月20日至12月4日萬國巴拿馬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謝馥春送展的香件類“文雅佩玩”,贏得與會者的青睞,獲得博覽會的銀質獎。獎章的正面是博覽會的會徽浮雕,反面則是裸體的亞當與夏娃,造型精美。這次獎章的獲得,不僅使謝馥春走出國門,飄香異域,為揚州人民爭了光,也成為當時中國香粉業的最高榮譽,奠定了謝馥春在同行業中的領軍位置。
第三件是謝馥春與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不解之緣。20世紀80年代,著名紅學家馮其庸聯合中國藝術研究院及紅樓夢研究所,在謝馥春掛牌成立“紅樓夢化妝品研究室”。關於揚州香粉,《紅樓夢》第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兒理妝”中寫道:“平兒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拍在面上也容易勻淨,且能潤澤,不像另的粉澀滯。”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寫道:“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女兒愁,無錢去打桂花油……”此外,書中也多次提到達官貴人配戴的文雅佩玩,如北靜王手腕上的鶻鵒香念珠、寶釵玉膊上的紅麝香串、襲人荷包香袋裡的兩個梅花香餅兒,這些官場與閨中愛寵,都是指揚州的香粉和香件。從《紅樓夢》中描繪出來的大家閨秀對美的追求,影響著今日數以億計的華人女姓,這也成為謝馥春在當今美妝領域獨領風騷的底蘊所在。P1-P5
後記
唐開元十四年(726),二十六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一次朝氣蓬勃兼試求功名的漫遊。他浮洞庭、歷襄漢、上廬山、過金陵,以揚州為此行的目的地。他“春往揚州,秋病揚州,冬離揚州”([日]筧久美子語),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此時的揚州又是怎么樣呢?“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舊唐書》)。城池已從蜀岡上的子城(又稱衙城)向岡下平地擴展。新城區內河道縱橫,主要有東西向的濁河和邗溝,南北向的由子城東城濠向南達南門的官河(包括今玉帶河和汶河),以及沿著這兩條河岸形成交錯的“十里長街”,成為當時揚州繁華的地段。特別是沿邗溝從東門、東水門逶迤向西到驛橋的東關街,成為“夾河樹鬱郁,華館千里連”的繁華第一街。
李白在揚州詩酒留連的日子裡,是東關街上的常客。那日,他將馬系在路邊的垂楊樹下,隨便找了個吃食攤子坐下,與準備返鄉的好友話別。李白吟道:‘‘玉瓶沽美酒,數里送君還。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間。”路邊,清澈的邗溝河水向東流,他的思緒也隨著這瀲灩碧波飛向遠方,再遠便可以到大海,還會看到海上影影綽綽的青峰。想到這兒,他有點悵然,今日送友歸,我的歸程又在何日?李白是個性情豁達的人,酒過幾巡,到了微醺也就勸對方說,只要各自盡興,也就可以分手了,何苦喝得面紅耳赤呢?這就是李白首次到揚州留下的那首《廣陵贈別》。
天寶年間,“揚州郭里見潮生”,能夠見到潮汛的也只有南門和東門,其中又以邗溝水勢最大。東關街上橋又多,“郭登橋出郭船”、“水郭帆檣近鬥牛”,都是說的這一帶情景。揚州是國際性大都市,海上、陸地絲綢之路的交匯處。東關的碼頭上停泊著許多波斯、大食、日本、韓國的商船,街面上走著不同膚色、語言的外國人,神情自若。東關街邸店林立,綺羅如雲。有綢緞店、珠寶店、茶葉店、家具店,最多的是銅鏡店,拐角的尚有一家錘聲叮噹、火花四濺的鐵匠店。酒樓食肆更多,還有賣“胡餅”的外餐館。杜牧的詩句“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描述的就包括東關街。
東關街與官河交叉的十字路口,是最熱鬧的市中心,揚州驛站便設在橋畔。驛站掌郵傳公文迎送官宦之事。自從唐至德元年(756)始置淮南節度使後,驛站就更加忙碌了。杜牧有一篇《淮南監軍使院廳壁記》,這樣說道:“淮南軍西蔽蔡壁、壽春,有團練使,北蔽齊壁、山陽,有團練使、節度使,為軍三萬五千人,居中統制二處一千里,三十八城,護天下餉道,為諸道府軍事最重。”落款也滿好:“某再謝不才,不足記序,內侍日:‘掌書記為監軍使壁記,宜也。’某慚愧而書。 時大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記。”對這位寫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等一大串膾炙人口的詩句的作者,世世代代的揚州人是心存感激的。至於他“供職之外,惟以宴遊為事”的那點風流,說不定也就在東關街上,因為這兒早已是“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歡迎這位風流才子的光顧。
南宋年間,揚州處於抗金的前沿陣地。建炎年間由江東制置使呂頤浩、知州郭棣改築的宋大城,也是按軍事要塞的格局行事。宋大城寓於唐城的東南角,面積也只有唐城的一半。城裡的十字幹道全是花崗岩的條石鋪就,馬兒跑在上面,的的篤篤的馬蹄聲更加清脆。從東關到開明橋的這段宋代東關街,主街上橫著一個“狀元坊”,是民居的坊區還是立的牌坊,還令人費解。不過,除了熙和、眾樂、崇德、仁豐、延慶等坊之外,已經有了鹽務巷、馬監巷、新街、文選巷等地名,也有了慶豐樓、明月樓、東酒庫、都酒務這些酒肆茶樓。在東酒庫里有一個壺春園,壺春園裡有一個佳麗樓,江南諸山拱揖在目。宗觀有詩:“勝景空尋佳麗樓,江風淅淅野棠秋。登橋不少名園醉,一帶朱欄倚碧樓。”又,揚州富民趙氏在東關街上開了一家明月樓,一時題詠皆不稱意,趙孟兆即席題云:“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主人大悅,置酒為謝。
元至正十七年(1357),僉院張德林建的揚州舊城以及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知府吳桂芳、石茂華建的揚州新城,—直成為今日揚州古城區的基礎,現已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範疇。乾隆年間出版的《揚州畫舫錄》載:“新城東關至大東門大街,三里,近東關(利津)者謂之東關大街,近大東門者謂之彩衣街。”這大概是記錄明清東關街的最早文字。經過千年的積澱,街內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存和人文古蹟,堪稱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商業古街。
清末民初,東關街成為眾多商業老字號的發祥地。進入新世紀,東關街再次成為傳統色彩濃厚的手工藝、特色小吃和商業老字號一條街。據統計,揚州現存時間最為久遠的老字號前五名,除冶春茶社外,其餘的四美醬園、謝馥春香粉鋪、富春(花園)茶社、大麒麟閣茶食店四家,都有本店或分店在東關歷史文化旅遊區內。全街共有個體工商戶232家,其中手工業72家,餐飲業24家,旅遊商品經營戶136家。一位旅遊者在網上發帖說:“東關街,就是小吃一條街。對於我們來揚州就是吃吃吃的來說,這哪有不去的道理?所以,第一站就是東關街。這邊有人力三輪車,挺有古時候那種味道的。街的兩旁也都是吃的,品種繁多,看著就眼花啊!四美醬園的蝦籽醬油、揚州醬菜;聚香齋超級好吃的豆腐腦和黃橋燒餅(居然有肉鬆味的);粗茶淡飯的桂花藕粉圓,賊大的一碗,藕粉圓子裡還有桂花,老香喔;還有靳氏的燒餅、揚八怪薑糖、共和春的蝦籽餃面、謝馥春的鴨蛋粉、紅星的黃橋燒餅等等等。當然咯,還有揚州炒飯,寶應長魚面,琳琅滿目,數不勝數啊!要是整條街這么吃下來一遍,估計是要個幾天的,哈哈!”
東關街2011年接待遊客達到330萬之多,已經形成到揚州必逛東關街的品牌效應。到了東關街,你可以各取所需、有求必應:“揚州繁華以鹽勝”,你想了解鹽業興衰的可到兩淮鹽運使司、疏理道、盛世岩關;你對儒家文化有興趣的,可以去瞻仰董公祠、正誼巷;對瓊花和道教有研究的可以到瓊花觀、武當行宮;對鹽商豪宅花園有興趣,可以參觀個園(鹽商黃至筠所建)、壺園(鹽商何廉舫所建)、華氏園(鹽商華友梅所建)、汪氏小苑、冬榮園等眾多的鹽商遺蹟;對揚州八怪想多了解的可以到羅聘故居、街南書屋、三祝庵。還有,如果愛好近現代革命史的同志可以到熊成基故居、曹起晉故居、江上青故居;歡喜老字號的可以捎上幾盒謝馥春鴨蛋粉或者幾瓶三和四美的醬菜。你還可以到剪紙館看輕盈靈動的表演,肚子餓了’臨街的小吃部,老少鹹宜,豐儉由人。徜徉於古韻盎然的東關街,挽著情侶,信步由韁,和風會送給你溫馨與芬芳。累了,可以在長樂客棧下榻,盡情享受—下淮揚美食的真諦,以及“晚上水包皮”的愜意。總之,東關街給每一個造訪者提供了解揚州文化底蘊的厚重與小家碧玉般精緻的機緣,為揚州贏得了青睞與榮譽。如今,它已是揚州一顆熠熠生輝的掌上明珠。
明月朗照,東關古渡前古運河水默默地向南流,喧囂了一天的東關街靜悄悄的,遠處偶爾傳來一兩聲狗吠。微風過後,只有長樂客棧馬頭牆上的爬山虎發出一陣騷動,然後又靜了下來。人們都入睡了,睡得那么穩,那么香甜……
(本書照片系由作者與梁慶椿共同拍攝)
李白在揚州詩酒留連的日子裡,是東關街上的常客。那日,他將馬系在路邊的垂楊樹下,隨便找了個吃食攤子坐下,與準備返鄉的好友話別。李白吟道:‘‘玉瓶沽美酒,數里送君還。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間。”路邊,清澈的邗溝河水向東流,他的思緒也隨著這瀲灩碧波飛向遠方,再遠便可以到大海,還會看到海上影影綽綽的青峰。想到這兒,他有點悵然,今日送友歸,我的歸程又在何日?李白是個性情豁達的人,酒過幾巡,到了微醺也就勸對方說,只要各自盡興,也就可以分手了,何苦喝得面紅耳赤呢?這就是李白首次到揚州留下的那首《廣陵贈別》。
天寶年間,“揚州郭里見潮生”,能夠見到潮汛的也只有南門和東門,其中又以邗溝水勢最大。東關街上橋又多,“郭登橋出郭船”、“水郭帆檣近鬥牛”,都是說的這一帶情景。揚州是國際性大都市,海上、陸地絲綢之路的交匯處。東關的碼頭上停泊著許多波斯、大食、日本、韓國的商船,街面上走著不同膚色、語言的外國人,神情自若。東關街邸店林立,綺羅如雲。有綢緞店、珠寶店、茶葉店、家具店,最多的是銅鏡店,拐角的尚有一家錘聲叮噹、火花四濺的鐵匠店。酒樓食肆更多,還有賣“胡餅”的外餐館。杜牧的詩句“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描述的就包括東關街。
東關街與官河交叉的十字路口,是最熱鬧的市中心,揚州驛站便設在橋畔。驛站掌郵傳公文迎送官宦之事。自從唐至德元年(756)始置淮南節度使後,驛站就更加忙碌了。杜牧有一篇《淮南監軍使院廳壁記》,這樣說道:“淮南軍西蔽蔡壁、壽春,有團練使,北蔽齊壁、山陽,有團練使、節度使,為軍三萬五千人,居中統制二處一千里,三十八城,護天下餉道,為諸道府軍事最重。”落款也滿好:“某再謝不才,不足記序,內侍日:‘掌書記為監軍使壁記,宜也。’某慚愧而書。 時大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記。”對這位寫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等一大串膾炙人口的詩句的作者,世世代代的揚州人是心存感激的。至於他“供職之外,惟以宴遊為事”的那點風流,說不定也就在東關街上,因為這兒早已是“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歡迎這位風流才子的光顧。
南宋年間,揚州處於抗金的前沿陣地。建炎年間由江東制置使呂頤浩、知州郭棣改築的宋大城,也是按軍事要塞的格局行事。宋大城寓於唐城的東南角,面積也只有唐城的一半。城裡的十字幹道全是花崗岩的條石鋪就,馬兒跑在上面,的的篤篤的馬蹄聲更加清脆。從東關到開明橋的這段宋代東關街,主街上橫著一個“狀元坊”,是民居的坊區還是立的牌坊,還令人費解。不過,除了熙和、眾樂、崇德、仁豐、延慶等坊之外,已經有了鹽務巷、馬監巷、新街、文選巷等地名,也有了慶豐樓、明月樓、東酒庫、都酒務這些酒肆茶樓。在東酒庫里有一個壺春園,壺春園裡有一個佳麗樓,江南諸山拱揖在目。宗觀有詩:“勝景空尋佳麗樓,江風淅淅野棠秋。登橋不少名園醉,一帶朱欄倚碧樓。”又,揚州富民趙氏在東關街上開了一家明月樓,一時題詠皆不稱意,趙孟兆即席題云:“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主人大悅,置酒為謝。
元至正十七年(1357),僉院張德林建的揚州舊城以及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知府吳桂芳、石茂華建的揚州新城,—直成為今日揚州古城區的基礎,現已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範疇。乾隆年間出版的《揚州畫舫錄》載:“新城東關至大東門大街,三里,近東關(利津)者謂之東關大街,近大東門者謂之彩衣街。”這大概是記錄明清東關街的最早文字。經過千年的積澱,街內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存和人文古蹟,堪稱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商業古街。
清末民初,東關街成為眾多商業老字號的發祥地。進入新世紀,東關街再次成為傳統色彩濃厚的手工藝、特色小吃和商業老字號一條街。據統計,揚州現存時間最為久遠的老字號前五名,除冶春茶社外,其餘的四美醬園、謝馥春香粉鋪、富春(花園)茶社、大麒麟閣茶食店四家,都有本店或分店在東關歷史文化旅遊區內。全街共有個體工商戶232家,其中手工業72家,餐飲業24家,旅遊商品經營戶136家。一位旅遊者在網上發帖說:“東關街,就是小吃一條街。對於我們來揚州就是吃吃吃的來說,這哪有不去的道理?所以,第一站就是東關街。這邊有人力三輪車,挺有古時候那種味道的。街的兩旁也都是吃的,品種繁多,看著就眼花啊!四美醬園的蝦籽醬油、揚州醬菜;聚香齋超級好吃的豆腐腦和黃橋燒餅(居然有肉鬆味的);粗茶淡飯的桂花藕粉圓,賊大的一碗,藕粉圓子裡還有桂花,老香喔;還有靳氏的燒餅、揚八怪薑糖、共和春的蝦籽餃面、謝馥春的鴨蛋粉、紅星的黃橋燒餅等等等。當然咯,還有揚州炒飯,寶應長魚面,琳琅滿目,數不勝數啊!要是整條街這么吃下來一遍,估計是要個幾天的,哈哈!”
東關街2011年接待遊客達到330萬之多,已經形成到揚州必逛東關街的品牌效應。到了東關街,你可以各取所需、有求必應:“揚州繁華以鹽勝”,你想了解鹽業興衰的可到兩淮鹽運使司、疏理道、盛世岩關;你對儒家文化有興趣的,可以去瞻仰董公祠、正誼巷;對瓊花和道教有研究的可以到瓊花觀、武當行宮;對鹽商豪宅花園有興趣,可以參觀個園(鹽商黃至筠所建)、壺園(鹽商何廉舫所建)、華氏園(鹽商華友梅所建)、汪氏小苑、冬榮園等眾多的鹽商遺蹟;對揚州八怪想多了解的可以到羅聘故居、街南書屋、三祝庵。還有,如果愛好近現代革命史的同志可以到熊成基故居、曹起晉故居、江上青故居;歡喜老字號的可以捎上幾盒謝馥春鴨蛋粉或者幾瓶三和四美的醬菜。你還可以到剪紙館看輕盈靈動的表演,肚子餓了’臨街的小吃部,老少鹹宜,豐儉由人。徜徉於古韻盎然的東關街,挽著情侶,信步由韁,和風會送給你溫馨與芬芳。累了,可以在長樂客棧下榻,盡情享受—下淮揚美食的真諦,以及“晚上水包皮”的愜意。總之,東關街給每一個造訪者提供了解揚州文化底蘊的厚重與小家碧玉般精緻的機緣,為揚州贏得了青睞與榮譽。如今,它已是揚州一顆熠熠生輝的掌上明珠。
明月朗照,東關古渡前古運河水默默地向南流,喧囂了一天的東關街靜悄悄的,遠處偶爾傳來一兩聲狗吠。微風過後,只有長樂客棧馬頭牆上的爬山虎發出一陣騷動,然後又靜了下來。人們都入睡了,睡得那么穩,那么香甜……
(本書照片系由作者與梁慶椿共同拍攝)
序言
揚州東關街因為街道起始於東關古渡,故名東關街,全長約一公里,位於古城東北角。
千百年來,東關街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的要衝,而且是揚州商業、作坊、宗教、工藝的核心街區。
可以說,東關街是揚州的歷史縮影:
——古運河從東關渡頭流過,波光雲影讓人聯想到發軔於春秋的邗溝;
——漢代后土祠演變成了今天的瓊花觀,寄寓著揚州人對土地的敬畏;
——唐代東門遺址公園的城牆上,影印著十里珠簾與二分明月的綺麗;
——宋代愛國將領李庭芝、姜才的雄風,永遠鐫刻在雙忠祠大照壁上;
——元代來華的大旅行家馬可·波羅,他的紀念館就坐落在東關街頭;
——明代的山陝會館和武當行宮,見證了揚州的商業文化與宗教文化;
——清代的個園、壺園等,宛如展示揚州鹽商生活方式的精緻博物館;
——近代革命志士熊成基、曹起潘的故居,是記載革命史的生動課堂;
——因高麗商人安岐得名的安家巷,和因旅法畫家張玉良故居出名的廣儲門街,則是揚州連線世界的血肉紐帶。
揚州古城是歷史饋贈給我們的珍貴禮物,東關街是這份禮物中最璀璨的明珠。在揚州,如果說瘦西湖讓你看到十里圖畫新閬苑,那么東關街會使你領略到二分明月舊揚州。
東關街是你的記憶,是我的家園。東關街是旅行家的夢鄉,是藝術家的天堂。任何人在東關街都能夠找到他喜歡的東西:
揚州園林甲天下,許多完整而美麗的古典園林如個園、汪氏小苑等,至今保留在東關街。
揚州鹽商在古代商幫中獨領風騷,其代表人物的家園如壺園、街南書屋等,就坐落在東關街。
揚州老字號名滿天下,而百年老店如四美醬園、謝馥春香粉店等,至今仍在東關街生意興隆。
揚州工藝蜚聲海內外,漆器、玉器、剪紙、古琴、古箏等傳統文化產品,如今在東關街比比皆是。
揚州美食聞名四海,以淮揚菜係為主角、以各種口味為搭配的美食廣場出現在東關街。
揚州古玩業在全國收藏界赫赫有名,以準提寺為龍頭的古玩交易市場,也在東關街形成氣候。
可以說,東關街是揚州文化的大觀園。她正以傳統的風貌,現代的服務,熱情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們!
復活老揚州的記憶,續寫新市井的傳奇;
盡顯東關街的魅力,再現漢唐清的丰姿。
由韋明鏵先生和汪清香女士共同主編的這套《東關文叢》,從名人、名園、名勝、名店等各方面全面介紹東關街,是一個富有意義的創舉。她不僅為東關街立傳,而且為遊客提供了一分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旅遊指南。
因此,邀我為之作序,我欣然接受,並希望這套文叢繼續編寫下去。
千百年來,東關街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的要衝,而且是揚州商業、作坊、宗教、工藝的核心街區。
可以說,東關街是揚州的歷史縮影:
——古運河從東關渡頭流過,波光雲影讓人聯想到發軔於春秋的邗溝;
——漢代后土祠演變成了今天的瓊花觀,寄寓著揚州人對土地的敬畏;
——唐代東門遺址公園的城牆上,影印著十里珠簾與二分明月的綺麗;
——宋代愛國將領李庭芝、姜才的雄風,永遠鐫刻在雙忠祠大照壁上;
——元代來華的大旅行家馬可·波羅,他的紀念館就坐落在東關街頭;
——明代的山陝會館和武當行宮,見證了揚州的商業文化與宗教文化;
——清代的個園、壺園等,宛如展示揚州鹽商生活方式的精緻博物館;
——近代革命志士熊成基、曹起潘的故居,是記載革命史的生動課堂;
——因高麗商人安岐得名的安家巷,和因旅法畫家張玉良故居出名的廣儲門街,則是揚州連線世界的血肉紐帶。
揚州古城是歷史饋贈給我們的珍貴禮物,東關街是這份禮物中最璀璨的明珠。在揚州,如果說瘦西湖讓你看到十里圖畫新閬苑,那么東關街會使你領略到二分明月舊揚州。
東關街是你的記憶,是我的家園。東關街是旅行家的夢鄉,是藝術家的天堂。任何人在東關街都能夠找到他喜歡的東西:
揚州園林甲天下,許多完整而美麗的古典園林如個園、汪氏小苑等,至今保留在東關街。
揚州鹽商在古代商幫中獨領風騷,其代表人物的家園如壺園、街南書屋等,就坐落在東關街。
揚州老字號名滿天下,而百年老店如四美醬園、謝馥春香粉店等,至今仍在東關街生意興隆。
揚州工藝蜚聲海內外,漆器、玉器、剪紙、古琴、古箏等傳統文化產品,如今在東關街比比皆是。
揚州美食聞名四海,以淮揚菜係為主角、以各種口味為搭配的美食廣場出現在東關街。
揚州古玩業在全國收藏界赫赫有名,以準提寺為龍頭的古玩交易市場,也在東關街形成氣候。
可以說,東關街是揚州文化的大觀園。她正以傳統的風貌,現代的服務,熱情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們!
復活老揚州的記憶,續寫新市井的傳奇;
盡顯東關街的魅力,再現漢唐清的丰姿。
由韋明鏵先生和汪清香女士共同主編的這套《東關文叢》,從名人、名園、名勝、名店等各方面全面介紹東關街,是一個富有意義的創舉。她不僅為東關街立傳,而且為遊客提供了一分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旅遊指南。
因此,邀我為之作序,我欣然接受,並希望這套文叢繼續編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