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東門鎮)

東門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東門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門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南部,是自治區小康示範鎮、廣西特色工貿名鎮、全國重點鎮。全鎮總面積378.2平方公里。距縣城48公里,距崇左市60公里,距首府南寧市75公里,往南距沿海城市欽州市132公里。全鎮共有耕地面積16萬畝,森林面積45萬畝,森林覆蓋率59%,全鎮總人口4.7萬人,其中城區人口2.5萬人,鎮內居住有壯、漢、瑤等民族,壯族占總人口的90%。轄15個村委,1個社區,95個經聯社,188個自然屯。

2017年11月,東門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門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扶綏縣
  • 下轄地區:轄15個村委1個社區
  • 政府駐地:東門社區
  • 電話區號:0771
  • 郵政區碼:532108
  • 面積:378.2平方公里
  • 人口:4.7萬
  • 方言:壯語、客家話、粵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岜仙岩、印天池
  • 機場:南寧吳圩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桂F
建置沿革,自然環境,地形,經濟建設,建設成就,農業礦產,區位交通,旅遊,文體 教育 醫療,

建置沿革

唐代為羈縻籠州羅籠縣地。宋置羈縻忠州,治所在今東門鎮舊城村,隸邕州太平寨。五代歸南漢。元屬思明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復置忠州土州,屬思明府。民國5年(1916年),改忠州土州為綏淥縣(以山溪特多,而壯語稱“溪”為“淥”,改稱綏淥縣),為綏淥縣府駐地。初屬南寧道,後屬第四區,1951年綏淥縣與扶南、同正兩縣合併為扶綏縣。1951年7月,東門被劃為第六區。1958年8月,設東風人民公社(東門鄉)。1961年5月,撤東風人民公社建立舊城公社。1962年建立東門區。1969年3月,東門區改稱東門公社。1984年改設鎮至今。
中山紀念堂中山紀念堂

自然環境

東門鎮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光熱充足,年平均氣溫為20℃~25℃,年降雨量在1000~1200毫米之間,對發展各種經濟作物和瓜果十分有利。這裡盛產甘蔗、西瓜。

地形

全鎮地貌以丘陵台地為主,地勢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部是十萬大山支脈四方嶺,山嶺連綿,蕾煙泰山海拔852.5米,為全縣最高峰。境內森林面積3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鎮內有渠榮河、銀河2條河流,流經舊城、自堯、郝佐、東門、佰黨、渠榮、咘練7個村(社區),流至岜盆鄉注入汪莊河,境內流程23公里,正常流量2.2立方米每秒,枯水期0.65立方米每秒。有那江、姑龍、丁歐3大水庫,庫容量為2055萬立方米。

經濟建設

東門鎮依託“全國重點鎮”和“自治區小康示範鎮”、“自治區擴權強鎮試點鄉鎮”的政策優勢,實施項目工作“一把手工程”和項目建設“保姆式”服務模式,制定出台一套完整的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強化全民招商引資意識,推行招商引資“無門檻”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外商到東門鎮投資置業。此外,該鎮還積極改善投資環境,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東門南華物流園、東門南華麩酸項目、東門景華木業、永福膠合板廠、東門海方燃氣儲配站、東門復混肥料廠等一批工業重大項目落戶東門鎮。僅2007年,該鎮共引進項目資金2.5411億元。
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東門鎮積極創新經營城鎮策略,通過抓好項目建設,促進城鎮化建設。2005年在自治2012年累計投入資金6572萬元開展“書記工程”建設,在東門集鎮實施風貌改造、道路硬化、路燈亮化、街道美化等“十四大工程”。對集鎮322國道沿街及各主要巷道的房屋進行立面改造;投資350萬元實施道路照明系統工程,在集鎮3.5公里長的主要街道上安裝多晶矽太陽能路燈230多盞;投資700多萬元新硬化巷道14條總長4.5公里,並配套建設擋土牆1500米、排水溝4000米;投資300萬元對322國道集鎮路段重新鋪設瀝青路面,在鎮區主要街道劃設交通線,劃設停車位,製作路牌、標誌牌;投資150萬元建設日清理30噸垃圾的垃圾壓縮中轉站,加強集鎮環衛設施建設,新建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集鎮生活垃圾等。
2012年,全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8億元,超額完成10%;上繳稅收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68元,同比增長13%。先後被自治區列為廣西特色工貿名鎮、自治區擴權強鎮試點鄉鎮,榮獲自治區和諧鄉鎮、自治區文明鄉鎮、自治區第八屆“南珠杯”市容市貌競賽鄉鎮級特等獎。

建設成就

1998年3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旅遊報》、《今日中國》等15家新聞單位記者到東門鎮採訪“雞文化”和“鬥雞會”。同年,鎮九年義務教育通過省級驗收並榮獲省級“兩基”評估驗收達標一等獎。
東門財富廣場東門財富廣場
1999年,東門鎮被定為廣西重點鄉鎮。
2000年,榮獲“全國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項目”。
2002獲得扶綏縣年度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鄉鎮一等獎和財稅收入優秀獎的光榮稱號。
2003年11月份該鎮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自治區小康示範鎮,成為自治區22個小康示範鎮之一,是崇左市唯一一個自治區小康示範鎮。
2003年獲得了“甜鄉杯”鎮容鎮貌競賽一等獎、扶綏縣三個文明建設綜合評比二等獎、文明鄉鎮和小康文明村建設第一 名、為民辦實事第二名。
2004年2月被列為全國重點鎮,同年又榮獲扶綏縣三個文明建設和項目建設兩個特等獎,安全生產工作一等獎 ,“甜鄉杯”鎮容鎮貌優勝獎。
2005年5月31日,《東門鎮總體規劃修編》(2004—2020年)通過了自治區建設廳專家的論證評審。同年,榮獲自治區“南珠杯”評比先進集體獎。
2006年六6月,東門南華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將初具規模。
2007年,為了實現城鎮化的科學發展,東門鎮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和土地優勢,按照全區“小康示範鎮”的標準,高規格高標準高起點地抓好城鎮規劃工作。先後投入40多萬元,由自治區建設廳組織委託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進行《2005年—2020年東門鎮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已於2007年12月通過評審,並得到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批准,為東門鎮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更高的平台。
東門東海步行街東門東海步行街
2012年《廣西日報》、廣西電視台、崇左電視台、《左江日報》等媒體都對東門鎮實施“書記工程”進行深入宣傳報導。

農業礦產

東門鎮農業以甘蔗種植為支柱產業,全鎮甘蔗種植面積達18.29萬畝。“東門三寶”等特色農業成為地方精品,東門土雞、姑遼茶(壯鄉紅)、板包香糯在廣西區內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別是東門姑遼茶(壯鄉紅)連續三年為中國-東協博覽會指定紅茶。
境內的蕾浦茶、洞風山、蕾煙泰、墳青山為鐵、銅、錳等金屬成礦帶,非金屬礦有石灰石、磚土等。東門鎮及附近一帶有5個規模較大的鋁土礦體,已探明儲量達1.315億噸。

區位交通

東門鎮位於扶綏縣南部,是扶綏縣南部的中心城鎮、新興的農、工、貿重鎮及南寧地區綜合開發區。距扶綏縣城48公里,距崇左市60公里,往北距首府南寧市75公里,往南距邊陲重鎮憑祥市130公里。離南寧吳圩國際機場56公里,離廣西北部灣中心港口欽州港150公里。有國道322線通過集鎮中心,距崇欽高速柳橋出入口15公里,距南友高速渠黎入口處、湘桂鐵路渠黎火車站約30公里。
東門鎮擁有全國日窄量最大的製糖企業東門南華公司、亞洲最大的桉樹基因庫和全國著名的桉樹良種繁殖基地東門林場。以及東門海方燃氣儲配站、東門復混肥料廠、東門南華麩酸項目、東門景華木業、永福膠合板廠、等一大批工業企業。2006年在東門鎮及附近一帶發現了5個規模較大的鋁土礦體,已探明儲量達1.2億噸。開發前景廣闊。

旅遊

旅遊景點有岜仙岩風景區、印天池等。岜仙岩位於鎮北部,距離鎮中心2公里,眾山環抱,山清水秀,綠色如黛,景色迷人。岜仙洞於清代整修,景區內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為各界人士稱讚。印天池位於東門鎮板包村東南面叫汪山北坡海拔690多米處。池形橢圓如印,水深40多米,池面平靜無波,春夏季池水清澈見底,常年不枯,水裡有頭大身小形似金魚的小魚,池水離奇反常,雨季水位下降,旱季水位上升,具有較高的觀賞與研究價值。
那江水庫那江水庫

文體 教育 醫療

1951年,設立文化服務站,配專職幹部1名。1981年,建立科技文化站.1984年,投資修建東門文化站。1985年,建成1個電影院。同年設立鎮廣播站。1992年,全鎮各種體育設施完善,有籃球場25個、排球場25個、羽毛球場25個。1995年,被自治區體委、農業廳、農民協會授予“自治區體育先進鄉鎮”稱號。廣播電視站有電視調頻塔1座。2001年可收看電視節目14個,有線電視用戶10000戶。2002年開通電視微波網路。2008年5月為迎接北京奧運會 ,舉辦了首屆東門鎮體育運動會。
明清時舊城、東門設有義學、蒙館。民國23年(1934年),開設中心國民基礎學校(高小)1所。1950年,成立東門鎮中心國小1所、村級國小15所,在校生共5482人。民國32年,設立綏淥國民中學(校址在今西長國小),招收2班共100人,學制兩年。民國34年,綏淥國民中學改為普通初級中學,學制三年,次年初遷至舊城村,1951年並縣後改名為扶綏縣第一國中,1962年秋改名為扶綏縣東門中學,1969年下半年開始招收高中生。1981年,設立東門鎮中。1998年東門鎮通過自治區“兩基”驗收。2002年,有鎮辦中學2所,共39個班,學生1969人,教職工150人;鎮屬國小2所,共28個班,學生973人,教職工71人;鎮屬完小校16所,教學點28個,學生3240人,教職工222人;企業辦國小2所,學生240人,教職工40人;幼稚園2所;駐鎮有扶綏縣中等技術學校1所。中國小校(點)校園面積230公頃,教學樓房4.13萬平方米;中小學生入學鞏固率達98%以上。

民國24年(1935年),成立縣立醫務所。民國35年,成立綏淥縣衛生院。1950年建立綏淥縣人民醫院。同年11月改為第六區衛生所。1978年定為扶綏縣第一中心衛生院。2002年,有鎮屬中心衛生院和16個村級合作醫療所以及東門林場衛生院1所。其中東門鎮中心衛生院是一級甲等醫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