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里文集》是1998年1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伯涵、朱海點。本書收錄了(明)楊士奇的精選優秀作品。
基本介紹
- 書名:東里文集
- ISBN:710101038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1998-01-01
圖書信息,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書名:東里文集
圖書編號:1125242
出版社:中華書局
定價:24.0
ISBN:710101038
作者:(明)楊士奇/劉伯涵/朱海點校
出版日期:1998-01-01
版次:1
開本:
簡介
東里文集二十五卷,東里別集聖諭、奏對、代言三錄,明楊士奇撰。楊士奇,名寓,號谷軒,以字行,江西泰和人,生於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一三六五),卒於明正統九年(公元一四四四)。他家貧力學,青年時期曾在湖廣各地做過塾師多年,建文初以史才被薦入翰林,充編纂官,修太祖實錄。永樂中為內閣學士,參預朝廷機務。明成祖北巡,常命士奇留輔太子。明仁宗即位後,士奇以東宮舊臣被擢任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任首輔。在仁宗、宣宗兩朝和英宗初年,他甚得朝廷信任,擔任首輔達三十年之久。因他曾與楊榮、楊溥同輔朝政,所以歷史上並稱“一楊”。他以居第在西,稱“西楊”。楊士奇輔政期間,對安定邊疆,減免賦役,安撫流民,賑濟災民,節約財政開支,整飭地方吏治等方面,都比較重視,並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他還注意選拔人才,于謙、周忱、況锺等人就都是他薦引的。當時,由於三楊長期秉政,政績卓著,從而提高了明代閣臣的地位。可是,自正統五年(公元一四四O)以後,宦官王振篡權,士奇年事較高,已無力壓制奸邪。再加上他的兒子楊稷在泰和殺人奪產,荼毒鄉里,被捕下獄治罪。晚年,他就在這種困窘的境況中衰病而死,終年八十歲。在明朝初年的文壇上,楊士奇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他繼承唐宋古文,學歐陽修文,“得其髣髴,故鄭瑗井觀瑣言稱其文典則無浮泛之病,雜錄敘事,極平穩不費力”(四庫全書總目)。明廷內閣翰林院沿龔其文體,形成台閣體,因而人們把他作為台閣體之祖。以後,台閣體發展成形式主義的文體,這不能完全歸咎於楊士奇。四庫提要簡明目錄對此論道:“士奇詩文為明代台閣之祖,末流日敝,至於膚廓庸沓,萬口一音,遂為藝苑口實。然士奇著作,自有典型,未可以李斯罪荀卿。李夢陽詩有曰:“宣德文體多渾淪,偉哉東里廊廟珍。”即七子亦不薄之矣。”對於士奇詩文功過,這一評價還是比較公允客觀的。楊士奇著作宏富,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東里全集九十七卷別集四卷,文淵閣書目四卷,歷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卷(與黃淮等編)。楊士奇生前曾對自已的詩文親加選擇,由其子楊道編定東里文集二十五卷及聖諭錄、奏對錄、代言錄。文集有楊士奇請黃淮作的序,刊於正統五年(公元一四四O)。聖諭錄有楊士奇自序,刊於正統七年(公元一四四二)。東里全集則是後人續編的。萬曆四十六年楊士奇五世孫楊守一,康熙十七年六世孫楊臨皋、楊貞叔,光緒三年十三世孫楊覲光均續刊補刊過。我們現在見到的本子有:東里詩集三卷文集二十五卷續編六十二卷別集五卷附錄四卷,明嘉靖二十八年黃如桂刻本。東里詩集三卷,正統重刻本。東里文集二十五卷,正統、正德十年沈玹補修、萬曆刻本。在東里全集中,“續集乃士奇所自芟棄,非盡得意之作”(李東陽懷麓堂詩話)。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著作系東里文集二十五卷,亦即東里全集的正編部分。文集中的記、序、跋、傳、銘、詩、辭、賦等,為研究明代初年的政治、典制、人物,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如送劉給事中巡撫山東序論述了明初設定巡撫的需要。易簡方序係為胡濙在各地所蒐集的藥方而寫的序言。胡濙曾奉命私訪建文帝,這就從側面反映了胡濙是以行醫名義進行私訪的。楊氏祠堂復建記記述了元末農民戰爭後泰和縣土地占有關係的調整情況。重建滁縣醉翁亭記反映了明初南太僕寺在當地的馬政情況。故驃騎將軍左都督府都督僉事王公神道碑銘記載了永樂末趙簡王護衛指揮孟賢陰謀奪嫡事,等等。別集中的聖諭錄是仿歐陽修奏事錄、司馬光手錄之例,記載了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楊士奇面承詔旨及奏對之語。奏對錄是楊奇正統初在內閣的奏疏,多關係軍國大計。代言錄所收為楊士奇在內閣撰擬碑冊詔誥之文,可與明實錄相參。我們這次整理東里文集,系以清光緒三年(公元一八七七)楊覲光重刻的二十五卷本(楊覲光刻本刻於文集之前)作為底本,進行校點,用萬曆四十六年(公元一六一八)楊守一、朱之蕃刻本相校。兩本不同之處,在校記中註明。光緒本中的顯著錯誤,即逕行改正,不再出校。目錄與正文不司之處,也均已統一。我們整理工作中的錯誤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希讀者批評指正。
目錄
卷之一
記
游東山記
金華縣重修廟學記
丹桂樓記
務勤堂記
凝秀樓記
翠筠樓記
退思齊記
朴齋記
永思堂記
宣德二年進士題名記
賓壺堂記
思政堂記
東畊記
梅溪書室記
卷之二
記
石田茅屋記
常州府廟學重修記
稼軒記
滁州重建醉翁亭記
壽徵庵記
竹林清隱後記
樵雪齋記
石岡書院記
齊壽堂記
顏樂堂記
江陰縣先聖廟學重建記
文丞相祠重修記
楊氏祠堂復建記
卷之三
序
贈醫士陳名道序
贈蔣醫士序
送梅清隱游武當序
贈曾士榮序
送锺用之還蒼溪序
贈謝敬常劉彥達彭永新赴京序
送劉仲珩詩序
送楊仲宜詩序
壽尹先生七十詩序
送王澄淵序
送鮑教授詩序
魯林懷思圖詩後序
武昌十景圖詩序
郭氏續並普予
桂嚴集序
送陳叔振序
送余侍講序
泰和王氏族譜序
卷之四
序
胡延平詩序
送胡永齊詩序
送尹能敬詩序
送林教諭致仕詩序
送徐理問詩序
沙羡槀引
石台槀引
長林書屋圖詩序
蔡氏族譜序
送蔡孟愷永州教授序
送蕭善本序
贈蕭照磨序
萬木圖序
南窗吟槀後序
康氏族譜序
送歐陽允宣序
送禮部侍郎儀公致事序
陳氏族譜序
送曾存善序
卷之五
序
鄭氏族譜序
玉雪齋詩集序
貧樂詩序
送張鳴玉序
送李永定經歷序
送林正行序
送樊參政序
楊氏家乘序
許幼道輓詩序
送史志靜郎中詩序
五清詩序
慶楊伯升七十詩序
蜀江歐陽氏族譜序
西昌梁氏續譜序
贈大理寺丞張宗璉詩序
送宗老季琛詩序
西城宴集詩序
對雨詩序
卷之六
序
送蔡用嚴序
贈高以能序
贈王敬先序
送李伯高訓導詩序
劉氏慶源編序
送徐提點詩序
聽琴詩序
送王編修南歸序
送禮部尚書兼大學士金公歸省詩序
送吳子恭先生致仕詩序
送羅學古還清化詩序
康氏族譜序
送羅照磨致仕序
熊氏族譜序
送國子學正黃信道致仕詩序
易簡方序
送高伯琴歸省詩序
送孫先生致事歸豐城序
卷之七
序
送李永懷歸東平序
沙溪劉氏重修族譜序
蔣氏族譜序
王氏家乘序
北徵集序
送黃敷仲之官浙江序
送郭庭瓚詩序
送少保黃公歸永嘉詩序
贈陝西二憲詩序
西澗集序
梅花圖詩序
溧陽史氏族譜序
送蕭省身詩序
曾蔣主孝序
劉氏昌和詩序
贈太醫院判蔣用文序
卷之八
序
送郭公緒貴州僉憲序
送貝秉彝知縣還東阿詩序
蕭自誠先生慶壽詩序
送劉給事中巡撫山東序
龍潭十景序
送楊太常歸省詩序
送陳賞序
禾溪樂氏族譜序
送劉子敏序
黎氏倡和詩序
送胡敬方序
送族孫朋遠訓導序
中溪八景詩序
送學士李君詩序
卷之九
題跋
跋趙子昂書東坡定惠院海棠詩後
書揭學士楊氏忠節祠記後
跋與友蘭生往復詩後
書宋高宗手詔後
題歐陽文忠公誥命後
題宋歐陽修撰告身後
題歐陽文忠公墨跡後
題夏少保藏麥舟圖
書呂少卿所藏戒石銘後
題晦庵先生墨跡後
題劉士皆所藏時賢翰墨後
題贈劉士皆詩卷後
題陳仲易先生墨跡後
題誠齋楊公易傳藁後
題顧知州墓銘後
書沈學士所藏胡學士草書杜詩後
書伊蒿子傳後
恭題仁廟御製詩後
題朱文公墨跡後
題肅氏瑞芝詩文後
跋黃檢法告身後
恭題國史院編修官廖賜所受勑命後
題胡學士遺墨
題絳帖後
卷之十
題跋
跋瀧岡阡表
跋李靖西嶽書
跋胡思簡公封事槀
跋右軍十七帖
跋七姬厝志
跋王荊公詩
題楊文川詩後
跋文山集杜句
題劉山陰集
題石徂徠集
題歐陽文忠公事跡
題通鑑續編後
通鑑前編舉要新書
跋三禮考注後
題壇山石刻
恭題正祀典名號詔書
跋詹孟舉千文
跋松雪書滕王閣序
跋乾祿字書
跋戴九靈和陶詩
題王臨川文後
題諸儒奧論後
書唐才子傳後
書十史詳節後
書元首科程文後
書養蒙大訓後
書說文字原後
書六書正譌後
書新唐書後
書五代史後
題丁鶴年詩
跋安雅堂文
題黃少保省愆集後
題劉仲修書虞揭詩後
延祐二年進士題名記
書張文昌詩
錄楚辭跋
劉職方詩跋
書劉文房詩後
書三蘇文選後
題曾氏冠辭後
書元史後
文丞相督府忠義傳
書孔子家語後
跋張旭草書
跋懷素帖
卷之十一
題跋
跋赤壁圖
題黃母劉傳後
恭題仁廟璽書錄本
題安福戴氏所藏先世告身後
書復立宗忠簡公墓碑卷後
書宋謝少連贈官誥後
書石鼓文後
書漢魯相置孔子廟卒史碑
書華山廟碑後
書夏承碑後
書孔子廟學記後
吳段石岡紀功德碣
告泰華府君文
書千文後
書化度寺碑後
書皇甫君碑後
書孔子廟堂碑後
書昭仁寺碑後
題黃主簿告身後
題戴氏所藏先賢遺墨後
跋宋吏部侍郎龔公墓志銘後
書歐陽臨淄傳後
恭題賜都御史虞謙蘭亭墨本後
恭題崇恩堂卷後
題漢桂陽太守周府君功動碑
跋清節書院記
題范危墨跡後
跋松雪書鄧文原文
跋唐誥
書胡氏先世二記後
卷之十二
神道碑銘
故推誠輔運宣忠效力武臣柱國後軍都
督府左都督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
故懷遠將軍成都右衛指揮同知贈平江
伯陳公神道碑銘
故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贈榮
祿大夫少師禮部尚書諡文穆胡公
神道碑銘
少保戶部尚書贈特進光祿大夫太師諡
忠靖夏公神道碑銘
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
柱國太保陽武侯追封鄞國公諡忠
武薛公神道碑銘
卷之十三
神道碑銘
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
柱國前軍都督府左都督永康侯追
封蔡國公諡忠烈徐公神道碑銘
贈資善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兼詹事府
詹事向公神道碑銘
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
柱國追封平江侯諡恭襄陳公神道
碑銘
故驃騎將軍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王公
神道碑銘
卷之十四
墓碑銘
嘉議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邵公墓碑
銘
甄氏先塋之碑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讀學士贈嘉議大
夫禮部左侍郎曾公墓碑銘
故亞中大夫寧國府知府陳公之碑
故嘉議大夫大理寺卿虞公墓碑銘
故翰林檢討陳君墓碑銘
君山廟碑
卷之十五
墓表
香山縣丞彭公墓表
工部屯四主事郭君墓表
歐陽允資墓表
故國子博士王君墓表
贈徵仕郎戶科給事中夏君墓表
樵雪居士墓表
陳廷傑墓表
東阿縣儒學訓導黃先生墓表
贈奉直大夫禮部祠祭員外郎易君墓表
蕭坦行甫墓表
卷之十六
墓表
彭士揚墓表
沈學士墓表
劉仲良墓表
陳處士墓表
黃氏畫埠阡表
蕭德聚墓表
贈文林郎監察御史羅君墓表
東里文集目錄
故奉訓大夫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侍讀
林君墓表
禮部儀制郎中史君墓表
贈奉議大夫太醫院使諡恭靖蔣公墓表
彭先生墓表
卷之十七
墓碣銘
山東鹽運司副使蕭公墓碣銘
郭彥常墓碣銘
故凌雲居士蕭安正墓碣銘
梁用之墓碣銘
曾勝甫合葬碣銘
常州府同知張重器墓碣銘
贈承德郎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劉君墓
碣銘
前朝列大夫交阯布政司右參議解公墓
碣銘
卷之十八
墓志銘
王竹亭先生墓志銘
歐陽三峰墓志銘
元龍興路儒學正楊公墓志銘
蕭伯玉墓志銘
御醫趙彥如墓志銘
王處士墓志銘
周仲舉墓志銘
翰林庶吉士陳孟潔墓志銘
故翰林侍講承直郎王君墓志銘
沈生墓志銘
故左春坊左贊善徐公墓志銘
龍仁安墓志銘
卷之十九
墓志銘
故資善大夫兵部尚書張公墓志銘
陳思孝墓志銘
故少師吏部尚書贈特進光祿大夫太師
諡忠定蹇公墓志銘
故資政大夫戶部尚書郭公墓志銘
東阿知縣貝君墓志銘
故翰林檢討周君墓志銘
故太醫士何彥澄墓志銘
卷之二十
墓志銘
孝子曾先生改葬志銘
故翰林修撰馬君墓志銘
思貽先生楊君墓志銘
梁紀善墓志銘
張從善合葬墓志銘
故工部營繕司主事劉君墓志銘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贈
榮祿大夫少保諡文靖金公墓志銘
故汝寧府通判詹君墓志銘
卷之二十一
女德
墓志銘墓碣銘墓表
孫子良妻杜氏墓志銘
樂母胡氏墓志銘
故妻夫人嚴氏墓志銘
太傅黔國公夫人程氏墓志銘
張處士妻陳氏墓志銘
兵部職方員外郎周君妻宜人王氏墓
志銘
翰林修撰蕭時中妻安人劉氏墓碣銘
太安人于氏墓碣銘
羅孺人墓碣銘
陳孺人墓碣銘
武夫人墓碣銘
禮部尚書胡公夫人范氏墓表
前山東鹽運副使蕭公妻宜人郭氏墓表
太僕寺丞丁維南妻宜人徐氏墓表
康節婦墓表
太宜人曾氏墓表
卷之二十二
傳録
胡延平傳
知事府君小傳
退菴府君小傳
疾退子傳
黃伯器傳
羅先生傳
劉子輔傳
周是修傳
王先生傳
陳孟省傳
抱灌子錄
卷之二十三
表議詩讚告祭文
兩朝實錄成史館上表
經筵謝表
吳文正公從祀議
平安南詩
平胡詩
思訓堂詩有序
黃思恭學士像贊
晃庵像贊
鄒侍講像贊
自贊
石處士像贊彥誠之父
具慶遺像贊為贛王令作
亡妻嚴夫人遺像贊
行儉像贊
歐陽子白像贊
祭告先考墓文
祭告先妣墓文
焚黃告先祠文
祭康氏妹文
祭族兄仲素文
祭陳一敬文
祭王肇慶文
祭林崇璧文
祭陳參政文
祭思貽兄文
卷之二十四
辭賦銘箴
正固先生哀辭有序
周尚誌哀辭有序
白像賦應制
河清賦
甘露賦有序
師古堂賦為朱仲智太守作
離譛賦有序
清白堂銘
主善齋銘
芳洲春意堂銘為醫士許景芳作
詩禮庭銘為衍聖公孔彥縉作
環秀書屋銘
學箴
卷之二十五方外
序碑記銘
送彭海雲詩序
送釋源濟序
送釋岱宗序
圓庵集序
勑賜廣福寺碑
虎邱雲嚴寺重修記
宣府彌陀禪寺重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