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蛇燈

東鄉蛇燈

東鄉蛇燈,流傳於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的傳統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鄉蛇燈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5-Ⅲ-4
  • 申報地區:江西省東鄉區
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歷史淵源

東鄉蛇燈是一種民間燈彩,20世紀90年代前在東鄉廣為流傳,現僅存於孝崗鎮界頭村。據《吳氏宗譜》載:蛇燈源自元末明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以界頭村為代表的蛇燈至今已有38代。其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巨蟒精心呵護蛇仔坑”的民間傳說,二是巨蟒修煉路經界頭村,見界頭村遭遇旱災仗義相救的故事。蛇燈以巨蟒護村故事為據,通過高難度的表演,反映勞動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頌揚巨蟒為了人類幸福甘於奉獻寶貴生命的高貴品質。東鄉蛇燈演職員由14人至18人組成,有順鑽花等八套動作,整場表演大約20分鐘。農閒時操演,也可在正月赴外演出,為農民送上祝福。該燈多次應邀參加省市縣燈彩調演、文藝演出,在東鄉縣乃至全省都有影響。

基本內容

整場表演大約20分鐘,東上西落,分為八套動作:
1.順鑽花。 掌珠人單手搖珠,“蛇頭”至“蛇尾”扭腕搖擺,蛇珠和演員穿過後,從東到西的演員依次“剖肚”“穿尾”“順蛇坡。
2.小翻九樓。演員在東門方位上反覆“大扭絲”動作,表現巨蟒用身軀纏繞獵物的捕獵過程。
3.換棋盤。掌珠人在東門指揮,全體演員以下圍棋形式反覆表演“剖肚”“破絲”。蛇頭與掌珠做“小扭絲”,其他演員做“大扭絲”。
4.過鐵門(東門)。蛇在東門“扭絲”,掌珠人面向八點方向表演“跺腳步”“背上滾珠”;蛇頭帶眾“走蛇”。
5.大過。分別在東門、西門“扭絲”。
6.大鑽。蛇頭率眾從左穿過蛇頭與蛇身第一節後返回,再由蛇頭從右邊穿過到蛇身第二節後返回,直到穿過蛇尾為止的整個過程。
7.關龍門。在東門、西門兩方位,掌珠人率眾單排穿越蛇身繞回原位的過程。分別在東西門先做“大扭絲”,再“剖肚”“穿尾”。
8.畫梅跳界。蛇珠和蛇頭在東門“大扭絲”,蛇身蛇尾手搖蛇身,其餘馬步蹲樁,蛇尾與蛇身最後一節表演“跺腳步”,後蛇頭蛇珠從左邊穿行跳過,接著全體演員將蛇舉起,蛇珠引蛇。
全套動作依次表演,每套動作表演前均從東到西繞場一周,結束時均由蛇頭向觀眾點頭,掌珠人單手倒執蛇珠,另一隻手配合蛇珠作抱拳狀,以示敬禮。晚間表演時,蛇內有燈,且有噴火動作。
以鑼、鼓、鑔伴奏,節奏簡單,每套動作開始和高潮部分特彆強勁、激越,結束時則輕緩、漸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