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五節度,吐蕃統治河隴地區的軍政建置。又稱“東境五節度”或“東鄙五節度”,簡稱“東道節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道五節度
- 別名:東境五節度
- 性質:軍政建置
- 作用:吐蕃統治河隴地區
東道五節度,吐蕃統治河隴地區的軍政建置。又稱“東境五節度”或“東鄙五節度”,簡稱“東道節度”。
東道五節度,吐蕃統治河隴地區的軍政建置。又稱“東境五節度”或“東鄙五節度”,簡稱“東道節度”。掌管範圍掌管青海、甘州、河州、涼州及瓜州等五個節度區,併兼管松州道節度。主要駐地主要駐地在河州(今甘肅臨夏),有時在隴州(今陝...
山南東道節度使是為唐朝、五代在山南東道設立的節度使。《元和郡縣圖志》載為襄陽節度使。山南東道節度使,為唐朝、五代在山南東道設立的節度使。755年十二月,設立山南節度使,756年正月,設立南陽防禦守捉使,後為鄧州節度使。756年七月廢除。設立襄陽防禦使,旋即為節度使,下轄襄州、鄧州、隨州、唐州、安州、房...
令狐楚、牛僧孺節度山南西、東道,皆表贅幕府,授秘書郎。後遭宦官誣陷,貶柳州司戶參軍,卒。劉蕡貶柳年月,史無明文。按牛僧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在開成四年(839)八月至會昌元年(841)七月期間。又羅袞《請褒贈劉蕡疏》:“遂遭退黜,實負冤欺。其後竟陷侵誣,終遑譴逐(指貶柳州)。沉淪絕世,六十餘年...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宋朝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為都監,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討張文表為名,借道荊南。時周保權已乾息內亂,知宋欲圖湖南,為阻宋軍南下,命指揮使張從富領兵阻截。二月底,宋軍水陸並進,突破三江口(今湖南嶽陽北),繳獲戰船七百艘,占領岳州(治今...
然漕渠成矣,河官未設;閘座建矣,官夫未定;轉輸通矣,置郵未改;萑苻(賊寇)警矣,司捕未立;兼之閘禁未嚴,節宣失度,水利一泄,立睹膠舟,不敢虧一簣之功。廣集眾思,謬書善後六事以聞。一議以充東道加管河二字,於原領敕書內管滕嶧二縣河務;兗州府馬捕通判及嶧縣縣丞,俱令兼管泇務,...
“當是時”五句:《資治通鑑》卷二一九:“至德二載(757)五月,山南東道節度使魯靈棄南陽,奔襄陽;八月,靈昌太守許叔冀奔彭城。睢陽士卒死傷之餘才六百人。是時,許叔冀在譙郡,尚衡在彭城。賀蘭進明在臨淮,皆用兵不救。”與巡、遠相較能不汗顏,真崢嶸生動,句句欲活。不追議此:此為代詞,指以上棄城圖...
第一節 榆林窟第25窟壁畫藏文題記與吐蕃東道節度使/58 第二節 吐蕃河西北道節度使/65 第四章 敦煌寫本S.1438背《書儀》殘卷與吐蕃沙州都督制度/82 第一節 S.1438背《書儀》殘卷中各表、狀、啟的寫作年代/83 第二節 S.1438背《書儀》的作者/86 第三節 關於英藏Fr.80號吐蕃文文書/96 第五...
十二月,甲辰,加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同平章事。以奉義節度使伊慎為右僕射。己酉,以給事中劉闢為西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上以初嗣位,力未能計故也。右諫議大夫韋丹上疏,以為:“今釋辟不誅,則朝廷可以指臂而使者,惟兩京耳。此外誰不為叛!”上善其言。壬子,以丹為東川節度使。丹,津之五世孫也。辛酉...
清順治元年(1644),奉節縣屬張獻忠大西農民政權。康熙三年(1664),清軍圍攻川東農民軍,奉節歸清所有。嘉慶七年(1802),在府之上設道,奉節屬川東道夔州府。民國元年(1912),廢道。民國2年(1913),恢復道。民國17年(1928),裁道、奉節直隸四川省。民國24年(1935),川政統一,四川實行行政督察區制。
玄宗降詔,以諸皇子分總節制,然都不即使出鎮;特敕永王璘充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節度都使,以少府監竇紹為之傅;以長沙太守李峴為副都大使,即日同赴江陵坐鎮。又詔以太子充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都使,收復長安、洛陽。後太子即位,是為肅宗。玄宗覽表喜道:“吾兒應天順人...
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天馬徠,開遠 門,竦予身,逝崑崙。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台。太初四年誅宛王獲宛馬作。《天馬》十 天門開,詄蕩蕩,穆並聘,以臨饗。光夜燭,德信著,靈浸鴻,長生豫。大朱 塗廣,夷石為堂,飾玉梢以舞歌,體招搖若永望。星...
一般在歷史上關係較密切的村寨間進行,牯髒節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時間多在初春與秋後農閒季節,吃牯村寨殺豬宰牛邀請親友聚會,其間舉行鬥牛、吹蘆笙活動;大牯一般13年舉行一次,輪到之寨為東道。“牯藏節”的重要內容是殺牛祭祖。節日起源 傳說一 這種古老的祭祖禮儀在苗族的創世歌里有所記錄,因為...
雍正七年(1729年),復置新寧縣,隸屬川東道夔州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屬川東道直隸達州。嘉慶七年(1802年),直隸達州升為綏定府,轄新寧。中華民國 民國二年(1913年),廢綏定府,新寧縣直隸川東道。民國三年(1914年8月),新寧縣(與湖南省新寧縣同名)更名為開江縣,隸屬東川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
主要礦點有二:東道口金礦點,位於王格莊鎮東道口村東,面積0.085平方公里;發雲夼金礦點,位於王格莊鎮發雲夼—宋家溝一帶,面積2.84平方公里。已發現隱狀礦體5處:1號礦體,標高-35~320米,平均品位3.87克/噸;2號礦體,標高+40~350米,平均品位5.47克/噸;3號礦體,標高-130米~230米,平均品位...
之後又發布《三一神誥》,於1914年5月將大倧教總本司正式移到青坡湖,下設立東、西、南、北四教區和外道教區,東道一本司設在延邊汪清縣西大坡,由徐一主管;東道二本司設在遼寧桓仁,由尹世復主持;西道本司設在上海,由申圭植、李東寧主管;南道本司設在朝鮮京城府(漢城,即現今的首爾),由姜虞主管...
龐士元聚西申之逸羽,始踐題輿;管公明絆東道之雄姿,初臨別乘。朝議大夫守司馬宇文紀,左衛將軍靈州都督之次子。台門鼎族,傳呼棨戟之榮;玉質金相,海若河宗之寶。庾冰清識,得嚴令而非常;桓溫貴游,無郗公而不樂。縣令鄭元嘉,滎陽人也。東周玉裔,北海金宗。列矛戟之森森,吐風流而蒨蒨。尺兵不用...
唐朝改郡縣制,增設道的建置,大昌縣屬山南東道所屬夔州(今奉節)管轄。五代十國時期,廢置山南東道,於夔州設鎮江軍,後改成寧江軍,大昌縣屬之。北宋設路,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巫溪屬夔州路大寧監。監治在今巫溪縣城廂鎮。南宋,縣屬關係未變,仍歸大寧監。元朝四川設行中書省(稱四川行省)。
名賢坊位於今河北省廊坊市的愛民東道與東安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實際上是一個街頭公園。園內有從古至今以來包括呂端在內的廊坊籍或對廊坊有直接影響的名賢達人雕像共十七尊。藝術形象 2009年大型新編歷史故事劇河北梆子《宋相呂端》,飾演者不詳。史料索引 《宋史全文·卷四》《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傳第四十》《...
” 明 朱有燉 《風月牡丹仙》第一折:“小生再不敢希望佳期,但於明日在此名園,請邀東道,宴請芳卿。” 清 唐孫華 《送王誦侯之官成都》詩:“淥水名園比 洛 涘,板輿奉母方閒居。”鳥歌 鳥鳴。 宋 歐陽修 《豐樂亭遊春》詩:“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宋 朱熹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書...
清順治九年(1652年),復名天柱縣。雍正四年(1726年),改隸貴州省黎平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隸鎮遠府,屬貴東道轄。乾隆元年(1736年),置遠口巡檢司(今遠口區),隸天柱縣。民國元年(1912年),天柱縣直隸於省。民國二年(1913年),天柱屬黔東道(又稱鎮遠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遠口...
五代吳越,五代十國·毛文錫《茶譜》載:“茶,睦州之鳩坑,極妙”。北宋,樂史《太平寰手記》載:“江南東道,睦州土產鳩坑團茶”。《嚴陵志》:茶以“淳安鳩坑者佳,唐時稱貢物,宋朝罷貢。”南宋,陳詠《金芳備祖》載:“睦州鳩坑,名茶之地。”明,王象晉《群芳譜》載:“睦州鳩坑,茶之極品。”徐渭《刻...
三巴分屬山南東道及山南西道,此二道與江西南道相接,故曰控三巴。(51)程:法式,規章。(52)虞:憂。竭澤:即竭澤而漁,戽乾池水捉魚,搜括乾淨,不留餘地。《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53)棲苴(chá茶):謂棲留之枯莖葉也。(54)蹀躞(diéxiè):馬行小步貌。(...
從建縣至宋、元朝期間,玉山一直隸江浙行中書省,屬江南東道信州。至明朝洪武四年(1371),因漕運不便,隨廣信府改隸江西行省。歷史上是贛浙閩三省的交通要衝,素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從唐朝建縣至清末共有進士九十五人。北宋有文學家、翰林學士楊億,南宋有欽點狀元、大學士汪應辰。現代有著名醫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