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向構造體系(東西複雜構造帶)

緯向構造體系

東西複雜構造帶一般指本詞條

緯向構造體系,又稱東西複雜構造帶。1926年李四光在《地球表面形象之主因》一文中敘述了緯向構造存在的原因。1929年把它概括為東西構造帶,並按它們所在的緯度東亞地區劃分出五個帶。其主體是由東西走向的強烈擠壓帶,東西走向的褶皺和擠壓性的斷裂帶構成。一般常伴生有東西走向的岩漿岩帶分布。同時有扭斷裂與它斜交,張斷裂與它直交,它們是在南北擠壓作用下形成的。每條宏偉的東西構造帶,都經歷了長期的演化過程,反覆多次的構造運動,根基一般很深,對許多礦產分布有著重要的控制作用。它們的規模都很大,是具有全球意義的全球性構造體系,有的長達數千公里,不僅在大陸存在,大洋底也有其蹤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緯向構造體系
  • 外文名:latitudinal structural system
  • 又稱:東西複雜構造帶
  • 提出時間:1926年
  • 實例:陰山-天山構造帶
  • 學科:構造地質學
介紹,中國的緯向構造體系,陰山-天山構造帶,秦嶺-崑崙構造帶,南嶺構造帶,世界其他地方的緯向構造體系,

介紹

走向與地球緯度線一致的構造體系。曾稱橫亘東西的複雜構造帶,是全球性構造體系的主要類型之一。它們往往按一定的緯度間隔持續地或斷續地出現在一定的緯度線上。其主體構造是由走向東西的褶皺帶、壓性斷裂帶構成的強烈擠壓帶,同時有扭性斷裂與它斜交,張性斷裂與它正交,有時還伴有巨大的走向東西的平移斷裂。緯向構造體系的成生與地球自轉角速度的變化有密切關係。這一類型的構造帶,往往經歷了長期複雜的歷史演變,一般切割地殼較深,往往有不同時期的各種類型的岩漿岩活動和相伴生的礦產。在大陸上它們有的延伸可達幾千公里。在大洋底也有它們存在的蹤跡。一些較小規模的東西褶皺帶僅僅具有區域性的意義。

中國的緯向構造體系

有下列3帶發育良好。

陰山-天山構造帶

主體大致位於北緯40°~43°之間,但在局部地區較寬或較窄,走向略微有變化。其中間部分構成陰山山脈,往西與天山山脈相連,往東越過燕山山脈在遼河流域埋伏於新華夏系沉降帶之下,但在鐵嶺仍可見其蹤跡。在中國大陸延長近4000公里。再往東,延伸到日本北海道南緣。主要由古老變質岩系、一部分古生代中生代岩層的緊密褶皺和一些推覆構造與倒轉構造構成,有時有壓性的劈理,扭壓性、張性和扭性斷裂伴隨。在這一帶南緣的某些段落,還發現有南盤相對向西平移的斷裂。有些花崗岩體和超基性岩體夾雜其中。陰山-天山構造帶至少在晚元古代已具雛型,從古生代以來,特別是晚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早期、中侏羅世末、早第三紀有過多次強烈的構造運動,有些地段晚近時期仍有活動。

秦嶺-崑崙構造帶

主體大致位於北緯32°~35°之間,局部變寬變窄,走向略微轉變。主要是由走向東西的強烈擠壓帶組成的。這一帶東段構成秦嶺山脈,往西與崑崙山脈相連。這個帶的秦嶺部分大體分為兩個亞帶:北亞帶由古老變質岩系組成,擠壓現象極為強烈。向東在華北平原南部表現為隆起、低凹等隱伏構造;南亞帶主要由古生代海相岩層組成,擠壓現象同樣強烈。在蘇北平原和黃海,主要表現為巨型的隆起和坳陷。有些花崗岩體和超基性岩帶夾雜其中,有壓性劈理、扭壓性、張裂性、扭性斷裂伴隨。這個帶在中國綿延達4000公里左右。它從秦嶺往東,埋伏於華北平原南部新華夏系沉降帶之下,在江漢平原又受淮陽山字型的干擾。秦嶺-崑崙構造帶至少從古生代以來,反覆經過了多次強烈的構造運動,其中最後的一次大規模的構造運動,大約在侏羅紀末期。

南嶺構造帶

主體大致位於北緯23°30′~26°30′之間。其東段和中段,主要表現為古生代和中生代岩層的東西向褶皺和大量花崗岩、少量變質岩系的東西向分布。西部主要是由部分晚元古代變質岩系、古生代和中生代岩層組成的褶皺或走向東西的隆起帶反映出來。由於受到其他構造體系,尤其是經向構造體系的強烈干擾,僅以分隔的、片段的形式出現,在眾多地區被埋在地下,在南嶺山地露出地表,長2000多公里。在台灣海峽台灣西部平原表現為一隆起帶,控制了第三紀的沉積。南嶺構造帶從晚元古代到老第三紀經歷了多次的活動,但主要生成於中生代。
在中國還存在著另外兩條緯向構造帶,這就是大致展布於北緯49°~52°之間的伊勒呼里構造帶和大致展布於北緯17°~19°之間的南海西沙構造帶。在北緯37°~38°附近、北緯29°~30°附近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東西向構造帶存在。

世界其他地方的緯向構造體系

沿陰山-天山構造帶以西,中亞細亞北緯39°~40°之間,有包括費爾乾納、列寧納巴德以南的阿拉依什克、突厥斯坦、札拉依什克以及史達林納巴德以北的二疊系三疊系岩層所組成的東西向的緊密褶皺帶。在土耳其北部瀕臨黑海地帶有延展約1500公里的安納托利亞東西褶皺帶。橫亘保加利亞中部的普蘭尼亞納和巴爾幹半島的巴爾幹諸山脈也有緯向構造帶出現。在南歐,北緯40°~43°左右,存在著近東西向的庇里牛斯和坎塔布連山脈。在北美大陸東部紐約和波士頓兩地的緯度之間,以及美國西部同一緯度地帶仍有東西走向的山脈存在。它和門多西諾以西、太平洋底的巨大擠壓、平移斷裂帶是一脈相承的。
秦嶺-崑崙構造帶往東,在朝鮮的濟州島附近近代火山帶呈東西向展布。在日本九州島的北部、本州島關東和四國島北部直至大地溝都有明顯的東西構造帶的形跡。往西在阿富汗的北部,則出現由走向東西的緊密褶皺和逆沖斷裂組成的赫里路德帶。在阿爾及利亞,阿特拉斯山脈基本上是走向東西的。在美國南部北緯35°左右,有一條走向大致東西的烏奇塔山脈。在南非的極南部開普褶皺山脈也是緯向構造帶的一例。
在北緯10°左右,沿加勒比海南岸,南美洲北邊有一條巨大的平移斷裂,它越過哥斯大黎加中部與太平洋的克利珀頓巨型平移斷裂帶連線。在太平洋底,也有一系列強烈緯向斷裂帶由北往南擠壓,同時北盤由東往西相對平錯,錯距很大。位於北緯40°的門多西諾斷裂帶長1000多公里就是一例。位於北緯30°~33°的默里斷裂帶,北緯24°左右的莫羅卡斷裂帶,北緯18°左右的克拉里恩斷裂帶,此外還有近赤道地帶的加拉帕戈斯斷裂帶,在南緯10°左右的馬格薩斯斷裂帶,南緯27°左右的復活節島斷裂帶也都是東西方向的斷裂帶。在大西洋底也有一些跡象顯示緯向構造帶的存在。如在相當默里斷裂帶所在緯度上錯開北大西洋海嶺的大西洋斷裂帶和赤道附近的羅曼什斷裂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