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關係

東西方關係泛指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以美國為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20世紀80年代末,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和以美國為盟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大對立的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關係。這個時期的東西方關係的核心是蘇聯同美國的關係,美蘇兩個具有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大國,互相對峙,進行軍備競賽,在一個時期曾成為世界矛盾的焦點之一,影響到整個世界的局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西方關係
  • 外文名:East-West relations
  • 特點:既有合作,也有衝突
  • 階段一:1978至1989
  • 階段二:1990至2001
  • 階段三:2001至今
發展
東西方關係作為兩種社會制度和兩種意識形態的國家之間的聯繫、對立和鬥爭,最早可追溯到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誕生時,但具有全球意義的東西方關係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形成。戰後,美國利用在戰爭中急劇膨脹起來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推行旨在稱霸世界的實力政策,通過提供經濟援助、建立軍事集團,聯合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相對抗。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在一系列國家取得勝利,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蘇聯和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和華沙條約組織。由此在國際政治舞台和國際關係中形成了兩個對立的軍事、政治集團,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意識形態等領域處於全面對立狀態,進行著激烈的鬥爭。這種鬥爭大致經歷了冷戰、緩和等發展階段。
40年代末~60年代,美國等西方國家推行遏制戰略和冷戰政策,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貿易禁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和包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則針鋒相對進行鬥爭,東西方關係處於嚴重對抗狀態。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形勢發生變化,美國尼克森政府提出對抗的時代已經過去,對話的時期來臨,主張同蘇聯建立新的關係。西歐諸國,特別是法國和聯邦德國都在尋求同蘇聯和東歐國家“改善”關係的途徑。蘇聯也把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作為對外政策的“長期戰略”,企圖用和平的手段達到推進“世界革命進程”的目的。東西方關係逐步進入緩和時期,各國領導人頻繁進行互訪。出於各自的需要,互相間達成了許多協定,簽訂了一系列條約,確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歐洲形成的現有邊界,發展了相互間經濟貿易與合作關係,增加了人員的交往,舉行了多層次、多領域的裁軍談判。1979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污,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採取強硬政策,使已經緩和的東西方關係又急劇惡化。80年代初起,美國里根政府對蘇聯推行新的遏制政策,聯合其他西方國家對蘇聯實行經濟制裁,提出針對蘇聯的戰略防禦計畫,加強軍備競賽,並按北約的“雙重決定”,在英國、聯邦德國和義大利部署新式中程飛彈。蘇聯則採取堅決的反措施,增加在東歐的核力量。軍備競賽甚至發展到爭奪太空優勢。美國提出由西方國家參加的“星球大戰”計畫,法國提出由西方國家參加的“尤里卡計畫”;蘇聯東歐國家則提出“東方的尤里卡計畫”。
東西方在冷戰、軍備競賽的同時,在經濟上也開展了尖銳的鬥爭。西方國家組織了巴黎統籌委員會,嚴格控制和限制對東方國家的貿易,禁止向它們出口先進和尖端技術,繼續實行禁運、封鎖、經濟制裁等敵視措施。蘇聯和東歐國家則建立起經濟互助委員會,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與西方國家對抗。
在東西方關係長期對峙中,自1959年Н.С.赫魯雪夫同D.D.艾森豪舉行戴維營會談起,美蘇兩國歷屆首腦曾進行過多次會晤。這些雙邊接觸對打破雙方的僵持局面,增進相互了解起過一定的作用,但由於根本立場的分歧,東西方關係未能根本緩和。80年代中期以後,蘇聯國內局勢開始發生變化,對外政策進行了“戰略調整”,主動要求改善與美國的關係;西歐國家和日本從自身安全和經濟利益出發,也要求同蘇聯和東歐國家發展政治和經濟關係,主張在不損害安全利益的前提下,降低東西方、尤其是美蘇間軍備競賽的水平,並進行了廣泛的政治對話。東西方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緩和時期。在這期間,東西方各國政府首腦進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動,舉行了“中歐裁軍談判”、“歐洲建立信任與安全措施和裁軍會議”,以及美蘇之間的雙邊裁軍談判,雙方簽署了中程飛彈條約等裁減軍備的協定。1988年6月歐洲共同體與經互會建立正式關係,1990年11月北約和華約22個成員國簽訂協定,限制歐洲常規武裝力量,宣布不再互相為敵,建立新的夥伴關係。80年代末期,隨著東歐局勢的急劇變化和蘇聯國內局勢的巨大變化,美蘇關係的對峙狀態逐步消失。1991年4月,華沙條約組織解散全部軍事機構,停止一切軍事活動。同年12月,蘇聯解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美蘇兩極格局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