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發展
主要特色工業以
礦產、酒業、
鋼琴、小型木業為主體,農業以河蟹、青蝦、甲魚、蠶桑、淡水魚等為主。地處丘陵、平原之間,總面積為6.21平方公里,有耕地2138畝(其中水田1890畝),桑園454畝,魚塘84畝,山林3739畝,人均耕地1.39畝。1992年,有14個村民小組,385戶,1541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48人。村辦企業有釀酒廠、石料廠和茶場。名勝古蹟,舊有龍洞山、千秋晚眺、龜山晨曦、元代趙孟頫墓和古橋樑等。
歷史沿革
東衡村處衡溪以東,故名。唐代以前屬博陸里,唐至宋屬千秋鄉,元至清初小部分屬二都外,大部分屬三都,清乾隆朝後屬第三區三莊、四莊、六莊。1912~1927年屬龍潭鄉,1928年屬衡溪村,1931年屬衡溪鄉,1945年屬衡瓜鄉,1947年屬方山鄉。1949年後屬東衡鄉,1956年併入洛舍鄉。1992年隸屬於洛舍鎮。歷來為千秋、龍潭、衡溪、東衡等鄉政府駐地,自然村鎮形成較早。宋、明、清三代,一直是
德清縣北陲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2013年5月18日德清縣第一次村落文化節在東衡
村莊名人
東衡枕山帶河,山明水秀,東傍苕溪,西連?溪,衡溪穿境而過。由於得地之利,歷來商賈雲集,士紳輩出,耕讀傳家成為村民教子信條。近人陳藕慶在《東衡日知國民學校校歌》歌詞中寫道:"半山半水,從來是半讀半耕;半鄉半市,自古就半武半文。追溯文明,誰不知衡溪溪畔八半村;努力進取,斯不負山靈水秀育群英。"在現今東衡村村境範圍內,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望族,纓冠綿世,形成了文化氛圍特別濃厚的文化村。
東衡村沈、章兩姓文化人輩出。據史籍記載,自東漢車騎將軍沈戎因功賜居烏程縣余不鄉博陸里(即東衡里)後,沈氏家族一直重視文化教育。其中南朝文學家、音韻學創始人沈約,死後被封為當方土地,今東衡北郊俞塘村(即古代余烏村)尚有吳興地主廟。宋朝,沈畸官至監察御史,沈介官至兵部尚書,沈詵官至戶部尚書,冠蓋車馬,盛極一時,東衡至今尚有"天下五部六尚書,東衡四部三尚書"古話流傳。據《沈氏宗譜》記載,自宋迄清,沈氏家族共出進士7人。至今,進士第、舒潤堂、春暉堂、旗桿石、拴馬碑等遺蹟、遺物尚比比皆是。章姓在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已秀才頻出,萬曆八年至崇禎間,共出進士3人。其中章嘉禎官至大理寺卿,人稱章吏部,平生軼事在民間流傳頗豐。次為陳姓。家庭出生寒微、本人大半生時間以教書餬口和躬耕農桑為業的陳斌,在清嘉慶四年考中進士,為東衡村平民走上科舉道路譜寫了自強不息的一頁。自晚清以來,東衡學風之濃、學人之多,仍為德清其他各村所不及。1977年恢復招生制度後,有14人考入大中專院校。目前,東衡人有的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省歷史學會會員、市作家協會會員、市詩詞學會會員、市文學研究會會員、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市企業家協會會員,還有攻讀地球物理、套用力學、經營管理等專業的研究生3人。
東衡之所以歷代文人輩出,其主要原因是重視教育,家族文化淵源深厚。位於東衡西頭的衡溪書院,據傳初創於宋朝,原為沈姓私塾,後逐漸轉為書院(學校),收生招讀,培養人才。有名可考的書院主講有章英、沈應日易、沈光等,都為飽學秀才。清嘉慶年間的陳斌,除教授傳統經學外,還增闢農學和理學,開設農桑課,並將治學心得輯為《質言》,作為教材。宣統三年,書院改名日知國民學校。此後,該校一直是東衡村培養人才的搖籃。目前,村完全國小開設8個班級,常年入學兒童300人左右。高考落弟、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也並不就此停學。他們組織村俱樂部、青年夜校、青年之家、文學社、文化活動中心,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