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金井塘東有一座蔡氏家廟,屬於東蔡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塘東蔡氏屬青陽衍派。 “塘東崎,檗谷大,莊厝祠堂蓋南門外”,這是一句在泉南耳熟能詳的俗語。其中所說的“塘東崎”即指晉江金井鎮塘東村東蔡家廟,其建築屋頂高斜峻峭,富於特色,因而名聞遐邇,蜚聲海外。 塘東蔡氏祖祠,既原祖祠(下祠堂,也稱大宗祠),大門懸有門額“東蔡家廟”。明代鄉賢忠寧大夫、長少知府蔡纘系嘉靖(1514)年進士,授文林郎,於嘉靖戍申(1548)年創纂本宗族譜。宗祠建於這個年代。民國元年(1912)年原祠由於年久失修,復於1985年由菲律賓錦東同鄉會理事長蔡玉峰會同鄉里各房份族人,再行重修,次年落成,其結構高度,畫棟雕梁,對聯匾額,木石雕刻,神龕香案等,盡皆保持原貌,惟屋頂改蓋綠瓦,更增美觀,脊高二丈九尺九寸,依急斜廈而築,素有“泉州南門外塘東崎檗谷大”之稱。“塘東崎”,實為晉江宗祠第一,宗祠代表著家族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基本介紹
歷史,結構,
歷史
塘東村早有的蔡氏祖祠,興建年代難以考查,原祖祠(下祠,也稱大宗祠)大門懸有門額“東蔡家廟”。而據早期規定,須有鄉人中式進士,祖祠可稱為家廟。明代鄉賢忠憲大夫、長沙知府蔡纘,系嘉靖辛丑(1541年)年中進士,授文林郎,於嘉靖戊申(1548年)創纂本宗族譜。估計宗祠建在這個年代,初建時的規模不詳,後經幾次翻修,更難稽其原貌。至清代末年,鄉族某人居祠內,舉炊不慎,釀成火災,全祠夷為廢墟。
民國元年(1912年)重建,族人多次修葺,悉心經營,每年春冬兩次進行祭祀。由於年久失修,後於1985年由海外僑親集資重建,翌年落成。其結構高度、畫棟雕梁、對聯匾額、木石雕刻、神龕香案等。盡皆保持原貌:惟屋頂改蓋綠瓦,更加燦爛奪目。脊高二丈三尺九寸,寬二丈三尺六寸:屋蓋依急斜度而築,史稱“塘東高”,實為晉江宗祠第一高也。原厝形如頂落,據傳當時因客觀原因,東西兩廂和下落沒有基建,所以規模不大。
原祖祠內兩壁畫有“忠孝廉節”四大字,據傳是仿南宗理學家朱熹的筆跡。祠內梁、牆懸有匾額25方:“祖孫進士”、“國師”、“都督”、“良二千石”、“進士”、“父子拔元”、“兄弟恩元”、“兄弟廷選”、“選魁”、“選元”、“定遠將軍”、“文魁”、“別駕”、“忠臣”、“都閫”、“孝廉方正”、“孝子”、“筠節森霜”、“期頤溢算”、“壽頤”、“今之仲建”、“重藨鷹揚”、“賢節楷模”等。另有一部分懸於蔡氏家廟,有科舉中式,朝廷封贈等。於此可見吾鄉先代名人之多。
結構
祠堂開三通門,中門懸紅漆金字匾額“東蔡家廟”,門牆用木雕漆畫的籠扇組成。門廊石柱鐫刻著楹聯:“源出濟陽系遷莆陽派衍青陽;分支侖里居卜梓里族聚東里。”“西資雄峙春祀秋賞綿世澤;寶蓋靈鐘左昭右穆衍家聲。”祠堂內兩側粉壁大書“忠、孝、廉、節”,據說仿自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手跡。祠內梁枋間懸掛著“祖孫進士”、“國師”、“都督”、“良二千石”、“進士”、“父子拔元”、“兄弟恩元”、“兄弟廷選”、“選魁”、“選元”、“定遠將軍”、“文魁”、“別駕”、“孝廉方正”、“忠臣”、“孝子”、“都閫”、“壽頤”等20多方科舉中式、朝廷封贈的匾額,顯示祖宗之顯耀。還有菲律賓錦東同鄉會重修祖祠立的“名垂鄉史”匾額、緬甸族親為祠堂立的詩題賀匾,以及在台鄉賢蔡炳昆撰寫的重修東蔡家廟獻言和楹聯。表現塘東蔡氏海內外傳裔之興盛。除了往菲律賓的華僑眾多之外,在台的族裔繁盛也是塘東金井塘東東蔡家廟蔡氏的一個特色。塘東蔡氏族人遷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當時鄭成功據閩南沿海抗清,而後揮師往台驅逐荷蘭侵略者,開發台灣寶島,塘東蔡氏族人隨之人台者不少。
蔡氏家廟(頂祠堂),又稱新祠堂,始建於清同治間,民國初重建,面積大於東蔡家廟,前後三落,高二丈二尺二寸,深丁八丈一尺六寸,寬度六丈一尺一寸,建築面積449平方來,埕206平方米。祠內中間左右有天井五口,為晉南祠堂之特色。原祠頂落懸掛匾額“端明殿大學士”、“國師”、“都督”、“祖孫進士”、“良二千石”等25方。大門口左右立下馬石一對,大埕豎旗桿六桿,至三四十年代尚存3桿,最後一桿於1949年後倒塌。石埕圈以風窗圍牆,南北築大門通道。因年久破舊,也於1992年由海外僑親集資重建。1994年落成,規模照舊,雕刻裝飾更加精緻顯目。祠堂的南遷建有逸園一所,園內置憩亭、石椅、石棹,可供小憩乘涼之用。鄉賢炳為之命名曰:養心亭、寧靜閣,撰聯刻於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