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為創建教育強鎮,實施聯合辦學,投資3千多萬元,在學校北區西側連片增地,建設全新校園,同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莞市中堂鎮中心國小
- 建築總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
- 占地總面積:32000多平方米
- 學生:2000多名
校園風貌,百年歷史,教學特色,教學成果,書香校園,
校園風貌
目前,中堂中心國小占地總面積32000多平方米,建築總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有43個教學班,2000多名學生。教師總數112人,國小高級教師73人,占教師總數的65.2%,大專以上學歷的107人,占教師總人數的95.5%。配置了電腦室、舞蹈室、美術室、語言室、多媒體演播室等40多個功能室,按市一級學校的標準配備了電教器材、體育器材、衛生設施、實驗儀器等設備。建成了200米環形塑膠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的田徑場一個,標準籃球場3個,排球場2個,羽毛球場2個,以及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場所。設有先進的廣播系統和校園網路,電腦等多媒體進入每間教室,圖書室的藏書6萬多冊,電子讀物5萬多冊,教師辦公電腦人手一台,教輔設施充分滿足了教學需要。
百年歷史
中堂中心國小前身是創辦於光緒二十九(1903年)的東莞縣立第六國民學校,校址在中堂圩字祖廟(舊鎮府內),為5年制初等國小,有教師3人,學生50多人。民國初期(約1912年),改為高等國小,學制9年。民國三年(1914年),更名為東莞縣第六國小,翌年,改學制為初小4年,高小3年。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學制為初小4年,高小2年。
1938年底,中堂淪陷後,轉為私辦學校,有教師6人,學生100多人。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由私校轉為永寧鄉第一中心國民學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學校一度更名為東中鎮國小。1951年2月更名為中堂中心國小,並直接領導全區國小。1968年中堂公社教育組成立,中堂中心國小不再直接領導社內各國小工作。
1990年,學校遷入中堂中學舊址。
教學特色
中堂中心國小占地總面積32000多平方米,建築總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有43個教學班,2000多名學生。教師總數112人,國小高級教師73人,占教師總數的65.2%,大專以上學歷的107人,占教師總人數的95.5%。配置了電腦室、舞蹈室、美術室、語言室、多媒體演播室等40多個功能室,按市一級學校的標準配備了電教器材、體育器材、衛生設施、實驗儀器等設備。建成了200米環形塑膠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的田徑場一個,標準籃球場3個,排球場2個,羽毛球場2個,以及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場所。設有先進的廣播系統和校園網路,電腦等多媒體進入每間教室,圖書室的藏書6萬多冊,電子讀物5萬多冊,教師辦公電腦人手一台,教輔設施充分滿足了教學需要。
為了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中堂中心國小把“教學生六年,為學生想六十年”的辦學理念滲透在各項工作中,堅持“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特色辦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思路,以創建“書香校園“為辦學特色,以“博學遠志、明德求真”作為師生的座右銘,努力把該校辦成一所“辦學理念先進、文化底蘊豐厚、管理規範科學、教育質量一流”的品牌學校。
為了達成學校的發展目標,該校最佳化學校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創新。領導班子率先垂範,深入教學第一線,及時了解教育教學動態。學校將“人本”作為管理的核心理念,用高格調的學校文化,塑造積極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學校精神。實施層級目標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各項工作檢查到位,責任到人。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強化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抓好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宣傳工作,加強現代公民意識教育,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畫,最佳化課堂教學,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抓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機制,定時開展業務學習和教學研究,形成“螺旋式”“比較式”“三個一式”“專題式”等校本教研模式。開展課題研究,營造科研氛圍。
為了培育高雅的學校文化,中堂中心國小用經典和藝術浸染學生。完善校園文化設施,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走廊、牆壁、桌椅等每一個場所、每一件物件都充滿溫馨和人文關懷。充實班級圖書角,開放學校圖書館,組織學生廣泛閱讀,營造“書香”氛圍。開展中華美文誦讀活動,每天早讀前十分鐘組織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課餘時間要求學生每天至少抽30分鐘閱讀課外書籍。班級、學校組織朗讀、講故事、演講等各種形式的讀書競賽活動和讀書交流會,掀起讀書熱潮。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該校實施“五個一”工程,每個學生在校六年內要達到“五個一”的目標:寫一手漂亮字,說一口流利的國語,掌握一類繪畫技藝,學會一種樂器,擅長一項以上體育項目。為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學校不但開設繪畫、書法、舞蹈、聲樂、器樂、籃球、桌球等興趣小組,還通過舉辦書法、繪畫和作文等競賽活動,挖掘學生的潛能,大力開展各種藝術展演活動和藝術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審美創美能力。
教學成果
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堂中心國小“文明守紀、善教善學”的校風進一步發揚,“書香氛圍”初步形成,榮獲普教系統文明學校、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先進單位、東莞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學校、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游泳)學校、廣東省無煙學校、省一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市綠色學校、交通安全文明學校等殊榮。全體學生行為習慣良好,綜合素質有一定的提高。在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該校學生獲一、二、三等獎的分別有5人、10人和12人,學校游泳隊在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游泳比賽中,獲23個獎項。在其他競賽中,近三年,獲省級獎的1人,獲市級獎的20人。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理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袁素嫻、鄧燕玲、郭少娥老師被認定為東莞市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青年教師教學研究中心骨幹教師,袁素嫻、黎玉嬋老師被評為東莞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教師。近三年,教師在各學科的教學或基本功比賽中獲市級獎的15項,論文獲省級獎的1篇,獲市級獎的16篇,科研課題獲省級獎1篇。
書香校園
博學遠志、明德求真————校訓
文明守紀、善教善學———學校校風
寫一手漂亮字,
說一口流利的國語,
掌握一類繪畫技藝,
學會一種樂器,
擅長一項以上體育項目。————學生們的“五個一”的目標
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特色辦校、質量強校——辦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