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文廟大成殿

東至文廟大成殿

文廟大成殿,坐落安徽省東至縣城東北2.5公里的白象山下,梅城河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至文廟大成殿
  • 地理位置安徽省東至縣
  • 著名景點:梅公亭
  • 始建時間:唐肅宗至德二年
始建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宋嘉定年間吳淵為建德令時,移址於梅城西北善政坊。明崇禎四年(1631),知縣楊錫璜改建於梅城西北門外,毀於明末兵火。清康熙元年(1662),知縣高寅復建於梅城西北隅。鹹豐年間,再毀於兵亂,片瓦無存。光緒年間,時直隸臬司(按察使),建德人周馥獨捐大洋一萬一千二百元。“按照舊址大小規式建造”,光緒十七年(1891)八月開工,二十二年正月完成,周馥於宣統二年(1910)三月作“重修文廟記”敘其事。據《建德縣誌》載:文廟原有潘池門二,下馬牌石二,根星門三,大成門三,中有潘池,池上建橋,月台、崇聖祠、敬一亭、會饌堂、名官祠、鄉賢祠、忠義祠、宰牲所等建築。
其實,大成殿只是文廟的主體建築,並非全部,它還有許多與之相配套的附屬設施。
至德文廟內院占地20餘畝,1946年後為至德中學校園。院牆文門坐西朝東,大門左邊嵌有一塊古碑,內書“至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大門上方有一石匾,書“德配天地”橫披,與東門相對的西院牆配有西門,設有石條門梁(枋),屆時可開門,門樑上方亦有一石匾,書“道冠古今”橫披。院內平台前50米,大成殿中軸線上鑿有“泮池”,池有泉水,水上建有“狀元橋”。至德縣歷史上未曾出過狀元,此橋專為未來狀元所造。一旦首位狀元產生,院牆南面中軸線上即開一園門。新科狀元慶典時,即由園門進入,經狀元橋、牌坊、平台進入大成殿、叩拜孔子塑像。平台與“泮池”之間建有平行三座牌坊,中間一座位於中軸線,東西各一座。三牌坊在建國初至德中學建教學樓時拆除。院牆西南角建有八角形“文昌閣”,此閣與“泮池”、“狀元橋”一起,在建國初,至德中學擴建操場時被拆。大成殿兩層平台東西兩側各有兩排廟宇式建築。內層東西兩邊供奉孔子得意門生——顏回、曾參等72賢人畫像及牌位。外層西邊為“明倫堂”,擺放孟軻、董仲舒、朱熹等諸位大儒的畫像和牌位。外層東廂為儒學,是縣學生員們讀書聽課的地方。內外層東西兩側建築,包括72賢人畫像、“明倫堂”、儒學,於1938年被日寇飛機炸毀。儒學東邊為武廟,占地2畝許,建有“關公廟”,後改為至德中學女生宿舍。大成殿東北角後方白象山半坡上還建有兩層小樓,是文廟的“藏書樓”,後為至德中學的圖書館,上世紀60年代改為教工宿舍。通向小樓有一條石坂路,蜿蜒直達“梅公亭”。“梅公亭”是古人為紀念大詩人、建德縣令梅堯臣建造的,離北門城牆不遠,它為文廟增添了一處景致。
據史料記載,至德文廟,始建於唐肅宗2年(757),距今已有1200多年。此後,宋嘉定年間移址於梅城西北善政坊,明崇禎4年(1631)改建於梅城西北門外,後毀於明末戰火。清康熙元年(1662)復建於梅城西北隅,鹹豐年間,毀於戰亂、片瓦無存。光緒17年(1891)至德藉直隸按察使,兩江、兩廣總督周馥,念大亂之後人心不靖,為興學以倡新風,獨捐大洋11200元,按照原址大小規式重建文廟大成殿,歷時5年,於1895年建成。周馥於宣統2年(1910)3月作《重修文廟記》敘其事。縣紳感其善德,聯合寫信給省巡撫、向朝廷奏其事,皇上聞知後,封賞周馥四代(上溯曾祖父)正一品。
民國13年(1924),周馥四子周學熙在創辦實業發達後,萌發了回鄉祭祖的念頭,他在回鄉祭祖中巡視了文廟,眼見文廟地勢低洼,白蟻滋生,孕育蠹蝕,屢茸屢敞,他不忍先業被毀,為從長計議,決定獨捐10萬兩白銀,重修大廟大成殿。1925年春,他親自乘火車抵南京浦口,再從南京轉乘江輪逆水而上,到達安徽省城安慶。借在省城短暫的停留之際,周學熙拜祭了安慶鴨兒塘邊的周愨慎公祠。隨後,從安慶過江,驅車55公里,抵家鄉秋浦縣城廊外玉峰山前老宅。這年的4月29日,周學熙親臨文廟,與秋浦縣政要和鄉黨,認真商榷成立了“秋浦縣文廟工程暨典禮籌備處”,並與參加會議者合影(見圖3)。照片前排左一徐佩齋,為國民黨(籌)秋浦縣常委、梅城中學創建人;左二周彥訪,前清遺老,縣農林公會首任會長;左三(居中)為地方父母官,秋浦縣知事鄭寶年;左四林綿文,秋浦縣商會會長;左五為周學熙,時年60虛歲;後排左一脫帽者為歐陽孔銳,國民黨(籌)秋浦縣常委、文廟工程處監理;緊挨身旁的是他的兩位助手。後排左四是知名茶商,縣第六模範工廠首任廠長董雨田,後左五是時任農林公會會長魯寶書,後左六是鄉紳、梅成中學創辦人之一——徐景齋,後左七為石台縣第八模範工廠首任廠長、秋浦縣梅城紳士王雨田,後左八為秋浦鄉賢祠主持施可銘。這張珍貴的照片上,呈現出春來江南,寒意未盡,文廟門首油漆斑駁,字紙脫落,只有左右楹柱上的銜環爬獅,還顯現出往昔高貴、典雅之氣。門頭上特意懸掛了彩緞紅花和大紅燈籠,東西廊柱上隱隱約約可見一副不見載錄的佚聯:“四時律序開新運,可仞宮牆起壯圖”。這次會議之後,周學熙委託安徽優等師範學堂畢業的回鄉歐陽孔銳為重修秋浦(那時至德縣更名秋浦縣)文廟的監理,從武漢運來鋼材,從唐山自辦的啟新洋灰廠運來“龍馬太極圖”牌洋灰(即水泥)。開始了修建文廟的工程建設,這次修建歷時三年,終於大功告成,竣工之日,縣城官民歡欣鼓舞,鳴鞭炮慶賀。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座被專家看重,具有獨特價值的大成殿,卻在一場洪水中走向了消亡,永遠定格在史料的書頁里。而今,我們只有憑藉那張老照片,去作無限的遐想和追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