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

東線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

《東線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中國市場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圖書,本書翔實記錄了蘇德之間的殘酷戰鬥。

基本介紹

  • 書名:東線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
  • 作者:(英)安德林,(英)華爾什
  • 譯者:李清站 等
  • 頁數:281
  • 出版社:中國市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1
圖書簡介,內容簡介,目錄,部分章節,

圖書簡介

版 次:1
字 數:360000
印刷時間:2009-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9204429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線戰場的戰鬥不僅規模罕見而且極其慘烈。1941年6月,希特勒下達開始 “巴巴羅薩”行動的命令後,138個師的德軍侵入蘇聯,開始了這場史無前例的侵略戰爭。四年後,大約200萬德國士兵和1100萬蘇聯士兵在戰爭中喪生。如同史達林格勒戰役一樣,庫爾斯克戰役等字眼深深地烙入了人們的記憶。本書翔實記錄了蘇德之間的殘酷戰鬥,書中附有大量戰爭中用到的車輛、武器裝備和士兵制服的圖片,以及展示各方部隊進攻方向的地圖,並為所涉及的戰役和事件配上了超過250 幅的珍貴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歷史事件,這一影響至今在世界各地仍隨時處可見。因而回顧歷史是我們不可推透的責任——它雖然不會使我們人人感到內疚和羞辱,卻會使我們深思進而使我們能採取某些行動來改變現狀。

目錄

Ⅰ “巴巴羅薩”計畫的準備
Ⅱ 向東方進軍
Ⅲ 第一個冬天
Ⅳ 向史達林格勒進軍
Ⅴ 史達林格勒戰役
Ⅵ 南方決戰
Ⅶ 庫爾斯克之戰及其後果
Ⅷ 冬季風暴
Ⅸ 史達林的夏季攻勢
Ⅹ 從維斯圖拉河到奧得河
Ⅺ 柏林的陷落

部分章節

Ⅰ “巴巴羅薩”計畫的準備
希特勒在波蘭、挪威,低地國家、法國和巴爾幹地區的軍事行動相繼獲勝後一把目光投向了蘇聯。
“巴巴羅薩。計畫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事行動,它在東線引發了蘇德之間持續近四年之久的戰爭。它不僅空前激烈,其野蠻程度和破壞性在戰爭結束的60年之後依然讓世人震驚。在軍事研究方面,東方戰場的戰鬥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學者。雖然蘇聯準備不足,卻承受住了德軍在1941年的進攻,並且逐漸而徹底地擊敗了侵略者。這一歷程不僅在世界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學術界和當代軍事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德國人無力回天,無法實現“巴巴羅薩”計畫的作戰目標,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大轉折。無法迅速戰勝擁有豐富資源的蘇聯使德國人不得不面對一場持久戰。事實證明阿道夫.希特勒企圖擊敗蘇聯的想法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夢想,但是希特勒在1941年實施這一計畫確實有一些不得已的因素。
“巴巴羅薩”計畫失敗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首先可以從希特勒對進攻計畫的諸多調整說起。為了實現其政治目的,希特勒從不恥於使用他在30年代苦心經營起來的戰爭機器,但當需要在蘇聯滿足其野心的時候,德國的武裝力量以及支撐它們的經濟基礎都顯得嚴重不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