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當峪村

東當峪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顏莊鎮東當峪村隸屬鋼城區顏莊鎮,位於萊城東南15公里、顏莊鎮西8公里處。西南是中當峪村,西北是木頭山村,東是北官莊村。現有258戶,758口人,人均耕地3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當峪
  • 行政區類別:村
  • 電話區號:0634
  • 郵政區碼:271100
  • 人口:758口人
  • 車牌代碼: 魯S
  • 人均耕地:300平方米
地名由來,發展歷史,歷史遺蹟,

地名由來

明朝洪武年間,朱姓遷此建村,起名朱全莊。因四面環山,林木茂密,無路通過,曾名擋峪,後諧音為當峪。因三村重名,該村居東,故名東當峪。村中現有李、王、董、黃、段、尚、劉、馮、張9姓,李姓居多,族姓之間不分眾寡、貧富,團結友善,和睦相處。

發展歷史

民國初,屬紅埠嶺鄉轄;1956年歸瀾頭鄉;1958年歸顏莊人民公社;1984年歸顏莊辦事處;1985年至今隸屬顏莊鎮。
要想富,先修路。為了發展經濟,村民自願出工,放炮鑿石,興修機動車路3條。1976年與西當峪通車,1980年與木頭山村通車,1981年與狀元溝通車。1995年顏莊鎮人民政府組織修築顏當瀝青路至村東首。日前村民的運輸工具有拖拉機18輛,三輪車5輛,汽車兩部,計程車3輛,機車56輛。
1958年以前,東當峪村屬嚴重缺水村。人畜用水要到瀾頭、柳橋峪、白馬峪、西當峪去挑。如遇大旱,缺水甚於缺糧,村民惜水如油,視水如命。村民先後人工打井4眼,水量均小。1968年,在時任書記李順實的帶領下,全體村民齊上陣,建起了一個長20米、寬13米、深7米的地下儲水池,把夏天的泉水儲存起來,供牲畜用水和灌溉附近農田。1970年在上級支援下,在村西古井南鑽深井一眼,結束了出村打水的歷史。1973年至1975年村民挖大口井一眼,在村南修長100米、高7米的揚水站一座,修水渠500米,原想用於灌溉農田,由於水源有限,不能用。後來揚水站倒塌,水渠被毀。1994年村民集資在村東鑽深井一眼。1999年5月1日村民吃上自來水。2000年在南山腳下修水池一座,鋪設管道600米,為改變村民的種植 結構打下了基礎。
1979年開始,村中先後辦起經銷點、理髮店、羊湯館、彈花坊、磨麵坊、饃饃坊、農副產品購銷點、服裝裁剪、機電焊接、屠宰點、水泥製品廠、空心磚廠。季節性家庭副業有粽子、元宵。1995年,村民開山鑿石,先後建起四座石子廠,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成為村民的經濟支柱。村裡的全於1993年組建建,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
東當峪村雖處山區,但興辦文化教育事業較早。1931年村中辦起私塾,後改名民眾學校,聘任李仁為教書先生,兩年後中斷。1957年在村西拆掉牛棚蓋起四間教室、一間辦公室,結束了出莊上學的歷史。1984年6月由東、中、西三當峪在村南建起當峪聯小,容納三當峪、木頭山、邱家屋的學生。1997年西當峪村民張漢仁捐資修建了自來水塔,徹底解決了學校用水問題。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2000年鋼城區人民政府審批該校為區級規範化學校。自1979年恢復高考制度到2002年,村里共考取了22名大中專學生。
1975年陰曆七月十五日村中通電。截止2002年,家家都有電視機,其中彩電占60%;有40%的戶買上了VCD;村中安裝電話117部。
東當峪村民自古就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時期,王玉傑等英勇犧牲,解放戰爭時期,李樸實、李天成為國捐軀。今天的東當峪村人,正發揚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精神,努力建設自己的家園。
站在村南大封山上的禁青碑前俯視東當峪村,村子恰似建在一個烏龜頭上,烏龜頭下有一條長600米東西走向的石河。1987年以前,河中泉水四季流淌,清澈見底。夏天時附近村民常在河旁的青石板上納涼,或蹚河嬉戲,其樂無窮。近幾年,天氣大旱,清涼的泉水不再見,只有夏日雨水大作時,河水湍流,經溝里水庫流入汶河。石河上有三座石橋供河南北村民來往。向陽橋的東面生長著一棵千年槐,夏天村民多來樹下乘涼暢談。

歷史遺蹟

大封山:原名興龍山,清朝光緒年間,為慶祝萊蕪縣令賜給的禁青碑而改名。意思是封山造林,禁止放牧,造福後代。
禁青碑:大清光緒年間,紅埠嶺一帶十幾人經常結夥來東當峪南山上伐樹,東當峪村民董曰全、王炳玉、王炳坡等,領導村民趕走了伐樹人員,併到縣政府告狀。為伸張東當峪村民的正義之舉,以示後人,罰伐木人鐵索兩掛,送給東當峪作為見證,縣令賜石碑一塊,安放在大封山上,碑文曰:“興龍山為靈秀之山,禁斧斤之伐,若有不遵,送官究責。”並刻有令印,文化大革命期間,石碑被毀壞。
向陽橋:坐落在村民李果實大門前。朱姓建村後,聘請萊城東關村的李先生設計命名,協助建造。建成的當天,竣工慶典儀式開始時分,突然天空烏雲滾滾,頓時雷電交加,一場洪水將橋衝垮,只剩下6塊石頭頂著兩塊長1.5米的石板。後來河上其他堅固的石橋都被衝垮過幾次,但這半截石橋始終安然無恙。
千年槐:唐朝時栽植,樹腰圍4.8米,樹幹高3.2米,樹冠覆蓋地面320平方米之多。由於距東當峪村李偉、李華、李仁、李章、李仙、李建六大家宅基較近,故屬六大家所有。1980年賣給了辛莊鎮興隆莊一李姓木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