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農業志》是李振芳,石華川,宋維強,劉法舜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營市農業志
- 作者:李振芳、石華川、宋維強、劉法舜
- 出版時間:2004年06月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東營市農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農業經濟、種植業、農業開發、農業教育、農業管理等。
作品目錄
封面
東營市農業志
著作權頁
圖片
東營市政區圖
題詞
1999年6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黃河三角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姜春雲(右二)到東營視察、訪問農民家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左三)視察大王農茂集團
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南起(右五)視察東營農業綜合開發
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志浩(右一)檢查指導東營農業工作
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前中)檢察指導東營設施農業
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春亭(右三)檢察指導東營農業開發
國家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隋鵬飛(左三)到橫店草業公司黃河南農場檢察指導工作
山東省農業廳廳長戰樹毅(右二)在副市長周連華(左一)、市農業局局長宋金蘭(右一)陪同下到黃河口治蝗飛機場檢查指導工作
中共東營市委書記石軍(右二)到農村調研
中共東營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國信(右一)調研農業生產情況
野生蘆葦
檉柳林
黃河三角洲新生地
軍墾戰士安營紮寨
20世紀50年代黃河三角洲荒原開墾
濟南軍區軍馬場於50年代建場
濟南區司令員楊得志(左三)視察軍馬場
1999年5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農業開發研討會在東營召開
2001年3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正式確認東營市為“國際綠色產業示範區”
2001年11月黃河三角洲農業綜合開發日本政府貸款項目開工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
中低產田改造
萬畝棉田
開發的萬畝稻田
桑蠶開發樣板園
中國蘆筍之鄉——北宋鄉
東營市獨創農業綜合開發模式——上農下魚
墾利縣萬畝蜜桃園
凱銀特菜
冬棗
黃河口麻灣西瓜
對蝦
文蛤
梭子蟹
黃河口毛蟹
名牌證書
黃河刀魚
黃河口鱉
棉花大豐收
廣北牌奶粉
半球牌麵粉
豐收樂
東營市1 983—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示意圖
東營市1983—2002年農牧漁業總產值示意圖
小康村
豐收喜慶、舞龍燈
2002年3月村村通自來水
1992年1 2月村村通電
2002年9月村村通客車
深圳農展會招商簽字儀式
上海農展會的東營展位
農展會上東營綠色食品深受歡迎
1999年11月,“中韓農業學術研討會暨技術交流會”在東營召開
2000年4月,全國跨世紀農民培訓工程現場會議在東營召開
新加坡外商來東營考察農業開發
飼料(青)貯技術現場會
小麥良種繁育基地
波爾山羊繁育基地
東營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前處理室,被檢測產品前處理
原子吸收室,檢測農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
氣液相室,檢測農藥、獸藥殘留量
標準化室內育苗
中國東營鹽生植物園
大棚育苗
飛機治蝗
“非典”防治農用車消毒
農田噴灌作業
東營市農業局局長宋金蘭
東營市農業局領導研究工作
《東營市農業志》編審人員合影
《東營市農業志》編委會辦公室人員合影
東營市農業局辦公大樓
東營市綜合農業區劃圖
黃河三角洲綠色產業示範區總體規劃布局圖
東營市土壤圖
黃河從這裡入海
目錄
東營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東營市直部門(行業、單位)志審稿小組
《東營市農業志》編纂機構、人員名單
序 一
序 二
凡 例
綜 述
大事記
第一篇 農業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貌
第一節 地勢
第二節 地貌類型及分布
第二章 農業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氣候資源
第三節 水資源
第四節 生物資源
第三章 農業自然災害
第一節 早澇災害
第二節 風災
第三節 霜凍害
第四節 雹災
第五節 蟲災
第六節 風暴潮災害
第二篇 生產關係變革
第一章 生產關係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廢除封建土地制度
第二節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第三節 農村人民公社
第二章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二節 雙層經營體制
第三節 產業結構調整
第四節 土地延包
第五節 改革開放試點縣
第三篇 農業經濟
第一章 農業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建國前的農業經濟
第二節 建國後至建市前的農業經濟
第三節 建市後的農業經濟
第二章 農業區域分布
第一節 南部山前沖積平原糧、菜、果區
第二節 西部黃泛平原棉、糧、副區
第三節 東部濱海平原牧、林、糧區
第四節 現代黃河三角洲林、牧養護區
第五節 沿海灘地漁、鹽、貝區
第三章 人口與農業勞動者
第一節 人口與農業勞動力
第二節 人口分布與密度
第三節 農業人口比重與淨增長
第四節 農業勞動力素質
第四章 農業投入
第一節 農業資金投入
第二節 農用物資
第三節 農村用電
第五章 農業生產結構與經濟效益
第一節 農業生產結構
第二節 農業淨產值和農業增加值
第三節 勞動生產率
第四節 土地產出率
第五節 主要農副產品生產成本及收益
第六章 農民收入及生活水平
第一節 農民生活水平
第二節 農民收入
第三節 農民消費
第四篇 種植業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耕作制度
第三章 糧食作物
第一節 小麥
第二節 玉米
第三節 大豆
第四節 水稻
第五節 高粱
第六節 穀子
第七節 甘薯
第八節 其他雜糧
第四章 經濟作物
第一節 棉花
第二節 花生
第三節 小油料作物
第四節 其他經濟作物
第五章 蔬菜作物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大白菜
第三節 茄果類
第四節 芹菜
第五節 韭菜
第六節 大蒜
第七節 蘆筍
第八節 蓮藕
第九節 西瓜甜瓜
第十節 食用菌
第十一節 蔬菜保護地栽培
第六章 藥用作物
第一節 丹參
第二節 薄荷
第三節 板藍根
第四節 甘草
第五節 黃芪
第六節 黃芩
第七章 飼料作物
第五篇 農業開發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荒地資源與早期農業墾殖
第一節 荒地資源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農業墾殖
第三章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第一節 引黃灌溉
第二節 井灌
第三節 節水灌溉
第四節 澇窪鹽鹼地改造
第五節 水土保持
第四章 糧食生產基地和噸糧田建設
第一節 糧食生產基地建設
第二節 噸糧田建設
第五章 三黃農業開發
第一節 黃河三角洲農業綜合開發試驗項目
第二節 黃淮海平原開發與黃河三角洲農業開發
第六章 農業綜合開發
第一節 土地綜合治理
第二節 多種經營項目建設
第三節 引用外資農業開發
第七章 專項農業開發
第一節 高效生態農業
第二節 高產高效優質農業
第三節 農村扶貧開發
第四節 農業開發樣板園
第五節 農業龍頭企業
第六篇 農業教育與科技
第一章 農業教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等農業教育
第三節 農業成人教育
第二章 農業科學研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科研機構
第三節 獲獎成果
第三章 農業技術推廣
第一節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第二節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第三節 農業技術推廣成果
第四章 種子工作
第一節 種子工作的演進
第二節 良種繁育與推廣
第三節 種子管理
第四節 種子經營
第五節 種子檢驗
第五章 土壤肥料
第一節 土壤肥料技術的推廣沿革
第二節 土壤調查
第三節 土壤利用和改良
第四節 肥料
第六章 植物保護
第一節 病蟲草鼠害的發生與演變
第二節 病蟲草鼠害的防治
第三節 東亞飛蝗的發生與防治
第四節 美洲斑潛蠅的發生與防治
第五節 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
第六節 植物檢疫
第七節 農藥與藥械
第七章 農業環境保護
第一節 農業環境質量監測
第二節 農業環境管理
第三節 農業環境治理
第八章 農村能源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沼氣建設
第三節 省柴節煤灶
第四節 新能源開發利用
第七篇 農業管理
第一章 農業法規和標準
第一節 農業條例和法規
第二節 農業標準化
第二章 計畫財務管理
第一節 農業計畫
第二節 農業統計
第三節 財務管理
第三章 農業經營管理
第一節 農業生產合作社時期
第二節 人民公社時期
第三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時期
第四章 農業產業化經營
第一節 組織形式
第二節 經營方式和內容
第五章 農民減負
第一節 減負工作
第二節 農村集體財務管理
第三節 農村稅費改革
第六章 對外合作與交流
第一節 經濟技術合作
第二節 科學技術交流
第三節 招商引資
第八篇 農業機械和農業機械化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傳統農具
第一節 古代農具
第二節 近代農具
第三章 現代農具
第一節 固定動力
第二節 行走動力
第三節 耕作機具
第四節 播種機具
第五節 植保機具
第六節 灌溉機具
第七節 收穫機具
第八節 加工機具
第九節 運輸機具
第十節 農田基本建設機具
第四章 農業機械化水平
第一節 農機化裝備水平
第二節 農機化作業水平
第五章 農機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管理內容
第六章 農機服務
第一節 生產服務
第二節 農機技術培訓
第三節 農機推廣
第四節 農機維修
第五節 農機具供銷
第六節 農機工程開發
第九篇 農牧場
第一章 廣北農場
第一節 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科研與良種推廣
第三節 農業機械化
第四節 種植業
第五節 畜牧業
第六節 工副業
第二章 黃河農場
第一節 建制沿革
第二節 農場建設
第三節 生產經營與管理
第四節 農業科技推廣與套用
第五節 種植業
第六節 工副業
第七節 畜牧業
第八節 林業
第三章 渤海農場
第一節 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種植業
第三節 農業科研與推廣
第四節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與農業機械化
第五節 工副業
第六節 養殖業
第四章 畜禽良種場
第一節 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畜牧業和海水養殖業
第三節 種植業
第四節 林業
第五章 南郊畜牧場
第一節 建制沿革
第二節 畜牧業
第三節 種植業
第四節 工副業
第十篇 勝利油田和濟軍生產基地農業
第一章 勝利油田農業
第一節 油田農業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油田農業管理機構
第三節 農業生產
第四節 油田農業科技
第二章 濟軍生產基地農業
第一節 基地概況
第二節 生產基地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農業生產
第十一篇 農業機構和幹部職工隊伍
第一章 農業管理機構
第一節 市級農業管理機構
第二節 縣區級農業管理機構
第三節 職責職能
第四節 農業幹部職工隊伍
第二章 行政科室
第三章 局屬事業單位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事業單位簡況
第四章 局屬企業
第一節 原東營市農業局下屬企業
第二節 原東營市農機局下屬企業
第十二篇 黨群組織和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章 機關黨建
第一節 組織建設
第二節 黨員構成
第三節 黨員教育
第二章 紀檢與監察
第一節 黨風黨紀教育
第二節 廉政制度建設
第三節 源頭治理工作
第三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婦委會
第四章 學會協會
第五章 精神文明建設
第十三篇 縣區農業局簡介
第一章 東營區農業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構沿革
第三節 機構設定
第二章 河口區農業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構沿革
第三節 機構設定
第三章 廣饒縣農業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構沿革
第三節 機構設定
第四章 墾利縣農業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構沿革
第三節 機構設定
第五章 利津縣農業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構沿革
第三節 機構設定
第十四篇 生產習俗和農諺
第一章 農業漁業生產習俗
第一節 農業生產習俗
第二節 漁業生產習俗
第二章 節日習俗
第三章 時令與農事物候
第一節 時令與農事
第二節 時令與物候
第四章 農諺
第一節 農作物諺語
第二節 農事諺語
第三節 時令諺語
第四節 氣象諺語
第五節 其它諺語
第十五篇 人 物
第一章 領導人物
第一節 市農業局領導簡介
第二節 縣區農業局局長簡介
第二章 先進模範人物
第一節 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和先進人物簡介
第二節 省級農業勞動模範
第三節 市級農業勞動模範
第三章 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第一節 東營市農業局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第二節 縣區農業局、農場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附 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山東省農藥管理辦法
山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
山東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
東營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意見
中共東營市委、東營市人民政府關於在全市實行農民負擔規範化管理的意見
東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農業局關於切實做好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中共東營市委、東營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
為《東營市農業志》提供初稿和資料的人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