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瀼口鎮

東瀼口鎮

位於湖北省巴東縣的長江北岸,與縣城隔江相望。巴東縣共設5個區,東瀼口鎮現域隸屬江北西瀼區。自古有“扼川鄂咽喉,據江北門戶”之稱的東瀼口。是旅遊和工業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瀼口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巴東縣
  • 電話區號:0718
  • 郵政區碼:444300
  • 面積:101平方公里
  • 車牌代碼:鄂Q
概況,位置,面積,歷史,清前時期,晚清時期,民國時期,蘇維埃區鄉時期,共和國成立後,行政區劃,地質地貌,地質,地貌,主要山峰,河流溪溝,天然洞穴,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旅遊資源,自然災害,洪澇,旱災,蟲災,獸災,冰雹災,寒 潮,風災,土石流,地震,滑坡,人口民族,人口總量,人口變動,人口構成,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控制,民族結構,民族分布,民族工作,民族管理機構,

概況

位置

東瀼口,1993年7月1日置鎮,巴東縣轄,位於長江北岸,東經110°18′-110°30′、北緯31°01′-31°07′,與巴東縣城黃土坡小區隔江對峙。東挨秭歸縣洩灘鄉,西接巴東縣官渡口鎮,北鄰巴東縣溪丘灣鄉,南濱長江。官(渡口)東(瀼口)通鄉油路橫穿東西,209國道縱貫西域。鎮政府駐地原址東瀼口,1999年11月1日移民搬遷到雷家坪,東距三峽壩址三斗坪64公里,西距巴東長江大橋8公里,順江東下736公里抵省會武漢,溯江西進538公里至重慶市府,沿209國道北上570公里入古都西安,經巴東縣城南行200公里達恩施州城。扼川鄂咽喉,據江北門戶。
東瀼口鎮

面積

全鎮總面積101平方公里(151500畝)。2005年,耕地14.4平方公里(21551畝),園地22.3平方公里(33499畝),林地47.2平方公里(70800畝),水域8平方公里(12000畝),城鄉居民用地2.8平方公里(4200畝),工礦用地0.2平方公里(300畝),交通用地2.5平方公里(3750畝),草地及岩殼3.6平方公里(5400畝)。鎮域東西長14.7公里(陽坡茅家溝至龍會觀),南北寬10.3公里(大陽周寺灣至長江)。與外鄉鎮接壤邊界線52公里,其中,縣界11公里,鄉鎮界41公里。長江河岸線12.7公里。
建國初期,鎮域耕地面積36040畝,由於增加園地、各項建設占地、庫區淹沒及退耕還林等面積,到2005年,減少到21551畝,淨減14489畝,減40.20%。
56年來,全鎮各族人民依靠科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使境內國土面積結構由單一種植型向多種經濟型轉化。

歷史

據《湖北通志》云:“夔人謂山澗之流通江者曰瀼,居人分其左右,謂之瀼東瀼西”。因地處店子河通往長江之入口,且居南宋縣城(舊縣)之東,東瀼口隨之故名。

清前時期

東瀼口,商代設郡時,郡址雷家坪;西周時期屬夔子國地;秦至西漢隸南郡巫縣地;東漢歸吳地;三國章武元年為宜都郡地;三國永安3年至南朝,為建平郡地;北梁普通6年歸信州信陵郡;北周天和3年(公元568年),置於樂鄉;隋開皇18年(公元598年)隸屬巴東縣(隋末至北宋時期,鎮域舊縣坪村南部長江邊是巴東縣城所在地)。

晚清時期

據《巴東縣誌》載:承前清制,編戶八里,以前四里(在市、長豐、清平、安居)並為一里為前里,以後四里(前一、二都,後一、二都)並為一里稱后里。里下編十甲。前里,大略以在市里為四、八甲 ,長豐里為一、三、五、十甲。青坪里為七、九甲,安居里為二、六甲。后里,大略以前一都為一、三、五、七甲,後一都為二、四、六、八甲,前、後二都分別為九、十甲。是時,東瀼口鎮現轄區分別隸屬前里中在市裡的四、八甲,其中,鎮域舊縣、陰坡、威靈觀、鄔家灣屬前里四甲;牛心寨、羊乳山、石板場、東瀼口、沙帽山、楓溪、牛家坪、場橋嶺、稅家坡、楊家坪、構坪屬前里八甲。

民國時期

民國初至20年(1931),巴東全縣劃為16區,習常按地域稱為左六區、中四區、右六區。為地方團總控制。東瀼口鎮現域分別隸屬左六區的牛洞區、麥豐區管轄,牛洞區區址牛洞坪,轄店子河以東地區;麥豐區區址二埫埡,轄店子河以西地區。
21年,劃6個區,鎮域隸屬第二區公所(曾家嶺)管轄。
25年,劃4個區,區公所改為區署,鎮域隸屬第一區署(初設營沱,後遷萬戶沱)的西瀼鄉管轄。
26年,區署不變,減並聯保。
30年(1941),推行新縣制,裁撤第一區署,其所轄保直屬縣。

蘇維埃區鄉時期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間,中國共產黨湘鄂西黨組織領導人民創建革命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權,所設政區因革命戰爭的形勢而形成,鞏固或淪失,區劃即無定界。
1930年5月至1932年8月,巴歸興縣革命委員會在江北政區範圍內,先後設4個區蘇維埃政府,區下設鄉蘇維埃政府。即:牛洞區、麥峰區、火峰區、平陽區。牛洞區為第一區,轄西陵、構坪、牛洞、甘坪、羊乳5鄉;麥豐區為第二區,轄大坪、月明、舊縣、麥峰4鄉;火峰區為第三區,轄蔡家、水獺2鄉,平陽壩區為第四區,轄平陽、小龍、白灣、柏楊、舒家5鄉。
1932年,各級蘇維埃政府遭到破壞。
1949年8月,江北地區解放。設江北區人民政府,轄平陽鄉、西陵鄉。東瀼口鎮現域隸屬西瀼鄉,沿襲保、甲制。

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11月至1950年2月,巴東縣共設5個區,東瀼口鎮現域隸屬江北西瀼區,沿襲保甲。
1950年3月至1951年1月,全縣調整為5區1鎮,東瀼口鎮現域屬西瀼區,廢止保、甲,下設村,村下設組。
1951年2月,全縣改為8區1鎮,6月設第9區,1952年5月,增設第10區,東瀼鎮現域均屬一區(平陽壩),區下轄相當於鄉級政權的村。
1952年4月,建立鄉級政權—鄉人民政府。1953年4月10日,各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作為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東瀼口鎮現域時為羊乳山鄉、陰坡鄉、牛洞坪鄉、金家山鄉、西陵鄉、舊縣坪鄉、構坪鄉、大坪鄉和東瀼口鎮(鄉級鎮)均隸屬第一區管轄。
1956年2月,全縣225個鄉減並為129個;8月區改以區公所駐地為區名,一區更名為平陽壩區,共轄14鄉。東瀼口現域時為牛洞坪鄉、西陵鄉、構坪鄉(東瀼口鎮合併)、舊縣坪鄉、大坪鄉(陰坡鄉合併),焦家灣村時為紅花嶺鄉隸屬第三區(官渡口區)轄。
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下轄管理區,廢區鄉,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東瀼口鎮現域(除焦家灣外)時為5個鄉改為5個管理區,均受群力人民公社(平陽壩區更名為群力人民公社)管轄。下轄的村組改為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
1961年7月,調整管理體制,群力公社撤銷,原管理區改為人民公社,歸屬平陽壩區。
1966年12月,官渡口區紅花公社(焦家灣、五里堆、紅花嶺3個村)與平陽壩區舊縣公社合併為紅旗公社,隸屬平陽壩區。1973年8月,紅旗公社更名為舊縣公社。
1975年2月,撤區並社。並構坪、西陵、牛洞、大坪、舊縣5個公社為東瀼口公社。
1983年5月,改革體制,政社分設,東瀼口公社分為東瀼口鄉和牛洞坪鄉為溪丘灣區管轄。
1984年5月至1988年8月,東瀼口鄉和牛洞坪鄉分為紅花嶺、舊縣坪、大坪、牛洞坪、西陵、東瀼口6個小鄉為溪丘灣區管轄。
1988年8月28日至1993年6月30日,溪丘灣區撤銷,原6個小鄉合併為東瀼口鄉。
1993年7月1日,紅花嶺、五里堆2村劃屬官渡口鎮,其餘22個村179個村民小組建置為東瀼口鎮(1999年11月1日鎮政府駐地從東瀼口移民搬遷至雷家坪)。

行政區劃

1949年8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北省軍區獨立第一師解放了巴東江北部分地區,以三團組成巴東縣臨時人民政府,下轄平陽、西瀼2個鄉人民政府。西瀼鄉人民政府駐上構坪核桃樹農民家,鄉長龐振東,副鄉長稅永澤,工作保員17人,轄17保(沿襲國民黨保甲制度)。東瀼口現域屬8-17保。
1949年11月5日,東瀼口現域屬西瀼區管轄,沿襲保甲。
1951年, 巴東縣改設8區1鎮,現域(除焦家灣村)隸屬第一區—--平陽壩區。
1952年4月,建立鄉級政權--—鄉人民政府,東瀼口現域設有東瀼口鎮、構坪鄉、西陵鄉、金甲山鄉、牛洞坪鄉、羊乳山鄉、陰坡鄉、大坪鄉、舊縣鄉,隸屬第一區。焦家灣村屬紅花嶺鄉隸屬第三區(官渡口)管轄。
1956年2月,金甲山鄉、牛洞坪鄉、羊乳山鄉(除現陳家嶺村外)合併為牛洞坪鄉,陰坡鄉與大坪鄉合併為大坪鄉,現陳家嶺村、構坪鄉、東瀼口鎮合併為構坪鄉。其互助組轉為農業合作社(初級社或高級社)。
1958年10月,群力公社成立,現域分為5個管理區(除焦家灣村外),下設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
1961年7月,群力公社撤銷,原管理區改為人民公社,隸平陽壩區。
1966年12月,官渡口紅花公社與平陽壩舊縣公社合併為紅旗公社,隸屬平陽壩區。現域共分構坪公社、西陵公社、牛洞公社、大坪公社和紅旗公社5個公社。
1976年,東瀼口公社中心大隊(現官渡口鎮五里堆村)由8個生產小隊並為7個生產小隊,全公社由193個生產小隊並為192個生產小隊。
1983年5月,東瀼口公社分為東瀼口鄉(西陵、構坪、舊縣坪、大坪、紅花嶺)和牛洞坪鄉為溪丘灣區管轄,共轄24個生產大隊,192個生產小隊。
1984年5月,東瀼口鄉和牛洞坪鄉分為紅花嶺、舊縣坪、大坪、牛洞、西陵、東瀼口6個小鄉為溪丘灣區管轄。1985年原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小隊改為村民小組,其村名稱有所變化。
1988年10月撤區並鄉,撤掉溪丘灣區,將紅花嶺,舊縣坪,大坪,牛洞坪,西陵,東瀼口六個小鄉合併為東瀼口鄉,轄24個行政村,1992年東瀼口鄉改為東瀼口鎮,同年,為了將太磯頭作為官渡口鎮政府三峽移民搬遷的新址,東瀼口所轄的紅花嶺村和五里堆村劃官渡口鎮管轄,該鄉所轄22個村。

地質地貌

地質

鎮域地層比較完整,總厚度2050-2800米,與下伏二迭系呈整合接觸。以碳酸鹽岩沉積為主,為紫紅色砂質泥岩和泥質碳酸鹽岩。東瀼河以東地層含煤豐富,沿江地區為沖積層。其地質構造為東西向構造帶,由中生代及古生代地層組成東西向線性褶皺,次為壓性、壓扭性斷裂,受新華夏系聯合弧的複合作用,為北亞帶。

地貌

鎮域地勢東北稍高,西南略低,山脈參差起伏,不成明顯走向,屬巫山余脈延踞。東部地形陡峻,有龍會觀山峰突起,海拔1700.7米,為全鎮制高點,西部地勢較為平緩,境內最低點紅廟嶺江邊,海拔66.8米,亦為全縣最低點。隨著三峽工程進程加快,江岸海拔相應提高,東瀼河及沿江溪溝出口形成內河湖泊。全鎮高山占2%,二高山占44%,低山占54%。
境內溝壑密布。中部東瀼河將全境自然切成東西兩大板塊。東部牛口河與宜昌市秭歸縣形成明顯分界線。西部神農溪支流茅家溝與溪丘灣鄉分界。

主要山峰

龍會觀 又名龍會山。位於金甲山村3、4組,屬巴東、秭歸、興山三縣交界地,素有“一腳踏三縣”之說。主峰海拔1700.7米,山勢峻峭,雲霧繚繞,峰頂建觀、圮。觀頂峰腰有冰、火、風三小洞。夏天,冰洞有冰涼,風洞有風爽;冬天,火洞溫高熱,風洞風更寒。
牛角尖 位於牛洞坪村2組,海拔1248.6米,山峰形似牛角而故名。
金甲山 位於金甲山村3組,與溪丘灣鄉鄰界,占地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72米,因土質呈金黃色,山形似古時的盔甲而命名。
羊乳山 位於羊乳山村9、10、11、12、13組,主峰海拔1158米,群峰似羊之乳頭而得名,羊乳山茶,色微白,歷為巴東名茶,曾是乾隆貢茶。
白虎雲 位於羊乳山、上構坪、陳家嶺三村交界處,海拔988米,占地1平方公里,岩山突起,高聳入雲,形似白虎。
卡子嶺 位於孟家埡村6組,與秭歸交界,海拔1288.1米,因山嶺曾經設過卡子故稱。
威靈觀 位於焦家灣村1、2、3組,海拔776.1米,占地4平方公里。據傳,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由馬興科等人在山項上募修一廟(1948年毀),取名“威龍觀”,後因當地人常進廟求神顯靈,習稱威靈觀。
紗帽山 位於東瀼口村1組,又稱邵家包。據傳北宋寇準在巴東任縣令時,長江洪水漲至大堂門檻,濃霧彌天,寺院和尚力勸寇公將紗帽投入江中,頓時水退去散,寇公跪拜天神,忽見沙帽騰空,定神觀之,對面江北一山如是紗帽,故名紗帽山。後,見江北舊縣未當要衝,不能控馭“南蠻”,即上書皇上,請將向靈異(漢景帝二年以進寶狀元被封為中路金甲大將軍附馬公)之墓從金子山天堂地移往紗帽山,旨允。後在其墓葬處修建了縣衙署。今峽江一帶土家向氏後裔常瞻仰崇拜。

河流溪溝

東瀼河 又名東瀼溪,是東瀼口鎮主要河流,源於溪丘灣鄉甘坪東北部罐子口,匯6條小溪至兩河口止(長約8公里),稱板橋河。向南延伸至柚子樹大橋長約7公里,稱店子河。再向南延伸2公里注入長江,稱東瀼溪。板橋河、店子河、東瀼溪將全長17公里的東瀼河自然分成上、中、下游,把東瀼口鎮切成東、西兩大板塊。該河河床均寬20米,流速0.4米/秒,多年平均逕流量1.18億立方米,流域面積65平方公里。其支流王家河上段叫紫陽溝,為常流溪,南流於兩河口注入,全長約5公里。
牛口河 源於孟家埡東北城包,全長約5公里,南注長江,均寬15米,與秭歸形成分界線。
寶塔河 源於西陵劉家埡,常流水,南向注入長江,全長約3.5公里。
紙廠溝 又名小溝,源於上構坪九條嶺,西北向經陳家嶺注入東瀼河,全長約3.5公里。
硝洞子溝 源於上構坪響水河,西北向經陳家嶺注入東瀼河,全長約3.5公里。
嚴家大溝 源於牛洞千軍坪,西北向經羊乳山注入東瀼河上游板橋河,全長約3公里。
付家河 源於牛洞東南城包,西北向注入東瀼河上游板橋河,全長約3公里。
鄧家溝 源於金甲山村龍會觀,北向注入東瀼河上游板橋河,全長約5公里。
王家河 位於大坪與溪丘灣下莊坡交界處,源於溪丘灣鄉梁家埡紫陽溝,屬紫陽溝下游,長2公里,東南向注入東瀼河,屬東瀼河支流。
劉家溝 源於石板,全長約3公里,東南向注入東瀼河中游店子河。
史家溝 源於白泉寺,東南向注入東瀼河中游店子河,全長約2.5公里。
洞子溝 源於舊縣坪鄔家灣,南向注入長江,全長約3公里。
大溪溝 源於焦家灣威靈觀,南向注入長江,全長約3.5公里。
茅家溝 源於麥豐張家坡,西北向匯合孫家溪,注入神農溪,流經鎮域3公里,是本鎮與坪陽鎮分界線。
紅沙溝 源於二埫埡,流經劉家河溝、孟家河溝,西北向匯入孫家溪注入神農溪,流經鎮域3公里,是石樑子村與陽坡村分界線。
此外,境內還有奔東溪、馬蹄溝、寨溝、龍洞子溝、許家大溝、宋家大溝等。

天然洞穴

硝仙洞 又名硝洞子,位於陳家嶺村西南部,海拔280米處,距東瀼河350米,因洞中有古人熬硝的痕跡而命名。洞長約3000米,洞口有“會客樓”,分3洞深入,主洞靠東。主洞中有“蠟燭部”、“鳳梨台”、“水田壩”、“天生橋”、“牛肝馬肺”、“唐僧取經”、“百馬追銀龜”、“將軍戲美人”、“皇宮招駙馬”等景觀,有待開發。
大洞子 又名萬人洞,位於舊縣坪村東部。因洞大可容萬人而故名。該洞寬敞明亮,洞高20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洞深處,洞中有洞。有探險者得知,延小溶洞北入,可走大半天。洞口有一石獅,傳說,因去徐家灣偷吃莊稼被狩獵者打掉一隻耳朵,逃至洞口餓死成石。洞頂清泉點滴。相傳過去幾百窮苦百姓在此避難,洞口設有鐵門,一夥“棒老二”謊稱救命騙入用順刀將百姓全部殺死,血流洞子溝。
猴子洞 位於陳家嶺村西南東瀼河畔,主洞高5米,深約11米,寬8米,洞側有洞,洞內有石“樓”。從前常住猴子,60年代住有向、孔姓兩戶人家,80年代為縣公路段炸藥倉庫。後,被三峽水域淹沒。
此外,天然小溶洞近百,不一一例舉。

氣候

鎮境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無高寒。冬季(一月)平均氣溫6.8℃,夏季(七月)平均氣溫29.4℃,年平均氣溫18.6℃。全年無霜期310天,年平均氣溫之高,無霜期之長,為全縣各鄉鎮之最。年降水量1100毫米,年降雨日65天。三峽庫區水位上漲後,沿江河谷地區夏季平均氣溫下降2℃。
鎮境太陽輻射總量為99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為1650小時,平均每天日照約4.5小時。農作物光能利用率低,水稻、小麥為0.7%,玉米、薯類為1%。
境內季節變化明顯,最大月溫差15℃。氣溫立體分布規律是:海拔提升100米,1月份降低0.58℃,2、3月份降低0.66℃,4、5、6月份降低0.64℃,7月份降低0.66℃,8月份降低0.68℃,9月份降低0.64℃,10月份降低0.60℃,11月份降低0.61℃,12月份降低0.56℃。
在秋冬季,地溫隨地層深度加深而增高,春夏季則反之。耕作層10厘米的各月平均地溫要比地面溫度高0.2-3.1℃,7-9月份均高出2℃以上,秋冬季只高出1.4℃。
在長江河谷地區≥10℃積溫為5000-6000℃,持續270天。金甲山、牛洞、二埫埡、西陵地區≥10℃積溫為3000-4700℃,持續200天左右。一般,積溫隨海拔高度而減少。
鎮境降水建國以來最多的年份是1954年,達1500毫米,最少的是1959年,只降水500毫米。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
鎮域年風速普遍較小,平均風速為1.5-3.4米/秒,平均風向頻率3.2%,風向多為偏東風和偏東南風。北風和西風頻率低,大風只在少數年份出現,一般為雷雨大風或寒潮大風。雷雨大風多出現於5-8月份,平均風力達6級。最大可達8級以上。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鎮境水域總面積8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總量1.43億立方米,地下水0.32億立方米,加上長江過境容水762.25億立方米,共有764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7.56億立方米。鎮境坡陡谷深,除牛洞、西陵地區可少量引溪河水進行農田灌溉外,大部分溪河水引用難度較大。地下水埋藏深,出露低,難以開發利用。鎮境農田灌溉用水主要依靠降水和水庫堰塘蓄水。
鎮境水能蘊藏量0.71萬千瓦,可利用量0.51萬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50.5千瓦。按2005年人口計算,平均擁有量為0.20千瓦。
境內東瀼河多年平均流量3.17立方米/秒,理論蘊藏量0.16萬千瓦,可開發利用0.04萬千瓦。

土地資源

1949~2005年,本鎮每人平均占有土地面積明顯下降:1949年為10畝/人,2005年為6畝/人。
2005年,在土地總面積15.15萬畝中,農用耕地占14.26%,經濟園地占22.08%,林業用地占46.73%,水面占7.92%,草地及岩殼占3.56%,城鄉居民及工礦用地占2.97%,交通用地占2.48%,全鎮土地利用率達88.52%。
鎮境土壤類型有紫色土、石灰(岩)土和黃壤3種。
紫色土 由紫色砂岩和紫色頁岩風化發育而成,呈穩定的紫色,主要分布於鎮境海拔800m以下舊縣、大坪地區,占總面積的48%,適宜糧食、水果及其他經濟作物生長。
石灰(岩) 成土母質為石灰岩和泥灰岩,主要分布於大坪西部、西陵東部,占總面積的22%,適宜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生長。
黃壤 成土母質為石灰岩和石英砂岩,形成濕潤中亞熱帶生物氣候條件下,主要分布於構坪、大坪、牛洞地區,占總面積的30%,適宜糧食、油料及其他經濟作物生長。
鎮境土壤類型多樣的特點,為生態特區建設提供著優越條件,鎮域耕園地占總面積的36.34%,現已構築低山柑桔高山桑的良好生態格局,鎮域非耕園地占總面積的63.66%,雖然大於25度的坡地占非耕園地的70%,但因氣候適宜,光照充足,林業植被生長極為壯實,水土流失情況相對減少。隨三峽庫區水位上漲,沿江河谷地區多為滑坡,嚴重影響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
鎮境耕作土壤的土體厚度,一般在60-100cm之間,耕層深度在16-20cm者占耕地的80.10%;質地以中壤為主,過粘過砂者較少;中性和鹼性者比重大,PH值在6.6-8.5的面積占耕地的81.43%;平均容量值為1.374克/立方厘米,代換量多為5-10毫克當量/百克土,大部分土壤的通透性能差,保水、保肥性能弱。全鎮土壤有機質含量中等,耕作土壤中的含量一般在1%-3%,非耕作土壤大於2%的占53.53%。耕作土壤中全氮含量在0.1-0.2之間占57.64%,土壤中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都普遍較低,鉀的含量則屬中等。

礦產資源

鎮境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有煤礦、石灰石、頁岩礦、鐵礦、銅礦等。
煤礦 鎮境東瀼河以東地區煤礦儲藏豐富,總儲量4500萬噸,主要分布於麂子岩、寶塔河一帶,約占全縣儲量的50%,可開發2500萬噸。境內煤層屬侏羅系----三迭系下統香溪煤系,為無煙煤,發熱量平均(加權)4500千卡/公斤,適作民用和動力用煤。
煤礦開採,歷史久遠。2005年全鎮原煤採掘量達7.5萬噸。鎮域主要煤礦開採企業有:麂子岩煤礦、寶塔河煤礦、馮家灣煤礦。
石灰石 鎮境石灰石礦分布廣,儲量大,質量高,儲藏量約45000萬噸。石灰石礦開發歷史久遠。20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末,鎮域規模較大的石灰廠有八一大隊石灰廠、店子河石灰廠、洞子溝石灰廠、小溝石灰廠、賈家坪石灰廠。在移民搬遷高峰的20世紀90年代,鎮境利用石灰石礦製造水泥預製件的企業達28個,規模大的是鎮辦建材廠。2005年,鎮境開發利用石灰石礦的企業達25個,規模最大的是洞子溝石料廠,職工人數達40人,法人鄔開樹,年開採2.5萬立方米,收入100萬元。其他企業均在8人左右,年開採量0.5萬立方米,製造預製件的企業有12個。
頁岩礦 主要分布於東瀼河以西及陳家嶺村紫色土(紅砂坡)地帶,利用紫色土中的紅砂石頁岩礦生產建材用磚。1985年焦家灣村三組汪吉鬆開辦第一家磚廠。到2005年,鎮域頁岩磚廠有東山建材有限公司、蘇家坡頁岩磚廠。
鐵礦 主要分布於寶塔河地區,1958年大辦鋼鐵時,此地辦過煉鐵廠,小土爐生產。
銅礦 主要分布於陽坡村三組,1958年大辦鋼鐵時,群力公社在此辦過銅礦廠,實行小土爐生產。

生物資源

1 植 物
鎮境處於中國植物區系分布關鍵地區的東緣,承東接西,南北交匯,植物種類多,品種資源豐富,屬神農架這一著名植物“基因庫”的一部分。植被覆蓋率83.07%。
(1)食用植物
① 栽培植物:主要有玉米(苞谷)、小麥、大麥、米麥、高粱、粟(小谷)、水稻、大豆(黃豆)、蠶豆(胡豆)、豌豆、綠豆、赤豆(小豆)、飯豆(蔓豆)、甘薯(紅薯、紅苕)、馬鈴薯(洋芋、土豆)、甜蕎、苦蕎等糧食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油料作物;菜豆(四季豆)、扁豆(眉豆)、刀豆、多花菜豆(芸豆)、豇豆、豆薯(地瓜)、芥菜(青菜)、白菜(引大白菜)、捲心菜(包包菜)、大頭菜(大蔸菜)、紫菜苔(紅菜苔)、花菜、踏棵菜(瓢兒菜)、蘿蔔、甜菜(菠菜)、莙達菜(牛皮菜)、莧、胡蘿蔔、芹菜、莖用萵苣(萵筍)、葉用萵苣(窩麻菜)、茼蒿、落葵(虅菜)、蘘荷(園荷)、茄、辣椒、番茄、黃花、芋頭、魔芋、地瓜兒苗(地筍、地蠶)、菰(高筍)、南瓜、香瓜、黃瓜、葫蘆、瓠子、冬瓜、苦瓜、絲瓜、西瓜、蔥、分蔥、洋蔥、蒜、韭菜、蓮藕等蔬菜作物;橙、橘、柚、桃、李、杏、梅、櫻桃、枇杷、棗、梨、蘋果、香蕉、花紅(林擒)、葡萄、獼猴桃、石榴、杮、核桃、銀杏、板栗、拐椒等水果;還有桑、茶、煙等。
② 野生澱粉,糖料植物:主要有錐栗、油杮、木瓜刺、野櫻桃、野葡桃、刺梨、土茯苓等。
(2)纖維植物
栽培的有棉花、苧麻、棕櫚等(20世紀中葉規模發展)。野生的主要有:崖桑、構樹、柘樹、大蠍子草、大葉苧麻、大血藤、常春油麻藤、野葛、南蛇藤、蛇葡萄、小黃構、牡荊、淡竹、箬葉竹、芒、叢毛羊鬍子草等。
(3)芳香油植物
主要有:茴香、木犀(桂花樹)、香葉子、樟、山雞椒、山胡椒、川桂、神農香菊、野花椒、香薷、紅茴香等。
(4)樹脂、油料植物
主要有:馬尾松、馬山松、楓香、香椿、油桐、烏桕籽、蓖麻、油茶、油橄欖等。
(5)飼用植物
鎮境飼用植物在400種以上,多為草本,木本者多用其果實、種子或葉,為畜禽或魚類飼料。
(6)藥用植物
栽培藥用植物主要有:黃姜、杜仲、銀杏、天麻、大黃、花椒、當歸、川芎、黃蓮、厚朴、黃柏、黃芹、枙子、菊花、木瓜、藿香、荊介等。
野生藥用植物主要用:節節草、石松、虎杖、何首烏、小八角蓮(一碗水)、箭葉淫羊藿、豪豬刺(三棵針)、五味子、三椏烏藥、柴胡、夏枯草、大葉三七(白三七)、羽葉三七(扣子三七)、五加、崖白采(吊白菜)、車前、龍芽草、過路黃、燈心草、玉竹、沿階草(麥冬)、延齡草(頭頂一顆珠)、天麻、薯蕷(山藥)、半夏、金銀花等。
(7)花卉植物
鎮境主要花卉植物有:紫微、杜鵑、紅繼木、含笑、鐵樹、櫻花、梅花、大葉黃楊、小葉黃楊,龍爪槐、毛葉丁香、海桐、菊花、紫荊花、葉樟、石榴花、茶花、牡丹、玫瑰、蘭草、枙子、桂花、仙人球、仙人掌、仙人柱、看果、馬蹄蓮、八仙花、文竹、月季花、苿莉花、金銀花、太陽花、蠏甲花、雪松、馬里拉等。
(8)林木性植物
鎮域林木樹種主要有:松樹、柏樹、杉樹、炮筒樹、椿樹、花梨樹、楓樹、喜樹、白樺樹、白楊樹、燈籠樹等等。
2 動 物
(1)馴養動物
飼養畜禽有黃牛、水牛、豬、馬、騾、驢、山羊、黃羊、家兔、犬、貓、雞、家鴨、家鵝、家鴿子、(網箱養)魚等。以牛、豬、羊、雞為主。
經濟昆蟲有家蠶、蜜蜂等。
(2)野生動物
鎮域野生動物主要有蚯蚓、螳螂、螞蟥、蠍、班蟊等藥用經濟無脊椎動物;狐、貉(狗獾)、獾(豬獾)、野豬、松鼠、野兔等哺乳類動物;野鴨、白鷺、錦雞、斑鳩、燕、烏鴉、鵲、山雀、畫眉、八哥、麻雀等鳥類動物;蛇、壁虎等爬行動物;魚類;蛙類等等。

旅遊資源

1 自然景觀
硝仙洞 位於陳家嶺村西南海拔280米處,距東瀼河350米,洞長3000米,自洞口“會客廳”分三小洞深入,主洞靠東,有蠟燭部、鳳梨台、水田壩、天生橋、牛肝馬肺、唐僧取經、白馬追銀龜、將軍戲美人、皇宮招附馬等迷人美景,此洞向東南延伸,有出口、名曰“月亮洞”。
大洞子 位於舊縣坪村東部。洞口寬敞,均高20米,約2000平方米,計畫經濟時代集體活動專門場所。沿洞口深入有一小溶洞,前輩徐秀仙曾經探測,走了大半天,點了7隻半蠟燭,並在門口血書“徐秀仙不要老命”7個大字,至今清晰。徐秀仙的探險,留下很多美麗的傳說,現可證明的是小溶洞的確可以深入。
響水河 位於上構坪8組,海拔1000米。前有白虎雲,雲霧繚繞;中有大水庫,碧波蕩漾;後有綿延青山,四季常綠。
風景樹 鎮域風景樹有:大陽古花梨、石樑子黃林樹、牛洞、石板的樟木樹、張家坪的夫妻松、舊縣坪的燈籠樹、大陽、陳家嶺古柏樹等,距今均有千年左右歷史,枝繁葉茂,覆蓋面積大。
天然休閒港灣 三峽庫區蓄水後,原東瀼河與長江聯為一體,自成休閒港灣,這個港灣北至店子河,南抵長江,東西均為三峽畜水庫岸,總面積1.5平方公里。可謂:十里平湖盪漣漪,橋橫山谷連東西,新港車舟織路網,藍天白鶴搭天梯,峽風掀開魚郎帽,江花笑拉山妹衣,欲問港灣妙何處,休閒聖地神仙迷。
2 人文景觀
楚天第一園 湖北省優質果園,雷家坪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集“果—糧—豬—沼—菜”於一體循環再生態農業模式,集甜、香、綠、美、爽於一體的休閒度假聖地,總面積13000畝。春天,橙花盛開,芬芳四溢,清香撲鼻;秋天,金桔滿園,碩果纍纍,甜美舒悅。
蓮花池 位於雷家坪集鎮中軸廣場,總面積173畝,屬新鎮綠化地帶,分布集鎮街道兩側。櫻花、雪松、龍爪槐、桂花、紫荊花、葉樟等奇花異草把集鎮打扮得絢麗無比,多姿多彩。一盞盞路燈、一片片綠葉、一陣陣清香笑迎四方賓客,是年輕人溝通思想,互傾衷腸的理想場所。

自然災害

鎮境大部分地區屬低山河谷地帶,自然災害極其頻繁。1949~2005年56年間自然災害累計610次,尤以旱、澇、蟲災居多。

洪澇

連續性的大暴雨引起山洪暴發,消水渠道受阻,形成窪地澇災。日降雨量大於50mm的暴雨在4~10月份,又多集中於5~9月份。1949~2005年,全鎮共發生暴雨澇災98次,其中危害大的23次。降水最多的年份是1954年,達1500mm,損失最大。1991、1998年兩次特大暴雨,形成土石流嚴重災害。

旱災

乾旱在全鎮基本上年年出現,冬旱、春旱影響春季作物;伏旱、秋旱、伏秋連旱危害秋季作物。在1949~2005年的56年裡,冬春旱出現30次,伏秋乾旱出現79次。最乾旱的年份是1959年,連續乾旱89天,禾苗乾枯,水田裂口,鎮域人口因災減少1529人。自1986年來,乾旱嚴重的是1988年(連續62天)和1990年(連續89天)的伏秋連旱。旱災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人畜飲水。

蟲災

自1949~2005年,農作物主要蟲害有:小麥紅蜘蛛;油菜蚜蟲;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包蟲、稻飛虱;玉米鑽心蟲、粘蟲、地老虎;洋芋惡性葉甲,晚疫病。累計危害次數分別是:小麥48次、油菜50次、水稻25次、玉米28次。最嚴重的年份是1996年,以玉米粘蟲、玉米螟為主的蟲害,損失農作物面積60%。農作物病害主要有鏽病、紋枯病、稻瘟病、大小斑病、洋芋晚疫病、油菜菌核病六大類,累計危害次數80次,最嚴重的是1994年。
鎮域柑桔病蟲害主要分為蝶蛾類、甲殼類、蟎類、菌類4大類,累計危害18次,最嚴重的是1995年,紅黃蜘蛛危害柑桔面積50%,損失3000畝。1998年的惡性葉甲蟲害和2002年的薊馬蟲害也很嚴重。
鎮管林區蟲害較少,僅是巴東三峽林場東瀼帶1990~2005年16年間年年有柏木葉蜂不同程度危害。

獸災

1991~1996年,鎮域老鼠肆虐橫行,嚴重影響農作物生產。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尤其是2001年5月的治爆緝槍專項整治活動,為鎮境二高山以上地區的野豬、狗獾、豬獾等野獸提供了繁衍生存的空間,導致農作物受到嚴重危害。最嚴重的是2004~2005年,金甲山、張家坪、牛洞坪、孟家埡、賈家灣等地野豬泛濫,蠶食玉米等糧食作物,損失面積達2500畝。

冰雹災

鎮域牛洞地區及大陽村自建國以來相繼發生冰雹災害6次。最嚴重的是2002年,金甲山、張家坪、牛洞坪、大陽4村損失農作物3000畝,基本絕收。

寒 潮

鎮域寒潮主要表現為2~4月倒春旱,建國以來,共發生6次,導致水稻爛秧、玉米爛種、小麥油菜花而不實。最嚴重的是1976年,雪至江岸停留3天。柑桔凍死80%左右,農作物嚴重受損。

風災

多為雷雨大風,高山多於低山。主要發生在5~8月,風力6-8級。大風常至農作物倒伏,嚴重時折斷對木,刮飛瓦片。大風年年都有,最大大風為1991年8月8級大風。

土石流

多為暴雨所至,造成岩山崩垮,田塊灘流,房屋倒塌,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毀壞。最嚴重的是1991年8月6日凌晨1時至中午12時,鎮境普降持續11小時的特大暴雨,降水1100mm,造成歷史以來最大一次土石流災害。其損失情況是:電燈、電話、廣播、公路及飲水設施全部中斷,出現停工、停產、停課、停營業、停通訊、停交通、停飲食的“七停”慘景。全鎮重傷4人,輕傷12人,牲畜死亡32頭,房屋倒塌498間,形成危房1447間,273人無家可歸。沖毀農田2671畝,損失糧食724噸。沖毀油料作物783畝,損失18噸。沖毀經濟園1662畝。5.7公里鄉村公路報廢,水土流失782處,909畝。
1998年6月28日至7月4日連續強降雨,形成又一次特大土石流災害。倒塌房屋240間,造成危房478間,25戶無處安身。沖毀農田650畝,柑桔100畝,石拱橋2座,涵洞35道。

地震

1979年5月22日6時46分,鎮境發生第1次地震,震級5.1級。2002~2005年,三峽庫區蓄水後,沿江河谷地帶發生2-3.5級地震18次。鎮域輕微震動頻繁,但對地表沒有大的危害。

滑坡

鎮境滑坡點共24個,即黃臘石村譚家灣墜覆體、花梨樹包土滑、灘溝土滑、陽坡村賈家坪土滑、焦家灣村1、2、3組土滑、雷家坪村李家灣土滑、雷家坪土滑、宋家梁子村白樹灣岩滑、宋家梁子土滑、新大田土滑、橋頭崩滑體、東瀼口村草糧溪土滑、朱家店人工邊坡、朱家店岩滑、大石板土質斜坡、綠竹筏村寶塔土質斜坡、柴灣岩滑、橫樑子土質斜坡、紅廟土滑以及州級重點地質災害區下構坪變型體和石榴樹包滑坡,還有省級重點滑坡監測點黃臘石滑坡。輻射9個村668戶2618人和1所學校,每個滑坡點設監測點,專職監測人員1名。
附:黃臘石滑坡簡介
黃臘石滑坡位於東瀼河以東3公里長江北岸,是一個多類型、多層次、多次活動的大型滑坡群體,1983年7月全面復活。黃臘石滑坡的主體是西部的大石板—台子角滑坡和橫坪滑坡,地表變型明顯,處於極限平衡狀態和相對穩定狀態。孔隙水壓力在滑坡復活中起著主導作用。滑坡失穩將首先始於大石板滑坡現代活動性最強烈的部位,並牽動下伏變形和毗鄰的橫坪滑坡一起滑動,失穩規模可達2000-3000萬m3,入江體積約300萬m3,激起最大涌浪高約45m,對長江航運及巴東老城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黃臘石滑坡防治工程重點放在大石板滑坡。大石板滑坡分布高程310-580m,縱向長約600m,橫向寬約470m,南北向展布,面積0.22km2,滑體厚13.3-38.8m,總方量400×104—420×104m3,滑坡縱向地貌形態總體是凸形坡,平均坡度24度左右,大致分為四個陡緩相間的坡段,橫向上地形變化不大,略呈不規則的“W”形,滑坡體物質主要由碎石土和碎裂岩構成,其碎裂岩岩性由下至上分別為三疊系中統巴東組。第三段(T2b3)灰綠,黃綠色薄至厚層泥灰岩夾淺灰色薄層灰岩;第四段(T2b4-1)紫紅色厚層泥岩夾棕紅色中厚至厚層粉砂岩及少量細砂岩;第四段(T2b4-2)紫紅色厚層泥岩與棕紅色中厚至厚層細砂岩及少量粉砂岩互層和第五段(T2b5)灰色中厚至厚層泥灰岩。

人口民族

人口總量

晚清時期
同治3年(1864),本鎮有1170戶,7022人。光緒34年(1908)增加到12539人。
中華民國時期
初期,兵荒馬亂,社會動盪,加上自然災害襲擊,民不聊生。到民國17年(1928),人口僅12800人。17年至23年,國民黨軍隊對江北革命老區實行“清鄉”、“圍剿”,加上水旱、疫病,鎮境人口到1935年降為11500人。抗日戰爭時期,朱家店、賈家坪、寶塔河等地增加寄籍人口1200人,到1945年,全鎮有2705戶13525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寄籍人口相繼遷離,到1949年10月,全鎮人口有14855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底,本鎮人口總數為15037人,2005年增加到25712人,從1950年到2005年,年均自然增長率8.29‰,人口增長10675人。其間,1950~1958年,9年增加人口2104人,年均增長13.78‰;1960年比1959年因災減少人口1529人;1961~1978年,18年間增加人口6586人,年均增長17.61‰ ;1979年,全鎮人口24823人。1979~1993年,通過人口控制,15年增加1863人,年均增長4.67‰;1993~2005年,由於計畫生育工作逐步法制化,加上移民外遷1017人,劃出五里堆、紅花嶺二村人口2252人,全鎮總人口減少974人,年均減少3.12‰。

人口變動

1 人口自然變動
1949~2005年,鎮境人口自然變動幅度不大,出生、死亡年均在300人左右,遷入情況大多為婚姻遷入。
2 轄屬性變動
1993年7月,五里堆、紅花嶺2村劃入官渡口鎮,人口2252人。
3 災害變動
1959年,因連續89天伏秋連旱,鎮境人口因災餓死1529人。
4 外遷變動
因三峽工程建設需要,鎮轄175M庫區水位線下遷至潛江、沙洋等地1017人。

人口構成

1 性別構成
建國初期,1949年末,鎮境男性人口7909人,女性人口7128人,男女性別比為111:100;到2000年,全鎮男性人口為13406人,女性人口為12532人,男女性別比為107:100;2005年,男性人口為13520人,女性人口為12192人,男女性別比為110.9:100。
從人口普查數據看,1952年(第一次),男性人口8612人,女性人口7622人,性別比為112.99:100;1964年(第二次),男性人口8785人,女性人口8452人,性別比為103.9:100;1982年(第三次),男性人口13584人,女性人口12725人,性別比106.8:100;1990年(第四次),男性14978人,女性13975人,性別比107.18:100;2000年(第五次),男性12999人,女性12243人,性別比為106.17:100。
2 年齡構成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00年,全鎮總人口25242人,其中,0歲人口204人,1-4歲人口1112人,5-9歲人口1904人,10-14歲人口2584人,15-19歲人口2101人,20-24歲人口1557人,25-29歲人口1962人,30-34歲人口2539人,35-39歲人口2253人,40-44歲人口1842人,45-59歲人口1937人,50-54歲人口1446人,55-59歲人口1026人,60-64歲人口914人,65-69歲人口667人,70-74歲人口542人,75-79歲人口392人,80-84歲人口196人,85歲以上人口64人。
0-5歲人口1666人,占總人口的6.6%;6-14歲人口4138人,占總人口的16.39%;15-64歲人口17577人,占總人口的69.63%;65歲以上人口1861人,占總人口的7.37%。
2005年,全鎮總人口25712人,其中,0-17歲人口6286人,占總人口的24.45%;18-34歲人口7246人,占總人口的28.18%;35-59歲人口8656人,占總人口的33.67%;60歲以上人口3524人,占總人口的13.70%。
3 婚姻家庭構成
據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1990年,東瀼口鄉總戶數7221戶,其中:1人戶341戶,占4.72%;2人戶751戶,占10.40%;3人戶1631戶,占22.59%;4人戶2352戶,占32.57%;5人戶1409戶,占19.51%;6人戶501戶,占6.94%;7人戶137戶,占1.9%;8人戶88戶,占1.22%;9人戶4戶,占0.05%;10人戶以上7戶,占0.1%。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時,全鎮家庭總戶數7147戶其中:1人戶548戶,占7.67%;2人戶1009戶,占14.12%;3人戶1877戶,占26.26%;4人戶2280戶,占31.90%;5人戶1027戶,占14.37%;6人戶356戶,占4.98%;7人戶45戶,占0.63%;8人戶3戶,占0.04%;9人戶2戶,占0.03%。從一、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看,1952年,總戶數3595戶,總人口16374人,人口規模為4.55人/戶;1964年,總戶數3887戶,總人口17237人,人口規模4.43人/戶;1982年,總戶數5975戶,總人口26309人,人口規模為4.40人/戶;1990年,家庭總戶數7221戶,人口27728人,人口規模為3.84人/戶;2000年,家庭總戶數為7147戶,人口24945人,人口規模為3.49人/戶。
4 代際關係構成
全鎮一代戶1212戶,占家庭戶總數的16.96%;二代戶4304戶,占家庭戶的60.22%;三代戶1584戶,占家庭戶的22.16%;四代戶47戶,占家庭戶的0.66%。
5 文化構成
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東瀼口所轄區域文盲半文盲6607人,初小文化3363人,高小文化1698人,國中文化502人,高中文化79人,大學文化2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東瀼口公社文盲半文盲6432人,國小文化11035人,國中文化4116人,高中文化1103人,大學文化14人。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6歲及6歲以上人口總數為25235人,其中:大學本科3人,大學專科28人,中專174人,高中1150人,國中5472人,國小13000人,文盲半文盲5408人。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6歲以上人口總數為23576人,其中:大專以上文化194人,占0.82%;高中和中專1435人,占6.09%;國中文化10459人,占44.36%;國小文化9913人,占42.05%;掃盲班159人,占0.67%;未上過學1416人,占6.01%。
6 戶口性質構成
2005年全鎮總人口25712人,其中:農業戶口24521人,占95.37%;非農業戶口1191人,占4.63%。
7 職業構成
解放半個多世紀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職業結構較解放初期農業為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05年,全鎮從業人員10957人,其中:農林牧漁業7417人,占67.69%;工業1820人,占16.61%;建築業700人,占6.39%,交通運輸業180人,占3.47%;商業、飲食業500人,占4.56%;其他行業140人,占1.28%。在從業人員中,外出勞務人員2370人,占21.63%。

人口密度

建國初期,東瀼口境內人口密度僅140.93人/平方公里。2005年,鎮境人口密度為254.57人/平方公里。

人口分布

2005年,全鎮總戶數7574戶,25712人,其中:農業人口24521人,非農業人口1191人。農業人口分布在低山地區的占54%;二高山地區的占44%,高山地區的占2%。

人口控制

建國以後,生產力不斷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醫療條件不斷改善,人口出生率和嬰兒成活率大大提高,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除1959年外,境內人口逐年增加。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增長,引起社會關注。
1964年,境內出生處於高峰,出生率達43.93‰,人口淨增率為44.92‰。1981年,境內出現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率達61.54‰,人口淨增率為63.50‰。1987年,境內出現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率為33.08‰,人口淨增率為33.64‰。1988年後,境內人口處於平穩下降態勢。
為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長,早在1979年,東瀼口公社便積極回響縣委、縣革委的號召,配置計畫生育助理員。1980年,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控制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堅持“提倡和鼓勵一胎,嚴格控制二胎,杜絕多胎”的工作方針,建立“幹部職工夫婦生一胎,農村人口間隔三至五年允許生二胎,實行持證生育,收繳超生子女費”的工作機制,推行一孩婦女放置宮內節育器和採取其他避孕方法,二孩夫婦一方做絕育手術的管理措施。對獨生子女實行政策優惠,並予以表彰。
1983年後,區鄉建立起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工作機制,健全計畫生育工作網路。
1988~2002年,黨政一把手負總責,明確計生分管領導,設定計畫生育辦公室,貫徹落實《湖北省計畫生育條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計畫生育條例》,分戶建立計生台帳,形成“帳、卡、表、冊、單”系統化管理,建立“計畫生育戶外公布欄”,接收民眾監督。這個階段,為人口控制的攻堅階段,黨委政府派出若干工作隊,每年至少開展春秋兩季計畫生育突擊月活動,通過認真細緻的宣傳教育工作,採取系列過硬措施,加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生產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教育費用的增長,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得到克服,生育觀念得到轉變,計畫生育工作秩序得到進一步理順。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頒布實施後,廣大育齡夫婦依法行使節育措施知情選擇權,人口管理更加規範,人口得到有效控制。2002~2005年3年間,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1.38‰。

民族結構

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總人口17237人,其中:漢族17235人,占99.99%,土家族2人,占0.01%。
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總人口26309人。其中:漢族24485人,占93.07%;土家族1824人,占6.93%。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總人口28953人。其中:漢族 24446人,占84.43%;土家族4503人,占15.55%;藏族2人,占0.01%;苗族1人,占0.005%;彝族1人,占0.005%。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總人口25242人,其中:漢族21142人,占83.76%;土家族4094人,占16.22%;苗族5人,占0.02%;回族1人。

民族分布

隨著歷史的演進,民族的繁衍,社會經濟的發展,房系分支遷徙,漢族、土家族及其他少數民族混雜居住鎮境各地。各民族之間融洽、友好、團結、進步。

民族工作

1 認定民族成份。
本鎮人口以漢族、土家族居民為主體。土家族,歷史淵遠,勤勞而勇敢,但在歷史的政治長河中卻得不到統治者的認可,並以“由巴而夷,由夷而蠻,由蠻而土”而侮。建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重視少數民族工作,關心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
1956年,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指示對鄂西土家族成分要進行考核。
1958年、1980年,先後組織專班,開展民族成分調查。
1981年,恩施地委統戰部批覆巴東“譚、田、鄧、向、覃、柳、陳、鄭”8姓氏為土家族。其中,譚氏“祖、德、武、聯、魁”派系屬漢族。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境內登記土家族人口1824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根據相關規定,再次核定境內土家族人口為4503人。2000年,因外遷影響,到人口普查登記時,境內土家族人口為4094人。
2 落實民族政策
1984年後,黨和政府對恩施州少數民族高考學生給予10-30分的加分優惠政策,鼓勵少數民族學生拼搏奮進。
1996年以來,上級從民族事務經費中拔給該鎮少數民族義務教育基金1.71萬元,解決少數民族困難學生上學難問題;拔給少數民族醫療減免費2.61萬元,解決少數民族看病難問題。
黨和政府重視培養少數民族幹部。2005年,黨政領導總計13人,土家族就有7人,占53.85%。本鎮教師、醫務人員及其他單位職工中,土家族占32.23%。全鎮626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土家族155人,占24.76%。這些少數民族幹部、共產黨員,在黨的領導下,真誠攜手全鎮人民,為東瀼的振興與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民族管理機構

1983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以來,境內沒有專門的民族管理機構,其民族宗教事務工作由原6個小鄉財糧和撤區並鄉後的鄉(鎮)民政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中的民族宗教事務助理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