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青瓷

東漢青瓷

東漢青瓷是中國東漢時燒成的青瓷器。常見的器形有碗、盤、盞、耳杯、缽、洗、壺、盆、鐘、瓿、罍、壇、斗、唾盂、硯、五聯罐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漢青瓷
  • 外文名:Celadon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 大小尺寸 :高29.9厘米 口徑3.5厘米
  • 生產時代:漢代  
  • 生產窯口: 越窯青瓷 
簡介,青瓷魂瓶,對比比較,鑑賞,

簡介

碗類基本上有兩種造型:一種口緣細薄,深腹平底,碗壁成半球形;另一種口緣微內斂,上腹微鼓起,下腹內收,平底。盤類多為寬體平底盤和作耳杯的托盤。壺,口作淺盤形。盆為直口折沿,下腹略內收,腹壁中部有明顯的折線。罐類有雙耳罐、四耳罐等。鐘類器物口和頸都比較大,腹部稍扁,下有高足,腹部貼對稱的鋪首。?斗,器身作洗形, 腹部裝橫柄,底部安三足,常與形體較大的火盆共存(斗是置於火盆中溫食的)。作為明器的五聯罐,在肩部附加 4個壺形小罐,共 5個罐口,四個小罐與器身不通,在肩腹貼塑猴子與爬蟲等。各類器物的裝飾花紋有弦紋、水波紋和貼印鋪首等。瓿、罍等類器物外壁有拍印的麻布紋、窗欞紋、網紋、杉葉紋、重線三角紋、方格紋和蝶紋等。
東漢青瓷的產地主要在浙江寧紹平原、金華丘陵和永嘉沿海地區。在上虞、寧波、慈谿、永嘉、金華等地均發現有窯址,其中以上虞的窯址最多,說明當時青瓷生產已具一定的規模。浙江鄞縣東吳鄉發現 1件形體較小的青瓷壺,肩部有兩個半耳環,刻劃弦紋、點線紋,底部刻隸書“王尊”2字,可能是制瓷工匠之名或定製者的名字。東漢浙江青瓷原料主要是一種含石英、高嶺、絹雲母類型的偉晶花崗石經風化後的岩石礦。這種岩石礦風化程度高,含有較多的高嶺石礦物,即南方瓷土,浙江地區蘊藏極富。這種瓷土含鐵量比較高,所以很適合燒青瓷。釉是一種石灰釉,釉料中含氧化鈣達15%以上。用刷釉法上釉。多採用腳踏碓和水碓來加工原料。以輪制、泥條盤築、模製和手捏等方法成型。燒瓷的窯爐是龍窯,窯爐加長加高,結構的許多方面都有改進,並增加了坯件的裝燒量,提高了產量,同時使流動的火焰延長了在窯內停留的時間,有利於窯溫的提高和均勻分布。青瓷的燒成溫度約在1300℃左右,窯體比較薄,能比較快地冷卻,恰好符合燒青瓷的要求。
東漢青瓷和春秋、戰國、秦、西漢原始瓷相比已有很大提高。它的透明性較好, 0.8毫米的薄片已經略微透光,胎體顯孔率為0.62%,吸水率只有0.28%,燒成溫度約為 1260~1310℃,抗彎強度達 710千克/厘米。通體施玻璃質釉,釉層明顯加厚,有較強的光澤,透明度強,胎釉結合緊密而牢固,胎釉交界處可看到相當多的斜長石晶體自胎向釉生成並形成一個密合層,使釉層不易剝落。但東漢青瓷畢竟還比較粗糙,泥料的選擇、坯泥的捏練也都欠精,在顯微鏡下能看到層狀長方形小孔,氣泡明顯,還能看到少量的雲母殘骸和雜質。

青瓷魂瓶

常州市博物館收藏了一件東漢時的青瓷魂瓶,造型奇特,製作精美,為我國東漢陶瓷器中罕見的藝術珍品。
這件魂瓶是常州市博物館在文物調查中徵集到的,1970年出土於常州市新閘鄉王家塘的東漢墓中,是由當地農民在取土中掘出的。魂瓶通高50.5厘米、口徑6.5厘米、底徑16厘米。全器三腹呈雙腰的葫蘆形,實際是兩層五聯罐的套接。上層為一件完整的罐形器,方唇、豎頸、斜肩、扁圓腹,肩部飾上、下各三道弦紋,中間隔一道寬水波紋。中層等距離圍塑口徑3.8厘米的小罐四個,另有四組堆貼分設其間:一組為兩隻站立姿態稍異的小鴨子,鴨子下面貼塑甲魚、魚各一;二組為三隻小雞和一隻鴨子,分布錯落有致;三組為一隻頭低垂的山羊和覓食的小老鼠;四組為四隻棲息的鴿子。下層也等距離圍塑口徑4.5厘米的小罐四個,四罐間隔之間亦設有四組堆塑:一組為一羊一豬均附食槽;二組為大犬身邊附一幼犬;三組為一大一小呈直立狀的熊,大熊用右爪撫嘴,小熊用右爪撫頸,形象生動有趣。中、下兩層罐腹各有一周凹槽,槽內對稱分布直徑1.5厘米的鏤空洞兩個,下層腹下近底部亦對稱分布直徑1.6厘米的鏤空洞兩個。中、下兩層八個小罐腹下圓柱外側均刻印有怪異的人形紋飾,中層人形面中呈三角形,雙眼及嘴巴均呈“±”形,身體由六條平行的蠶紋組成。下層人形與中層基本相同,但未刻嘴巴,身體由五道蠶紋組成。中層罐腹凹槽上還分布有一周模印“±”紋。
魂瓶,亦稱穀倉罐、堆塑罐,是我國東漢-西晉墓葬中的一種隨葬品。它作為富者的陪葬明器,象徵著財富和權勢。罐身上堆塑的飛鳥、雞、鴨、豬、羊、犬、熊、甲魚等物,是當時人們祈求田園富庶、六畜興旺的反映。當時流行的喪禮和葬俗,其中心思想之一,是把死人當作生人看待。他們生前追求生活富足,死後仍想在另一世界繼續過著美好的生活,所以隨葬品應有盡有,凡是活人所用的器具、物品,無不可以納入墓中;凡是生人所祈求的願望都反映裝飾在隨葬品上,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滿足。這件魂瓶就是這種觀念的產物。
魂瓶的器形,初為罐形,後來則多呈瓶狀。東漢流行的魂瓶肩部常附有四個小罐,加上自身,形成五聯罐狀,堆塑造型主要為家禽、飛鳥、爬蟲。到了三國、兩晉時期,五罐增大,附屬四罐縮小,罐肩和上腹部堆塑發展成人物、樓閣、飛鳥、走獸等,演變成為“魂瓶”、“穀倉罐”。這種葬俗至東晉時逐漸消失。本文介紹的這件堆塑罐的形制實為五聯罐的重疊,其風格與浙江黃岩出土東漢晚期青瓷五聯罐相近,故兩器時代應大體相當。
常州市收藏的這件青瓷魂瓶,造型優美,圖案繁縟,層次分明,形象逼真。它的製作工藝極為繁複,整體成型系分段拉坯粘接而成,各種動物造型則採用堆貼、捏塑、模印、結合鏤、雕、刻、劃等手法,顯示出當時制瓷工藝的較高水平。迄今所見六朝時代的“魂瓶”甚多,而象青瓷魂瓶這樣時代較早、器型宏大、製作精美者,實屬罕見的精品。
東漢時,在中國浙江地區已經生產出真正的瓷器了。窯址發掘出的瓷片經化驗證明:透光性較好,吸水率低,表面施釉較厚,釉層透明,有光澤,胎釉結合緊密,是在1260℃-1300℃的高溫下燒成的,已經具備了瓷器的各項基本條件。因此說,中國真正的瓷器應該生產於東漢。

對比比較

東漢青瓷與原始瓷器
東漢時期原始青瓷製作精緻,胎多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入碗、盤、罐、盤口壺等成為主流。東漢青瓷在造型和裝飾上與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學組成以及燒成溫度等方面則有本質的不同。
東漢青瓷
東漢青瓷胎質緻密堅硬,胎色多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較高,敲擊聲音清脆。釉層均勻,胎釉結合緊密,僅個別有剝釉、積釉現象;釉色青綠,也有些為青黃,但釉面勻淨。由於瓷土中含較多的鐵,以當時的技術條件而論,儘管淘洗很仔細,依舊殘留一部分,因此當時陶瓷的胎中都含有2%以下鐵的成分。早期瓷器的釉是含鈣的石灰釉,以鐵為著色劑。入窯燒造時空氣流通,進氧很多,形成氧化氣氛,釉中的鐵遇到空氣中的氧,燒出來呈黃綠色;如果不讓空氣進入窯內,則窯中產生還原氣氛,燒出來的瓷器就是青綠色。因此,中國最早出現的瓷器為青瓷。

鑑賞

東漢越窯青瓷長頸瓶
東漢青瓷
品種: 青瓷
陶瓷造型: 瓶
說明:小口,細長頸,自上而下逐漸變粗,扁圓腹。矮圈足外撇,上飾有兩道凹弦紋。釉色青黃間雜,質感不純,整造型簡潔流暢,為這一時期少見的佳品。
東漢青瓷貓頭鷹器蓋
東漢青瓷
高9.7厘米、底徑10厘米。
一九七五年浙江德清城關丁山出土。
浙江省德清縣博物館藏。
器蓋內空,壁有明顯捏痕,圓形子母口底,外形為貓頭鷹(又名鴞)之音,頂有一直徑0.8厘米通氣小孔,面內凹,鼻外凸較高,鼻樑兩側深刻出圓形眼珠一對,炯炯有神,其餘部位均以大小不等的指甲紋陰刻出頭部羽毛。器蓋胎色褐紅,含鐵較多,外施白色化妝土及薄青釉,目前,除頂部外,四周釉層基本脫落。從胎料及製作工藝推斷,當屬東漢時期德清窯青瓷產品,但貓頭鷹器蓋在當時的瓷塑產品中尚不多見。
東漢越窯青瓷罐
由奉化選送的東漢熹平四年青瓷繩索紋罐,於1978年出土於白杜南岙,直口、寬沿、溜肩,下腹略內收,平底。全器施青綠色釉,釉層勻稱,色澤青翠,稱得上是越窯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此青瓷罐的發現,為研究越窯青瓷的燒造成功、判斷年代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並把越窯青瓷的燒造年代往前推進了將近200年,在全國只此一物。
東漢青瓷
東漢越窯青瓷锺
通高27.7、口徑11.6、底徑14.2厘米。
東漢青瓷
盤口、長頸、扁鼓腹、喇叭狀高圈足。造型勻稱穩重,給人以端莊嫻靜之美感。
锺是一種漢代盛行的青銅器,其實用功能為盛酒或糧食。這件青瓷锺是模仿青銅器的成功之作,是中外陶瓷界公認的東漢成熟青瓷標準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