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褐色長瑪瑙是東漢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漢褐色長瑪瑙
- 館藏地點:貴港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漢
- 類別:陶瓷器
東漢褐色長瑪瑙是東漢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
東漢褐色長瑪瑙是東漢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長3.4,口徑0.9厘米。文物特徵褐色,長腰鼓型,中間大,兩頭小,褐中隱白,黃色斑玟,透明,光潤,中間有一穿線孔。...
東漢腰鼓形褐色瑪瑙 東漢腰鼓形褐色瑪瑙是東漢玉石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長3.8厘米。文物特徵 腰鼓形,兩頭小中間大,兩端平面正中鏤一個相通的小圓孔,褐斑色,瑪瑙質,通體透明光亮
瑪瑙珠 瑪瑙珠是東漢時期文物。【年代】:東漢 【尺寸】:長2.3厘米,直徑0.4-0.6厘米,孔徑0.1-0.15厘米 【出土地】:雲南省昭通市大關岔河崖墓3號墓出土 【收藏地】: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特徵】:半透明,主體淡褐至褐色,棗核形,中間有一道白色條帶。
東漢腰鼓形紅白褐色瑪瑙 東漢腰鼓形紅白褐色瑪瑙是東漢玉石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①長5.6,腰徑1.2厘米②長4.9,腰徑1.3厘米③長3.8,腰徑0.8厘米。文物特徵 腰鼓形。兩頭小中間大,兩端平面正中鏤一個相通的小圓孔。①白色②紅中隱白。③褐中隱白。質瑪瑙。通體透明光亮。
東漢瑪瑙穿墜 《東漢瑪瑙穿墜》是東漢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此展品為東漢時期的文物。最長2.2厘米。該瑪瑙穿墜共25粒,呈灰褐棕紅,其中灰黑白色相間瑪瑙珠21粒,橄欖形,兩端截平,孔為對鑽孔;紅色瑪瑙珠四粒,圓球形,有對穿孔。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東漢瑪瑙飾件 東漢瑪瑙飾件是東漢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器形完整,磨製規整精細,呈兩端外侈中段略收的柱體。中間有縱向穿孔。孔口不在正中心位置,略偏於一側。
欖形纏絲瑪瑙串飾 欖形纏絲瑪瑙串飾是漢代文物。此展品為漢代新莽時期的飾品,此串珠欖形,中軸有細小穿孔,顏色為黑、白、褐色相間,呈半透明或透明,異常美麗。現收藏於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
東漢瑪瑙珠 東漢瑪瑙珠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玉石器、寶石類作品。
東漢瑪瑙龍頭雕刻品 東漢瑪瑙龍頭雕刻品是東漢玉石器類文物,1976年11月人頭嶺鐵路邊發掘出土,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長2厘米、寬1厘米。文物特徵 龍狀。頭大身小。腦圓鼻上翹,眼凸口開,顯露上牙,短頸,身扭曲,尾馬叉開。體淡黃,瑪瑙質。透明光亮。腦後劃櫛紋。
東漢瑪瑙虎紐印 東漢瑪瑙虎紐印,東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年代】:東漢 【尺寸】:高3厘米 【出土地】: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甘泉東漢2號墓出土 【收藏地】: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玉色】:黃色,透明光亮,潔純無瑕 【特徵】:盝頂方形印台,印面無紋,印紐圓雕一虎,半臥半立,虎視眈眈,神情並茂。
東漢赭色六稜柱瑪瑙飾 東漢赭色六稜柱瑪瑙飾是東漢玉石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縱2.2。文物特徵 器物大稜柱形,兩頭呈六角形,體正中豎鏤通兩頭的圓孔,赭色,瑪瑙質,通體光滑。
東漢紅瑪瑙飾 東漢紅瑪瑙飾是東漢玉石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①口徑0.6,②徑0.7,③徑0.8,④徑2.2厘米。文物特徵 四粒瑪瑙飾,三粒形狀相似,圓形中穿孔,有一粒是腰鼓形,腰大兩端小,兩端穿孔,紅色,瑪瑙質,通體光亮透明。
東漢鏤雕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高16.9厘米,長15.6厘米,寬6.5厘米,由4件乳黃色和褐色玉雕琢而成,由兩側支架座及中間上下兩層雕刻玉片組成。中間上下兩層玉片兩端的榫部插入兩側支架的孔隙之內,使其渾然一體,容易裝卸。東漢鏤雕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兩側支架實為加長了的座托,長15厘米,寬6.5厘米。兩個...
東漢橄欖形紅瑪瑙珠 東漢橄欖形紅瑪瑙珠是東漢玉石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縱1.1—2.1厘米。文物特徵 九粒都是腰鼓形,中間較大,兩頭小,兩端穿孔,紅色,瑪瑙質,通體透明光亮。
:現藏於揚州博物館 【特徵】:劍首玉質呈乳白色,邊緣帶黑斑,圓形,外面琢刻谷紋,團雲紋;劍格為白玉,經鐵沁局部帶深褐色斑,一面淺浮雕獸面紋,另一面圓雕穿壁而過的螭龍;瑪瑙質劍璏,白中泛紅斑,長方形,表面淺浮雕螭龍紋。此玉具劍僅存三件,且玉質,雕工,紋樣不同,有拼湊跡象,並不多見。
其男女一般都穿本色麻布或褐色毪子長衫,外套羊皮背心。男子用黑沙包頭,冬天戴狐皮帽;女子用多層黑色頂帕盤於頭頂,戴梭羅石和銀制的“頂盤”或珊瑚與銀鑲製成的花飾,將扎有色線的髮辮盤於頂帕上,色線如流蘇垂於耳際;飾銀制耳墜和戴綠松石、珊瑚、瑪瑙製成的項鍊,男女都腰系精工手織的,圖案多樣、富於...
據《漢書》等記載,早在彌生時代,受大陸文化影響伊都國建立,公元前後在漢王朝的扶持下,與奴國一起發展成了部落國家。2世紀初,在東漢王朝的庇護下,伊都國登上了倭國盟主的寶座。其祭司王據考為女性。1世紀中葉,在北九州形成了倭奴那樣的部落國家百餘個。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其中最強大的“倭奴”的...
河北省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二件、定州西漢中山孝王劉興的一件和西漢中山懷王劉修的一件、江蘇省徐州西漢楚王劉戊(一說為第二代楚王劉郢客)的一件、 安徽省亳州東漢末年曹操的宗族曹騰(曹操祖父)的一件,共6件。以滿城漢墓的二件為例,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絲重1100克,竇綰的玉衣共用玉...
據出土資料觀察,良渚古玉的玉質可分為三大類。其一為雞骨白玉,其二為赭褐色玉,其三為湖綠色透明綠玉。雞骨白玉主要出土於浙江北部地區,玉質純淨,器型繁多,雕刻工藝極精。在出土物中,有些保存情況良好,玉面光滑明亮。也有一些因長期受到沁蝕,玉質變得疏鬆,表面光澤盡去,質感與粉筆相似。赭褐色玉多見於寧鎮...
玉石在受沁的過程中,表面往往會形成一層氧化物,所以“河磨玉”一般會有紅褐色以及黃褐色、土黃色和褐黑色等外皮。紅山文化時期玉器表面很少有裝飾紋樣,豬龍眼、耳、嘴部雕琢的線紋,勾雲形器上鏤空與打窪技法表現的“眉”、“眼”、“牙”等,經認真觀察研究發現,這些紋樣應具有特殊的含義,製作這些紋樣則有...
呈紫褐色、朱紅色或淺白色,上有白色或淺黃色圖案,反差大,構圖簡捷,清晰生動,有的含古生代的藻類化玉,形成花草紋,極富情趣。上品有玫瑰紫、妃紅、翠綠、鵝黃、三彩等,色彩自然。虢玉可用於製作硯台及玉雕工藝品,加工成的玉硯細潤如玉,手感極佳。早在宋代,虢州玉硯就已聲名鵲起。宋·米芾《硯史》記載...
“赤璋”是用赤玉(瑪瑙)做的璋,是祭南方之神朱雀的禮器。玉牙璋 玉牙璋,新石器時代陝西石峁文化,長27.4厘米,最寬5.7厘米,最厚0.7厘米。玉已受沁為黑褐色,通體光素,首端刃部內弧,鋒利。近刃部打磨內凹。柄部兩側各出一小齒牙,柄端一孔,單面鑽。牙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時期就已出現,其...
在當今佛教界流行的寶石種類中,可作為驅邪避凶的寶石應首推“佛教七寶”。何謂“佛教七寶”?據般若波羅多蜜心經記載,此七種寶物為“硨磲、金、銀、瑪瑙、珊瑚、琉璃、琥珀”。據《妙法蓮花經·普門品》:“為求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在這七種寶石中大家最陌生也最稀罕的...
譬如,石灰沁,可致黃色,可致肉色,可致紅色,可致褐色,可致黑色,亦可使諸色匯集,蓋與時間長短、玉器密度高低、玉器陰陽各面小環境有關,而今世人僅知“孩兒面”而已!第六十八章 沁生色,色生光,光生氣,氣生神。古玉之沁,集自然之靈氣,借時光之醞釀,自然而生,光氣活現,神韻非常。凡古玉真品,可無...
出土的陶器為灰褐色夾砂粗陶,器形以大口平底罐和單耳罐最具特色。銅器主要是透雕的動物紋銅牌。鐵器有刀、矛和鏃等兵器。木弓及其兩端所附的骨□遺留甚多。漢式物品有方格規矩鏡和織錦。墓的年代屬東漢。一般認為這裡是鮮卑的墓地,但不能排除屬於匈奴的可能性。客省莊匈奴墓 在陝西省長安縣客省莊,是一座長...
夕照榭位於湖心亭北,為半舫式小榭,亭、榭臨水,相映成趣。每當落日斜照,景色優美。亭中有石台一座,厚二寸許,石質桌面呈褐色,中有深色竹葉紋,極似瑪瑙,重實,非十來人不能移動,為罕見之物。王石谷亭1973年遷建,在園中西部山腰間。亭作長方形,在松風亭上,拾級可登。邑人王石谷為清初名畫家。此亭...
今杭州龍華寺收梁傳大夫瓷硯一枚甚大,磁褐色,心如鏊,環水如辟雍之制,下作浪花擢環近足處,而磨墨處無磁油,然殊著墨。古墨稱螺,亦恐不若近世堅,不然殆不可磨也。又丹陽人多於古塳得銅硯,三足蹄,有蓋,不鏤花,中陷一片陶,今人往往作硯於其中,翻以為匣也。唐墓中間有得如蓮葉,中凹兩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