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古村簡介
東源曾家古村座落在金谿縣琉璃鄉以北偏東5公里處,為琉璃鄉與陳坊積鄉交界處,距縣城29公里。
古村選址於丘崗地帶,遠案峻岭交錯,村外田園平沃,村後竹林茂密,村東溪水潺潺,村北一河橫穿,風景秀麗。
古村現有人口1100餘人,220戶,絕大部分均為曾姓,是曾鞏堂兄弟洪立公後裔,也是人們尊為“宗聖”的曾子(曾參)的一支嫡傳後裔。東源建村千餘年來,人才輩出,人文氣息濃厚,近現代先後出了18個教授,故有教授村之稱。
東源曾家村至今保存有一條600多米的進村古道、村圍牆及完善的排水系統;3口古井歷經上千年滄桑,至今完好如初,井水清徹見底,酣甜清爽,村民仍在飲用;較好地保存有7條主要的傳統街巷和174棟明清古建築,整個村落歷史風貌完整如初。有巷道門4座:竹韻松濤門、勤公門、沂水淵源門、老爺門(俗稱);總門樓6座:東門(龍光發祥門樓)、南門(陽德含暉門樓)、西門、北門(旋星共極門樓)、“南豐世第”門樓、“隆平舊家”門樓,並且大多都有明確建造紀年。
村居布局布局主要由一條東源街,又稱直街,向西北方向分支出六條90米以上的巷道,巷道之間又有小巷相互連通,彎彎曲曲,均用青石板與卵石鋪成的巷道形成的九大古民居聚落群組成,每個聚落群屋屋相通。
東源曾家村建築類型多樣,廟宇、橋樑、官廳、宗祠、宅第、門樓、民宅齊全,時間跨度大,數量多,保存完好,在江西地區少見,對研究古代建築思想理念具有重要意義,是研究我國古代、尤其是南方地區古代建築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其聚落構成、建築形制、價值觀念、生活習俗上集中體現了地域性、展現了鮮明的地方風格、創造出地方色彩,具有很高的藝術、科學、文化價值。
文化特色度
東源村元代早期開基,村落歷史較長。尊曾子為祖先,是金溪名門望族村落中的代表之一。雖村中的科舉人才較少,但有不少的商業人物和讀書治學的儒家人物,村中民居建築至今仍保留大量內涵豐富,崇文重儒的雕刻題匾,為金溪之最。文化特色度高;
聚落完整度
東源村屬於大型村落,選址田間崗地,是平原崗地型村落的代表。建成區面積大,南北220米,東西400米。村落整體呈不規則的方形,村里建築組團分布集中,鋪陳成片,街巷肌理繁密而清晰,主次縱橫分明,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村牆、門樓,傳統建築群保存完好,幾乎未摻雜新建築,格局完整,布局飽滿,聚落完整度高;
空間豐富度
“上有東源曾,下有水南饒,五湖四港,石板街坊,磚結圍牆”。村四周有完整圍牆,並在東、西、南、北四面設有村門,村內街巷縱橫,房屋布局緊湊,排列有序。形成城堡式村落。九條青石小巷從北門、西門放射狀的直通南邊主街石街,使全村呈摺扇狀打開,主街邊有一排水溪溝,由東門仙師殿始,到村西新牌坊,從東到西貫穿整個村落,整個村落街巷肌理明晰。
東源村建築布局密實,街巷空間層次豐富,外界面和內界面飽滿完整,空間元素齊全,在密集空間的村落中具有代表性,空間豐富度高
建築精美度
村中古建築數量眾多,總計200餘棟,典型建築包括祠堂、官廳、古廟、古井,既有明代建築又有清代建築,類型齊全,數量多,時間跨度大,保存完好,建築材質細膩,質感較好。其中東源曾氏宗祠是金溪古祠堂的精品,中議世第是金溪優秀的官廳建築。東源曾家的明清建築對研究古代建築思想理念具有重要意義,是研究我國古代、尤其是南方地區古代建築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建築精美度高。
註:東源在村落格局和形態上,建築布局緊湊性高,整體形態幾何性高,空間序列的明晰性高,街巷空間豐富性適中,外圍邊界的封閉性高,主體建築的中心(突出)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