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村(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東坑行政村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涌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中心,距鎮政府1.6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東坑內河流經村西。東與嶺貝塘村相連,南與江坑村相接,東南鄰邊坑村,西與井美村一河相隔,北與塘唇村相接。始建於南宋鹹淳十年(1274年),村名來歷不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涌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
歷史沿革,人口,社會經濟,歷史文化,代表性人物,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宋、元朝屬東莞縣。明朝,屬東莞縣文順鄉第三都。清初沿襲明制,清末屬京山司。民國時期,屬常平橫新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東安鄉、新一區東馬鄉、第四區東坑鄉、東坑大鄉;1958年10月,屬常平人民公社東坑生產大隊;1959年,屬橫瀝人民公社東坑生產大隊;1961年,屬東坑人民公社東坑生產大隊;1983年,屬東坑區東坑鄉;1987年4月,屬東莞市東坑鎮東坑管理區;1998年,屬東坑鎮東坑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盧姓,其先祖於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從南雄珠璣巷遷至番禺鐘村,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遷至順德羊額,第二年遷至此地。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977人,其中男性472人,女性505人;80歲以上34人,最年長者95歲(女)。外來暫住人口12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23人、澳門同胞9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6人,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社會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蔗、蘿蔔,以及荔枝、杧果、龍眼、柑橘、黃皮等果樹。1992年後,隨著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村集體經營以廠房、商鋪出租為主。村民收入來源為工資收入、房屋出租、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特色農產品有東坑陰菜,傳統節慶食品有糖不甩。
鄉道一環路經過該村。1970年通電,1980年初通電話,1990年通自來水,200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通網際網路。村內有海東學校1所。

歷史文化

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16座,無人居住。
村裡有《盧氏族譜》一部,由東坑村委會於2007年編修。
該村有製作陰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東坑村種植耙齒蘿蔔歷史悠久,村民把收穫的耙齒蘿蔔陰乾成菜,俗稱“陰菜”。耙齒菜體形細長,拇指般粗,10~20厘米長,白色,形狀酷似農耕的耙齒,故稱“耙齒菜”。耙齒蘿蔔的種子,名為“萊菔子”,是中醫常用的中成藥。東坑人採用陰陽兩法濃縮其精華,將收穫的耙齒菜先在陽光下暴曬兩三天去其大部分水分,然後將其吊掛在陽光曬不到的屋檐下,讓乾燥陰冷的秋風,慢慢將耙齒菜內的水分抽乾,再存儲起來。陰乾之後的耙齒菜,形體和重量變小,變成色澤赤黃,形如松根的乾條狀。保存得當的陰菜可存放數十年之久,而且藥用和營養價值也呈階梯式增長,價錢也高。東坑人還創造了以陰菜為主題的陰菜牛湯、陰菜花妖湯、陰菜白果牛肉湯、陰菜老鴨陳皮玉竹湯、陰菜蚝豉雞湯、陰菜鐵板骨、陰菜蒸排骨、陰菜蒸肉餅、陰菜瑤柱粥、陰菜蘿蔔柴魚花生粥等,形成陰菜的系列特色美食,是東坑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因東坑陰菜風味獨特,海內外馳名,有“東坑人參”的美稱。每到秋冬收穫季節,周邊民眾和部分港澳同胞常高價收購,作為珍品寄往海外。

代表性人物

盧淦明(1918—),1938年10月參加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曾任東莞抗日救亡工作團副團長、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水鄉隊)代理政治指導員、特派員、區督導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後勤部、政治部股長,石岐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委書記兼監委書記,中山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山市人民代表大會第六屆常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曾參加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一次。
盧耀康(1918—1942),革命烈士。1942年底,在寶安縣黃田戰鬥中犧牲。
盧國華(1955—),東莞市非遺項目陰菜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所獲榮譽

2006年,該村被廣東省老齡工作委員會授予“廣東省‘百佳’基層老年民眾組織村”稱號。2010年12月,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