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東沙河街道舊屬滕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為滕縣三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為十區(後改稱東沙河區)。
1957年,與王開區合併為沙河區。
1958年,併入五星公社。
1959年,五星公社拆分為三,境域屬南沙河公社。
1962年,從南沙河公社分出,建東沙河公社,以機關駐東沙河村得名,其後駐地遷黨村,仍沿用原名。
1984年3月,東沙河公社改鄉。
1991年11月,東沙河鄉改鎮。
2020年7月,成立東沙河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東沙河街道下轄40個行政村:前梁、東孫莊、韓樓、小宋莊、耿樓、江樓、姜橋、馬河口、東小宮、西小宮、前荊溝、單村、黨村、張窪、萬年莊、小宮山、朝陽、陳崗、大養德、二養德、千年莊、磨坑、向陽山、顏吉山、南劉崗、鮑莊、步雲莊、王母店、蔡村、康村、郭堌堆、張街、王村、後崮堆、史樓、黨橋、東史村、周村、東沙河、黨吉山。
截至2020年6月,東沙河街道下轄40個行政村:前梁村、東孫莊村、韓樓村、小宋莊村、耿樓村、江樓村、姜橋村、馬河口村、東小宮村、西小宮村、前荊溝村、單村、黨村、張窪村、萬年莊村、小宮山村、朝陽村、陳崗村、大養德村、二養德村、千年莊村、磨坑村、向陽山村、顏吉山村、南劉崗村、鮑莊村、步雲莊村、王母店村、蔡村、康村、郭堌堆村、張街村、王村村、後崮堆村、史樓村、黨橋村、東史村、周村、東沙河村、黨吉山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沙河街道地處
滕州市東部,東連
山亭區桑村鎮,南與木石、南沙河2鎮接壤,西鄰龍泉街道,北與東郭鎮、山亭區城頭鎮交界,轄區總面積52.8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東沙河街道屬半山區鄉鎮,半山區丘陵地貌居多,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為低山區,東部為丘陵區,西部為平原區。境內最高點為狐山主峰,海拔293.2米;最低點位於王母殿村西南,海拔68.5米。
水文
東沙河街道是重要的荊泉水源保護地,荊河、郭河、小洪河流經境內。
自然災害
東沙河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蝗災、暴雨、龍捲風等。民國三十年(1941年)—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的蝗蟲災害造成集市搶糧,人食樹皮的現象;1957年7月6日—20日滕縣連降6次暴雨,平均降雨在700毫米以上,造成山洪暴發,河流漫溢決口,為滕縣歷史上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1958年6月7日,千年莊、陳崗帶出現龍捲風,4個村莊受災,死亡73人,傷236人,房屋倒塌3000餘間。
人口
2011年末,東沙河街道總人口5.6萬,以漢族為主。
2016年,東沙河街道戶籍總人口5.8萬人。
2017年,東沙河街道常住人口為59205人。
截至2018年末,東沙河街道戶籍人口為6304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東沙河街道財政收入2721萬元,比上年增長41%。
2016年,東沙河街道實現生產總值 23.7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0.4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2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9.0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0.5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0.7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8億元,進出口總額252萬美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7288元。
2018年,東沙河街道有工業企業80個,其中規模以上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3個。
農業
2011年,東沙河街道有耕地面積4.8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地瓜、穀子、高粱、綠豆、豌豆、扁豆等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雞、鴨等為主。
工業
2011年,東沙河街道有規模以上企業23家,職工1.6萬餘人。
商業外貿
2011年末,東沙河街道招商引資引進項目28個,其中,過億元項目6個,實際利用街道外資金4.8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6%。外貿出口90萬美元,到位境外資金80萬美元。
金融業
2011年末,東沙河街道有2家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3883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0392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東沙河街道有幼稚園12所,專任教師42人;國小6所,在校生2281人,專任教師215人;國中1所。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東沙河街道有書畫藝術館1座,藏有現代書畫精品400餘件。地方特色民間遊藝有高蹺、獅子、龍燈、竹馬、毛驢、旱船、蛤蚌等。2011年末,有農民體育健身場所31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東沙河街道有衛生院1個,是一級甲等醫院,病床60張,固定資產367萬元。
交通
東沙河街道有省道343經過。
歷史文化
清鹹豐年間(1851年—1861年),北刁莊之集市遷至沙河寨外沙河灘上,因位於滕縣縣城東,故名東沙河集,後為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