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沈家莊村
- 隸屬:高新技術開發區鵬泉街道辦事處
- 位於:萊城東北14公里處
- 戶數:283戶
歷史沿革
據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張家鄉·沈家莊”。民國初年,東沈家莊屬鐵車區;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東沈家莊屬萊東縣龍崮區;1945年10月萊蕪恢復原縣制,東沈家莊屬辛莊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東沈家莊屬孝義公社,年底合入礦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東沈家莊屬城關辦事處龍崮鄉;1985年10月撤處並鄉,東沈家莊屬北孝義鄉;2000年l2月撤銷北孝義鄉,成立鳳城街道辦事處,東沈家莊屬鳳城街道辦事處。
沈家莊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村子北面有三座山,自西向東依次為萬福山、石骨頂山、白洛山,像一個大屏障擋在村北。自山腳下,一條小河繞村轉大半圈,向西流人龍崮河。村子的東面和南面有九嶺,依次是黃土嶺、沙蓋子嶺、橫里嶺、東嶺、東南嶺、榆樹嶺、柏樹嶺、西南嶺、鏊子嶺,每條嶺的嶺嘴都朝著村莊,因此有“九嶺朝鳳”的說法。南面嶺上有一條舊公路,就是舊博萊公路。公路從長安村開始上坡,沿嶺到東沈家莊東端的薄板台,正好十八里路,故稱“十八里嶺”。村子東面300米處(在東嶺上)舊博萊路西側,有一塊大石頭叫野雞石。再往東500米,有一奇石名蛤蟆石。對面是一座沙丘,名鏊子頂。再向東行200米,又有一土沙丘,名薄板台。另外,萬福山上也有許多奇石。
東沈家莊建村已有500多年。建村之初,只有沈、張二姓居住。後來,狄、李、楊、史、韓五姓陸續遷來。大家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幾百年來過著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村民勤勞務實,忠厚質樸,就是在日本鬼子侵占時,村里也沒有人當過漢奸。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村里發展黨員。1938年,沈得輔第一個加人中國共產黨,並與北張家莊村、磨山村的幾名黨員成立了黨支部,沈得輔任支部書記。1939年6月,萊蕪縣抗日民主政府在東沈家莊成立縣國中補習班,秋改為縣立中學,田長嘯任校長。後校址遷至萬福山前的“官房”。現在狄玉秀老人還記得當年師生在“官房”貼的對聯,上聯是“揮長鞭太行山上”,下聯是“飲戰馬鴨綠江邊”。1942年,日本鬼子在北張家莊設臨時據點,黨組織被迫停止活動。這一年農曆臘月十四日,鬼子漢奸突然包圍了東沈家莊村,妄想找到抗日組織。儘管敵人用了狠毒的手段,目的也仍然沒有達到。1943年由孝義樓村嫁來的劉興芳在上級黨組織的幫助下,聯繫上了本村幾名黨員,並成立支部,沈得助任書記,劉興芳、張粹任委員。在黨的領導下,東沈家莊村人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做出了很大貢獻,先後有40多人參軍,其中11人壯烈犧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東沈家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53年秋,由沈得助、狄玉秀等人發起,由45戶村民成立了第一個互助組;年底成立了初級社。1956年與北張家莊村、磨山村等共同成立了高級合作社。在上級關懷下,全社人員在東沈家莊村北修建大水庫,1957年11月,開始清底,經過半年多的苦戰,終於在1958年汛期到來前竣工。水庫容水24萬立方米,水庫下面500畝旱田變成水澆田,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文革”期間,農業生產發展緩慢,但由於村民質樸,沒有形成兩派鬥爭的局面。1974年至1976年,也就是“農業學大寨”高潮時,村里又修小水庫8座,打機井1眼,擴大水澆面積100多畝。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又新打機井5眼,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水問題。近幾年,亂挖河沙現象嚴重,使地下水位下降。為攔沙保水,2001年在支部村委帶領下,修了兩道攔沙壩,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東沈家莊村地域面積廣,土質多樣,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小麥、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地瓜是村裡的傳統農作物。由於人們辛勤耕作,精打細算,生活水平一直比周圍幾個村好,就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村民也沒有挨餓。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經濟意識逐步增強。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村民先後開採石料、栽種果樹、養雞養豬,發展副業,僅桃園就有100多畝,並且品種優良,東沈家莊的桃子譽滿萊城。另外,養豬也是村民的一項大的經濟收入,家家戶戶養母豬。不少人搞起了加工業、運輸業及手工業(如出豆腐、炸油條、洪爐等),有幾十人在外地跑買賣、乾工廠。現在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好日子,人均收入達到3500元,有一半農戶安上了電話,70%人家有機車、彩電,還有10輛汽車、50輛拖拉機(包括三輪車)。
東沈家莊村歷來非常重視教育。在民國二十六年,村民在楊賀芳的帶領下,按鍋頭每戶自願捐錢建學堂,名為高級完小,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1981年,村里又新建國小一所,1998年合人福山國小。自恢復高考以來,東沈家莊村共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40多人,一家有兩個大學生的就有5戶,有兩人在讀研究生。
人文自然
②野雞石:在村東300米處,東嶺之上,因從前野雞常在上面下蛋而得名。
③哈蟆石:村東500米處有一塊奇石,因形狀似回頭的蛤蟆而得名。相傳遠處有一蛤蟆,眼睛是金子的,欲向響水灣(現苗山鎮響水灣村南的一大泉眼)飲甘泉,有一南方異人(俗稱南蠻子)欲獲奇寶,緊追而來,在此處追上,挖掉雙眼而去,從此蛤蟆變為石頭。
④薄板台:村東700米處一土沙丘,因古時有一大薄板石而得名。相傳薄板石下有10張金鋤,必須同胞兄弟10人一齊抬起石板才能取出金鋤。有一家人家有9個兒子,到第十個弦子是個女兒。等到女兒找了女婿後,兄弟10人去抬石板取金鋤,抬起不高,其中一人喊:“妹夫,用力啊!”結果石板落了下來,金鋤沒有取出。現在薄板台下的小溝里有一清泉從岩石中滾滾而出,常年不乾。
⑤萬福山奇石:萬福山奇石很多,在東沈家莊域內有王石屈、臥鋪石、石炕、人頭石、立石頭等,各因形狀而得名。
⑥官房:解放前人們祭山休息的地方,“文革”中拆除。1939年6月,萊蕪縣抗日民主政府在第五區沈家莊成立補習班。秋,根據形勢發展,縣委、縣政府決定改為縣立中學(實為培養抗日骨幹的學校)。由田長嘯任校長,張善甫任指導員,朱彬周任教導主任,學生達50人左右。校址遷至萬福山“官房”,師生黨員迭10人左右,成立了黨支部,由朱彬周任書記。後因形勢惡化,該校遷至萬福山上神廟內,後又遷至六區桃園、南圍、北圍等村。孫梅成、楊希如、董雨川、李香亭、畢月潭、許為東、劉俸晨等先後到校任教。1941年6月,根據上級決定該校併入泰山中學(以該校為基礎,校址在高唐村),由張華岑任校長,朱彬周任教導主任,董愛亭任總務主任,李健任指導員,孫備玉、劉念茲、王雲齋等亦到該校任教。1942年底,泰山區形勢急劇惡化,上級決定該校併入山東公學(校址在沂南縣橫河村)
人物事件
劉興芳:1917年生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烈士李海祥之妻。1943年起任婦救會會長,晚年在家,以主持正義,深得村民愛戴,善於調解各種糾紛,1997年去世。
一、烈士英名錄
李海祥 沈子福 謝京樹 狄玉儉 楊玉助 張生富
張元賓 史兆文 張元利 沈永功 張來明
二、歷任村支書
1943年-1958年 沈德助
1959年-1961年 狄子林
1962年-1976年 狄子明
1977年-1978年 狄玉信
1979年-1982年 沈子印
1983年-1994年 李子明
1994年-2001年 沈坤宏
2002年- 沈條遠
三、歷任村主任
1952年-1981年 狄聖田
1981年-1984年 狄聖遠
1985年-1996年 沈子印
1997年- 沈條遠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沈得輔 曾任浙江省奉化縣委書記、溫州市副市長
狄聖松 曾任某軍副師長,已離休
張水松 曾任泰安地區輕工業局黨委書記,已離休
張 粹 曾任泰安地區蔬菜公司黨委書記
狄玉奎 萊蕪市人事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