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東正路簡介,文化街區,東正路發展歷程,東正路原名東門正街,一夜之間建成十九巷,陳伯陶6年修成《東莞縣誌》,鄧屺望創辦東莞博物圖書館,
東正路簡介
文化街區
在東莞的老城區莞城,有一條路幾百年來充溢著書香味,被稱作東莞的傳統文化街區,其間走出了陳伯陶、鄧爾雅、鄧屺望等一系列文化名人。直到如今,這裡仍然是東莞書香味最濃的一條街路,百年老校東莞中學就位於此,風華正茂的莘莘學子一批批來去,是這條路上最動人的一道風景。這條路就是東正路。
東正路發展歷程
東正路原名東門正街
東正路位於莞城的東部,西起新芬路,東至和陽路,長300多米。東正路原名東門正街,因路正對著東門城樓而得名。從明朝洪武年間即14世紀擴建東莞城開始,這條路就已經存在,算來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東正路原是一條4米寬的麻石路,上世紀50年代末,擴建為12米寬的水泥路。路西一段原叫“榜眼坊”,據《東莞市地名志》記載,明朝東莞榜眼劉存業曾在街口建一麻石牌坊,上面刻有“榜眼坊”三個字,路也因此而得名。牌坊已在上世紀中期被毀掉,路也在拓寬後一併稱作東正路。
一夜之間建成十九巷
東正路還包括北側的十九巷。 說起十九巷,裡面大有文章。據《東莞市地名志》記載,十九巷乃明末清初的東莞富紳李作楫所建。傳說是李作楫在此建了十八棟同一式樣和規格的房屋,並且是在同一晚上上好十八條屋樑,形成了十九條小巷,所以取名為十九巷。 的東正路還包括北側的十九巷。 說起十九巷,裡面大有文章。據《東莞市地名志》記載,十九巷乃明末清初的東莞富紳李作楫所建。傳說是李作楫在此建了十八棟同一式樣和規格的房屋,並且是在同一晚上上好十八條屋樑,形成了十九條小巷,所以取名為十九巷。走進去看,十九巷的風貌還依然可見,縱橫交錯成“井”字的一條條小巷,寬度僅可容兩人並排通行。兩邊的房子,儘管多已改建,但式樣、格局都非常相像,尤其是其中夾雜的一些保持原樣的老房子,一律的青磚紅瓦,幾乎一模一樣,小巷簡直就像個小型迷宮,走進去很容易迷失在裡面。巷中還有不少李氏的後人居住於此。
走進去看,十九巷的風貌還依然可見,縱橫交錯成“井”字的一條條小巷,寬度僅可容兩人並排通行。兩邊的房子,儘管多已改建,但式樣、格局都非常相像,尤其是其中夾雜的一些保持原樣的老房子,一律的青磚紅瓦,幾乎一模一樣,小巷簡直就像個小型迷宮,走進去很容易迷失在裡面。巷中還有不少李氏的後人居住於此。
陳伯陶6年修成《東莞縣誌》
所謂人傑地靈,東正路被稱為東莞的傳統文化街區,不是沒有道理。在東莞的歷史上,明朝出過一個榜眼,清朝出過一個探花,兩人都與東正路有著密切的聯繫。 明朝的榜眼即劉存業,在此建有“榜眼坊”。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探花陳伯陶,十九巷裡曾建有他的探花第。 據楊寶霖的《陳伯陶傳》記述,陳伯陶的老家在中堂的鳳涌,其父親住在莞城的十九巷。1855年,陳伯陶生於十九巷的家中。他自幼得名師指點,曾被老師、廣東著名學者陳澧譽為“文章高似羅浮頂,科第連登會狀元”,1892年得中探花。 據說當年他參加殿試,本來是狀元的,但因他在試卷中把“宣撫司”誤寫成了“宣慰司”,被壓在了第十名之外。後經當時的戶部尚書翁同和據理力爭,才改列探花。 陳伯陶在朝廷中歷任國史館協修、總纂,中間曾棄官回莞,1911年後移居香港,1930年逝於九龍寓所。在港期間,他組織數十人,歷時6年,編寫成《東莞縣誌》九十八卷,為歷史上的東莞志書之最,也是他為東莞鄉親作出的最大貢獻。在東莞市圖書館裡,還能見到這本陳伯陶版本的《東莞縣誌》。 如今在十九巷中,因為改建,探花第已經不存在了,不過當年探花第北側的陳宅尚在,是個三進的大院,最裡面的一進有兩層,據說是陳伯陶的書房。書房檐下的木雕還在,精緻而古樸。 而在鳳涌,還有保存完好的陳氏家祠,名為“勝起家祠”,其中的“勝起”兩字為陳伯陶手書。祠內正堂中,掛有“陳伯陶恭承”的“欽點探花及第”牌匾,當年的紅漆已經脫落,是百餘年來陳氏族人歷盡艱辛保存下來的。
鄧屺望創辦東莞博物圖書館
東正路上另一個文化大家是鄧氏人家。鄧氏族人在此居住了數百年,曾飲譽海內外的中成藥“秋石丹”就出自這裡的鄧氏族人之手。據說當年該藥曾醫好太后的病,因此而享有專利權。 鄧氏名人輩出,明朝御史鄧虛舟,其著述被收入四庫全書;清朝江西按察史鄧蓉鏡,有“鄧青天”之譽。還有近、現代的鄧爾雅、鄧屺望等等。 其中的鄧屺望,曾留學日本學醫,上世紀20年代回到東莞,籌建東莞博物圖書館,並擔任館長。東莞博物圖書館於1932年開館,藏書近2萬冊。抗日戰爭爆發後,博物圖書館被迫閉館,鄧屺望因一向主張剿匪,被土匪懷恨,後被土匪暗殺於親戚家中。在莞城的人民公園裡,還矗立著當時建造的東莞博物圖書館,整個建筑西式風格明顯,赴北方參展載譽歸來的千角燈,就懸掛在二樓的大廳里。前年開始,莞城區政府斥資重修、重辦東莞博物圖書館,東莞中學將已珍藏了60多年的3000多冊古籍悉數送還,楊寶霖還捐出藏書3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