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極大憤怒。然而,美國和英國政府卻對日本採取姑息、慫恿的綏靖政策,妄圖利用日本侵略軍來鎮壓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以犧牲中國來換取它們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東方慕尼黑陰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方慕尼黑
- 時間:1937年
- 綏靖政策:姑息、慫恿
- 國家:美國和英國
世界背景,內容,結果,
世界背景
1938年9月,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同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在德國慕尼黑簽訂了《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領土的協定》(即慕尼黑協定)。英、法企圖用出賣捷克斯洛伐克換取希特勒東進,侵略蘇聯。在英、法綏靖政策慫恿下,納粹德國軍隊同年
10—11月占領蘇台德區,翌年3月又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並於9月1日進攻波蘭,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就是二戰中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陰謀”。
內容
對日本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美國政府不僅不譴責,反而口口聲聲說要保持“友好公正的立場”。美國務院甚至宣稱,“中日之間的武裝衝突給和平和世界進步事業帶來嚴重的打擊”,雙方應負“共同的責任”,公然偏袒日本侵略者。
英國政府採取了同美國政府一樣的立場。“七·七事變”爆發後,英國便邀請美國共同 “斡旋”,替日本轉達所謂的“和平條件”,即要蔣介石政府投降。1937年9月12日,中國就日本全面侵華向國際聯盟提出申訴,要求世界各國制裁日本。然而,當時把持國聯的英國對此百般拖延和阻撓,敷衍了事,企圖把中國的申訴推出國聯之外。1939年4月,英國駐華大使往返於日本和蔣介石政府之間,積極策動“中日議和”。與此同時,日本則在中國的淪陷區內進行反英活動,並尋找藉口封鎖了天津的英國租界。日方聲稱,若“英國不同日本全面合作”,日本將不解除對英租界的封鎖。在日本的強大壓力下,英國決定向日本讓步。1939年7月2日,英國政府發表聲明,表示“承認中國的現狀和在華日軍的特殊需要”。7月17日,英國政府又同意關閉滇緬公路3個月,切斷了所有通過香港援華物資的運輸。
美國和英國不僅在政治上姑息縱容日本侵略者,還在經濟上通過貿易渠道向日本提供大批戰略物資。據日本官方統計,僅1937年上半年,日本就從美國進口鋼鐵130萬噸;“七·七事變”後的一年內,美國運往日本的軍事戰略物資竟占日本全部消耗的92%。英國不僅供給日本大批軍用器材,還租船幫助日本進行軍事運輸。
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日本和美國在亞洲問題上相互利用,討價還價。日本為了在侵占中國部分領土後繼續向亞洲南部推進,提出日美“共同防共”,要求美國承認“滿洲國”,同意日軍留駐華北和內蒙古和迫使蔣介石投降等條件,以便獨霸中國,並為侵占南洋做準備。美國由於其戰略重點在歐洲,因此採取了同日本妥協的政策。美國雖然同意“共同防共”、承認“滿洲國”、誘使蔣介石投降等條件,但同時表示不能放棄對蔣介石的影響,力圖保住它在中國的利益。此外,美國還要求日本遵守“機會均等、門戶開放”政策,並極力要求日本維持西南太平洋地區的現狀,以保護美國以及英、法、荷等國既得的殖民利益。
結果
從1941年3月至日本偷襲珍珠港,美日雙方共舉行了60多次談判,妄圖實現美日妥協、犧牲中國、反共反蘇的“東方慕尼黑陰謀”。然而,美日之間的骯髒交易最終以日本偷襲珍珠港而中斷,美英策劃的“東方慕尼黑陰謀”宣告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