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嘰咋柳鶯

東方嘰咋柳鶯

東方嘰咋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sindianus):體長10-12厘米,是一種體形小的灰褐色柳鶯。無頂紋和翅上橫斑;眉紋淡黃色;貫眼紋黑色。下體皮黃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虹膜暗褐色;嘴暗褐或黑色,下嘴基部較淡為黃色;腳黑色或黑褐色。

東方嘰咋柳鶯與嘰咋柳鶯極為相似,在野外很難加以區別。它原來是嘰咋柳鶯的亞種,2003年被認定為獨立物種。

繁殖期喜歡棲息於高山、亞高山森林上緣的松樹、樺樹、矮曲林、杜鵑灌叢和有灌木生長的半乾旱荒坡、草地等開闊地帶,也棲息於高山苔原草地和溝谷。分布於東亞,西伯利亞,以及中國新疆、西藏等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東方嘰咋柳鶯兩性相似。上體呈一致暗褐色,與嘰咋柳鶯相比,下體變白。眉紋淡白;臉側、頸、胸和兩脅稍染以紅色;腋羽、翅的邊緣淺黃白色,有時幾乎呈白色,不像嘰咋柳鶯那樣呈硫黃色;不具淺綠色翅上翼斑;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和尾羽不具淡綠色羽緣,而在嘰咋柳鶯則很明顯;腰部沒有像嘰咋柳鶯的淺綠色色澤。第2枚初級飛羽與第9枚和8枚等長,第4枚初級飛羽,有時與第5枚等長,或較第5枚長。嘰咋柳鶯第2枚初級飛羽長度在第7和8枚之間,或與第7和第8枚等長。
虹膜暗褐色;嘴暗褐或黑色,下嘴基部較淡為黃色;腳黑色或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6-8克;體長♂110-120毫米,♀106-113毫米;嘴峰♂8-10毫米,♀10-12毫米;翅♂510-630毫米,♀510-570毫米;尾♂470-540毫米,♀430-490毫米;跗蹠17-22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東方嘰咋柳鶯是一種高山和高原鳥類,主要棲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山地。繁殖期間喜歡棲息於高山和亞高山森林上緣的松樹、樺樹、矮曲柳、杜鵑灌叢和有灌木生長的半乾旱荒坡、草地等開闊地帶,也棲息於高山苔原草地和溝谷。冬季下遷至低海拔地區,多遷到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東北部海拔較低的中低山和山谷地區,常沿河流兩岸灌叢活動。

生活習性

在中國為夏候鳥,部分為留鳥。每年4月下旬遷來,9-10月遷離。繁殖期間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冬季則多呈2-3隻的小群。主要食物為昆蟲及其幼蟲,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多在灌木或地面覓食,很少在水面或空中覓食。叫聲似哀怨的微雙音節的"huit”或"kweet”聲,比嘰咋柳鶯的調高且升音快;也作響亮的雙音節"tiss-yip”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中國、喬治亞、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歐洲區)、塔吉克斯坦、土耳其。
繁殖於新疆(崑崙山、莎車、喀什、托什罕河、庫車、阿爾泰、富蘊)、西藏(斑公湖、扎達、普蘭);繁殖於高加索,克什米爾,巴基斯坦以及喜馬拉雅山西北部,越冬於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
東方嘰咋柳鶯分布圖東方嘰咋柳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巢由細草和雜草莖構成,內墊以非常細的植物碎屑、羽毛。巢常置於離地半米高的稠密灌叢中,有時置於離地面高約3米的大檉柳樹上,極少置於4米高柳樹上。巢呈圓頂形或球形,開口於側面。每窩產3-4枚卵,很少見有5枚卵。卵呈白色,綴以栗褐色斑點或斑塊,尤以鈍端稠密。卵的大小平均為15.8毫米×12毫米。孵卵由雌鳥負責,孵化期13天左右。晚成鳥,留巢期15天。

亞種分化

東方嘰咋柳鶯(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東方嘰咋柳鶯高加索亞種
Phylloscopus sindianus lorenzii
Lorenz, 1887
2
東方嘰咋柳鶯指名亞種
Phylloscopus sindianus sindianus
Brooks, 1880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於被2000年8月1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