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廧子

東廧子

東廧子,中藥名。為藜科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L.)Moq.的種子。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西藏等地。具有健脾消食,發表解熱,利水之功效。常用於飲食積滯,噎膈反胃,感冒發燒,腎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東廧子
  • 拉丁學名:Semen Agriophylli Squarrosi
  • 別稱: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兒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中央種子目
  • :藜科
  • :沙蓬屬
  • :沙蓬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 採收時間: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9-15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脾、胃經。

功效

健脾消食,發表解熱,利水。

主治

飲食積滯,噎膈反胃,感冒發燒,腎炎。

相關配伍

1、治感冒發燒:吉刺兒9g,苦參30g,柯子9g,川楝子9g,青木香15g,地丁9g,胡連3g。水煎服,每日2次。(《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2、治腎炎:吉刺兒12-15g。水煎服。(《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煮食。

採集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後打下種子,去掉雜質,曬乾。

形態特徵

沙蓬,又名東廧、東牆、登廂草、黍喇棘、雞爪芽、曲利梗、蘇利希爾、蒺藜菜、蒺藜梗、櫈索。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莖由基部分枝,最下部的一層分枝常對生或輪生,平臥,上部枝條互生,斜展,多曲折,堅硬,具條紋狀角棱,幼時密被散射狀分枝毛,後漸光滑,草綠色。葉互生;無柄;葉片披針形至線形,長2-7cm,寬1-10mm,先端具尖刺,基部漸狹,全緣,具散射狀分枝毛,葉脈凸出,平行。穗狀花序緊密,卵圓狀或橢圓狀,無梗,1-3個腋生;苞片寬卵形,先端具小尖頭,後期反折;花被片1-3,膜質;雄蕊2-3,花絲錐形,膜質,花葯卵圓形;子房上位,花柱短,柱頭2,絲狀。胞果圓形或橢圓形,兩面扁平,或背面稍凸,具膜質翅,先端果喙分成兩個小喙,小喙先端外側各具一小齒突。種子扁平,圓形,光滑,有時具淺褐色斑點。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沙丘及沙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種子近圓形,扁平,光滑,有時具淺褐色的斑點。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廣志》曰:東廧之子,似葵,青色。並、涼間有之。河西人語曰:貸我東廧,償爾田梁。”
2、《救荒本草》:“沙蓬,又名雞爪菜。生田野中。苗高一尺余,初就地上蔓生,後分莖叉,其莖有細線楞。葉似獨掃葉,狹窄而厚;又似石竹子葉,亦窄。莖葉梢間結小青子,小如粟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